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遗址公园绮春园“残桥”

圆明园遗址公园绮春园“残桥”

今天我们从“南大门”进入“圆明园遗址公园”(图01),进门向左沿路进入湖边,顺着湖边大道北行,步行不远,道的左边,临湖有一处“桥拱遗址”(参看图01白点处):这就是圆明园内引发无数“幽古思情”的、位于绮春园鉴碧亭北侧的“残桥”。(图02)

这座“残桥”原名是什么,连“专家”也不知,否则遗址介绍不会冠以“残桥”。(图03。以下文字“残桥”均指此桥。)

有人把它称之“规月桥”。规月桥位于“廖然大公”(参看图01)离“残桥”的位置还远。不过“规月桥”和“残桥”在形制和规格上有相似处,但细部的差别很大,很容易区别。

我们先观察“残桥”的结构。

“残桥”为单拱石桥,在雁尾形桥基上起券,十三块“楔形券石”组成圈拱,每排券石的弧距相等,但各排之间的券石弧距不等,或长或短。(图04-1、图04-2)。

“残桥”的拱由包括“券心石”在内的十三块券石组成的“尖拱”(图05)。

中国传统石拱桥多为圆弧形“拱”,拱弧线自然无折断,俗称“圆拱”(图05中间“黑圈”上部“橘黄弧线”)。而“尖拱”是“券心石”两侧的“弧线”并不在一个同心圆的弧线上(图05中的两“蓝圈”中“草绿弧线”),弧线的上端在“券心石”处折了一个“弯”。

拱圈因自身的重量会产生很大的推力,如果拱圈的券基的宽厚度不够,在推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券基移动,从而造成拱圈的凹陷甚至坍塌。而尖拱间的“水平推力”部分转化成“向下推力”,减少了对桥基的“水平推力”。这对券基的要求宽松些,建造成本相对也低一些。

在拱宽不变的情况下,尖拱的矢高要比圆拱高出不少(图05桥拱内的“拱高差”)。如果要建高拱桥,使用“尖拱”的成功率要大许多。

既然“尖拱”省料省钱,为什么在中国古代采用的并不广泛?这可能和中国的“传统观念”有关。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天圆地方”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尖拱是无法表现“天圆”的。

从现存“残桥”结构看,不难发现该桥的券石是由大小不等,经过精密计算制作的楔形券石组成,通过石件的相互凹凸咬合,上下错缝叠压形成坚固的整体。这种石构件尖拱桥对制造工艺有极高的要求。

随着圆明园老照片的问世,遗址内的一些建筑原貌逐步进入人们的眼帘。

“残桥”的原貌是什么样?

我一直在寻找。

最近在欣赏一些以往下载的老照片中似乎找到了一点线索。

图06原注:Ruins of a bridge near Peking

北京附近的一座残桥。

图07原注:Ruined bridge-Old Summer Palace Peking

残桥-昔日北京夏宫。

这两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原注为“1910年-1920年”。

我推断1917年-1919年之间。

对比两张照片的局部,不难发现两张照片表现的是同一座桥。“Old Summer Palace”在当时稍微熟悉北京名胜古迹的外国人笔下,一个“Old”确指了地点,即:圆明园。

同相册中除西洋楼之外,还有一张“仙人承露盘的基座”(图08。1919年移至“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内,现依在园内)和舍卫城买卖街(图09),原注释都用了“Old Summer Palace”,由此可以推定图06和图07 的单拱桥可能在圆明三园的遗址内:“残桥”位于“仙人承露盘的基座”南边,也就“百米之距”。

据圆明园遗址公园的介绍,圆明园内原有桥梁两百多座。图06和图07中的“单拱石桥”会不会是绮春园鉴碧亭北侧的石“残桥”?

通过现存残桥和图06石桥各部位的细部的对比(参看图04和图05),如:石拱结构,拱券券石的数量,券石外侧的“凹凸面”,各排券石的不同弧长,拱券石外侧桥基石块的厚度(与券石石缝对比),桥基的宽度,雁尾形桥基,地栿石的外形……都具有惊人的相似。

在中国古代桥梁中多采用“圆拱”,包括圆明园狮子林的“虹桥”,“尖拱”罕见。

但清乾隆时期建设的皇家园林似乎是个例外,不管是清漪园内的“玉带桥”(图10)或“绣漪桥”(图11);还是圆明园内“廖然大公”的“规月桥”(图12)以及绮春园的“残桥”(图13)都是“乾隆制造”的“尖拱桥”。

从“坦坦荡荡”景区北面“碧澜桥”修复的一波三折过程,不难发现圆明园的古物修建还任重道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