梦回三峡:3·相公岭下宋玉宅

归州老县城坼迁

梦回三峡:相公岭下宋玉宅

基于楚国宋玉在中华文坛的耀眼地位,一段时间里许多地方的文化人讨论哪里的宅院是宋玉居所,争论激烈。其实,宋玉寿七十六而终,一生住过的宅院不知有多少处。

《湖广通志》中载“宋玉宅有两处,一在归州,一在荆州”——这里显然未计出生地。笔者认为,有三处宋玉宅是无可争议的:湖北江陵(古荆州)宋玉宅,最负盛名,那是因为宋玉在郢都做官时所居;归州宋玉宅,也很出名,那是宋玉师从屈原游学时所居;宜城南郊腊树村宋玉宅,则是宋玉出生地的住宅。至于其他宋玉宅,当是宋玉游览各地的临时居留之所。

归州宋玉宅是宋玉曾经的居所没有疑问。只是,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归州宋玉宅修建的具体时间?第二,归州宋玉宅的具体位置?第三,宋玉哪些时间在此宅居住过?

由于归州宋玉宅修建时间至今不详,第一个问题无法作答。笔者分析,归州宋玉宅的修建时间当在公元前282年之前。因为,宋玉自幼跟随屈原学习,归州宋玉宅的修建时间,只能是在宋玉向屈原求学或在求学之前。屈原曾在屈沱有居所,因此有两种可能:宋玉家原本就是居住离屈原居所不远的邻家;宋玉家为了方便宋玉求学,经过迁徙就近在屈原故居不远处修建宅院。无论前面哪一种可能,自公元前282年之后,十六岁的宋玉在楚国郢都步入仕途,作为襄王的文学侍臣,自然难得回归州居住(公元前278年,屈原即在流放地湖南汩罗投江殉国)。后面若干年,朝代更替,风吹雨淋,归州宋玉宅也时兴时衰。据归州县志记载,许多朝代都对宋玉宅进行过修缮。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时期,宋玉宅才最终消失。

第二个问题,关于归州宋玉宅位置。

小时候,我随一位郭家坝的老辈人走小路(当时还未修公路)去老屈原庙。老辈人指着屈原庙后山坡告诉我,这里原有宋玉宅。当时我还小,不清楚宋玉是什么人,只知道是屈原的学生在这里居住过。在秭归,由于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故而也是家喻户晓。归州人都知道有一个“二碑湾”的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故事·湖北·秭归卷》曾对“二碑湾”故事记录:“归州城东有个小村庄,村头矗立着两座高七八尺的姊妹碑。一座碑上刻着‘屈原宅’三个字,另一座碑上刻着‘宋玉宅’三个字,所以这个村庄叫二碑湾……”

实际上,同治版《归州志·古迹》中对宋玉宅记得很清楚:“楚宋大夫宅,州东五里相公岭下,旧址犹存。”由此可见,屈原曾在屈沱有故居,宋家为方便宋玉求学,将宋宅修建在屈沱附近的相公岭也就顺理成章了。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访宋玉宅,在秭归县之东,今为酒家。旧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以郡人避太守家讳,去之。或遂由此失传,可惜也。”清末骚坛诗人谭起文(1836~1919)拜谒宋玉宅后,曾留下“地僻尚依屈子里,门修遥对楚王城”的诗句。从“门修遥对楚王城”来看,归州宋玉宅的具体方位更是一目了然。

笔者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秭归县地名志》插图扫描后略有修缮,将归州相公岭下宋玉宅标识如下图。当然,此遗址如今在三峡大坝的水下。

归州宋玉宅位置示意图

要解答第三个问题,先看一看有关宋玉简历(参照中国年鉴社出版的《走近宋玉》)。

公元前298年,宋玉生于鄢(今宜城南郊)。受家父之托,宋玉自幼拜屈原为师。

公元前291年,七岁宋玉随屈原入楚国郢都。屈原带他出入书院、骚坛。宋玉虽年幼,却才华过人,名声大振。

公元前282年春,楚文人景差向楚襄王推荐宋玉。襄王召宋玉进宫面见,非常喜欢宋玉的才气。当即,十六岁的宋玉被襄王任命为文学侍臣(后升为议政大夫)。

公元前263年,楚襄王卒,考烈王继位。时,宋玉35岁。

公元前258年,宋玉劝考烈王联赵抗秦。宋玉40岁再任议政大夫。

公元前253年,宋玉45岁。任宰相的黄歇(春申君)得宠,考烈王冷遇宋玉。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黄歇架空考烈王,宋玉被免职。这年,宋玉49岁,写《九辩》。

公元前241年,楚迁都寿春(今安徽六安寿县)。57岁宋玉写《招魂》。

公元前222年,秦将白起灭楚。当年宋玉卒,享年七十六。

参照宋玉年表,笔者对他在归州宋玉宅居住过的时间推论是:

公元前298年~291年,宋玉从师屈原时,应该居住在归州相公岭下宋家宅院。

公元前291年~249年,宋玉先跟随襄王,后又在考烈王朝廷中任职。其间,宋玉只可能短期在归州相公岭下居住。

公元前249年,宋玉被考烈王免职后,再未进入朝廷担职。公元前249年至公元前222年宋玉卒,这一期间宋可能曾经回到归州宋家宅院居住。

传说中,宋玉不仅有才,而且还是个美男子。他少年时即跟随屈原学辞赋,有《对楚王问》、《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九辩》等名作留世。历代有杜甫、李商隐、王十朋、范成大、龚文选、王在晋、徐元鼎、孙树琪、刘玉森等文人和官宦仕家慕名来归州拜谒宋玉宅,并留下了诗篇。下面欣赏一下历代文人对归州相公岭下宋玉宅的描写。

杜甫有一诗写他乘船出三峡,途经秭归宋玉宅后的感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诗中“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不仅感叹宋玉怀才不遇的悲哀,也谦恭的承认宋玉在“风流儒雅”方面是他的老师。回想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也不同时期,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的境况,其实相同,令人不禁悲慨落泪。“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这句诗为历代怀才不遇的文人们所引用。杜甫还有一首进入归州相公岭下宋玉宅观瞻后的感受。

宋玉归州宅,云通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岂才名。

峡口风常急,江流气不平。

只应与儿子,飘转任浮生。

——唐·杜甫《入宅三首·其三》

杜甫对宋玉礼让为师,已是非常佩服吧?其实,对宋玉最为佩服的是唐朝诗人李商隐。他十分赞赏宋玉微辞讽喻为文,可叹楚襄王迟迟不能觉醒。他写道:

非关宋玉有微词,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唐·李商隐《有感》

宋玉作《高唐赋》

宋代诗人范成大来过归州,对宋玉宅特别有感情。他在《吴船录》中写道“倚郭秭归县,亦传为宋玉宅。杜子美诗云:‘宋玉悲秋宅’。谓此县傍有酒垆,或为题作‘宋玉东家’。”这里寥寥数句,引经据典:“宋玉悲秋宅”是杜甫《奉汉中王手札》原句“悲秋宋玉宅”的引用;“宋玉东家”的典故来自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意思是:天下的美女,谁也比不上楚国;楚国的美女,谁也不上我的故里;我故里的美女,谁也比不上我东家的女子。我东家的女子,增长一分则太高,减少一分则太矮,搽粉会显得太白,抹胭脂会显得太红;她的眉毛好像翠羽,她的肌肤如同白雪,她的腰肢如同一束白绢那样纤细,她的牙齿就像含贝那样洁白。如果她嫣然一笑,那会使阳城的公子为之神魂颠倒,使下蔡的王孙为之着迷痴狂……一句“谓此县傍有酒垆,或为题作‘宋玉东家’”——酒家美人,岂不令人邀醉而归!意犹未尽,范成大还留下一首诗:

恐秋人去语难工,摇落宝山草木风。

犹有市人传旧语,酒垆还在宋家东。

——宋·范成大《宋玉宅》

历代文人们观瞻归州相公岭下的宋玉宅后,还有不少佳作,仅摘录二首。

西陵峭壁锁归州,剩有墙东水上楼。

地爱高唐思作赋,山连巫峡惯悲秋。

江声终古流无尽,词客千年恨未休。

文藻于今空故宅,苍梧白芷动离愁。

——清·徐志鼎《宋玉宅》

几间老屋傍城隈,尚想雄风赋快哉。

此日江山馀故址,当年文藻冠群才。

朝云缥缈连巫峡,暮雨霏微近楚台。

到此何烦人指点,却教骚客重徘徊。

——清·孙树琪《宋玉宅》

宋代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八《归州·人物》这样记述宋玉:“宋玉,屈原弟子,为楚大夫,悯其师以忠被放,乃作《九辩》以述其志。州东五里有故宅。”这一段纪要,强调了宋玉“悯其师以忠被放,乃作《九辩》以述其志”。我们看一看共255句的《九辩》悲怆哀怨的开篇,即可感受到他对恩师的强烈情感——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楚·宋玉《九辩》

诗中,憭栗:凄凉;若:好象。千百年来,宋玉描述秋意萧瑟的这几句诗,无人比肩,被后人誉为“悲秋大师”。《九辩》中,宋玉对恩师的怀念,包括他本人怀才不遇的痛苦,可见一斑。联想到范成大《吴船录》中的“宋玉悲秋宅”,说不定,宋玉正是在归州相公岭下的宅院内,写下千古不朽的《九辩》,也未可知?

2013年7月3日,于武昌阅马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