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209):帝国中,一个风险排名第三的职业

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李世民病逝。六月,皇太子李治即位,即唐高宗。次年正月,改元'永徽’。'徽’的意思是美、善。永徽,大概希望老爹创下的美好业绩能永远持续下去吧。

事实上,'永徽’的确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历史地位,后世称之为'永徽之治’。《资治通鉴》有个描述:'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说这话之前,司马光先讲了个前提:'无忌与褚遂良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意思李治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个三人团队配合良好,因此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得以延续。这里面最关键一点,司马光也点出来了,就是李治'恭己以听之’、客客气气听那两个人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

这只是面上的情况。永徽之政一条看不见的暗线,正是李治夺回他的天子权柄。

让我们回到李世民去世的那一刻:

'太子拥无忌颈,号恸将绝,无忌揽涕,请处分众事以安内外,太子哀号不已,无忌曰:“主上以社稷付殿下,岂得效匹夫唯哭泣乎!”

李治为什么哭泣不止,连接班拿权的正经事都不顾?仅仅伤心于父亲的去世吗?伤心也有就是了,但李世民缠绵病榻已久,后事都交待过好几回了,不能说没有心理准备。

很重要一点,恐怕是面对未来的一种无助和忧惧。

不是还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吗?

六年前二人联手,在李世民的支持下挤掉势力强大的魏王李泰,把年仅十五岁的李治扶上太子宝座。二人也因此成了李世民指定的顾命大臣,临终还在跟李治交待:'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老问题:顾命大臣,究竟是个什么角色?

如果对帝国各种职业作个风险排序,顾命大臣大概可以排进前三名——皇上、太子,然后就轮到他。

选作顾命大臣的人,在先皇眼里够忠心、够份量。问题在新皇那里,还是这种看法吗?

基本上是一厢情愿。

先说忠心。忠心这东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在权力斗争中培养出来的。还拿李世勣作例子:李世民为什么临终前把他贬出京城,让李治继位后再召他回来重用?这就是人为地制造一场权力斗争,给李治一次掌握李世勣命运的机会。那么,我们不由得要问:李治对于长孙无忌、褚遂良,又有什么恩呢?

恐怕恰恰相反,李治该感谢二人的拥戴之恩才对。

感谢的办法也简单——权力。把权力分点给对方,表示这个忙不白帮,这样大家就能继续愉快地合作。这才是李治'恭己以听之’最根本的原因。

再说份量。选顾命大臣,没一定的份量镇不住场面,可新老板一旦接完班、工作上了手,还会喜欢底下人有'份量’吗?

李世民临终前交待这交待那。贞观十五年,他曾指着宫殿对大臣们说:“治理天下好比建这间屋子,建好了就别老去动它。”('治天下如建此屋,营构既成,勿数改移。’)开国之君往往有一种倾向:巴不得替子孙后代把所有事全办完了,各种规矩定得又多又细。秦始皇说我叫始皇帝,后面叫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朱元璋说今后一不得立宰相二不得用宦官,违者处斩。实际呢?秦朝二世而亡,明朝的内阁首辅和太监,权力大到吓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政策。李世民虽然聪明,但在这件事上,同样有点一厢情愿。

从这个角度,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上策是早点交权。当然,交权不是不干活,主要把控制权交出去。你要能跟上新领导思路,接着重用也不是不可以。

可惜第一,他二人被架上顾命大臣的位置,有点下不来了。李世民定的规矩、安排的事,最好都不要动。第二,李治这个人,性格不怎么强势,他们大概因此也有了结党固权的心思。

当初长孙无忌干嘛非要搞倒李泰扶持李治?按说两人都是他亲外甥,谁上台他都是国舅爷。当然,李世民的想法是决定因素,但另一方面,李泰比较强势,将来接了班,长孙无忌不太可能继续保持从前的权势和地位,这恐怕才是长孙无忌如此卖力,最根本的原因。

李治立为太子时才十五岁,之前不太可能经营出自己的班子。之后李世民又大力扶持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个组合,因此李治上台后,就面临着这个舅舅一家独大的格局。

永徽二年和永徽五年,李治两次公开指责朝廷风气。一次说中央各部门好人主义盛行,办事多不公道;另一次说先帝在的时候,大家每天上朝踊跃发言,现在经常整天没一个人吭声,你们都在干什么呢!

第一次长孙无忌解释说,小小的人情大概难免,不法的事情应该没有;第二次就不知该如何解释。出现这些情况,一说明朝政板结一块、不透气,二说明长孙无忌他们,丝毫没有还权于上的意思。这样,斗争就是难免的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