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个工业化国家里,我们为什么要感到庆幸?

  中国的工业化到底是什么水平

  我们先来看两个场景。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

  一望无垠的沙漠中,赫然出现了一片葱葱郁郁的土地。这不是绿洲,而是中国的科学家们硬生生在沙漠里种出来的一片绿。

  2009年,力学科学家易志坚研发了一种力学约束材料,可以使沙子颗粒之间产生持久的约束力,在沙地上使用后,沙地就产生了跟正常土壤相似的保水和保营养的能力。

  2017年,团队在乌兰布和用这种材料改造了4000亩沙漠,开始种植试验。

  开始的时候,种得是耐旱植物,结果长得郁郁葱葱。团队突发奇想,如果种植农作物会怎样?当高粱、辣椒、胡萝卜、西红柿和西瓜被种下去之后,奇迹出现了,所有种植的粮食和蔬菜不但全部存活,而且产量惊人。2019年,全国高粱平均亩产324公斤,但在这里竟然达到了惊人的789公斤。

  蔬菜长势喜人

  西瓜也是又大又甜

  为啥?

  原来,经过新材料的改造,沙漠的上层虽然已经土壤化了,但底层土壤保持了沙子松散、透气的特征,农作物根系因此超常发展,发达的根系因此成就了高产的奇迹。

  根据中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检测结果,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公里,如果能用这种技术改造其中的1%,也就是1.7万平方公里,就可以获得2550万亩的农田。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如果真的成功,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为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只有用足够的数据证明新的生态系统已经被启动,这种技术才可能被广泛推广应用。

  传统的研究模式是采取抽样的方法,需要10到20年的长期积累。如果借助大数据技术,试验的周期就可以缩短为2年左右。

  但沙漠地区不比城市,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运算,是一个难题。好在我国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借助一种名为T-bolck的边缘大数据中心技术,研究人员直接把数据中心搬到了沙漠里,这样就可可以就近存储和计算数据。

  借助这项技术,乌兰布和试验基地的面积将继续增加,未来将超过5万亩,种植农作物超过30种。相信不久以后,这种技术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耕地和绿地,征服沙漠将更加地轻而易举。

  再来看另一个场景。

  还是内蒙古,但这次的地点是鄂尔多斯的黑带沟煤矿,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

  一次大规模的常规爆破结束后,170万立方米的碎石,需要尽快移出采煤区。这时,一个巨无霸上场了,它可以一斗铲起60吨物料,接近一节火车皮的容量,最大挖掘高度18.7米,相当于7层楼的高度。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700吨级超大型液压挖掘机,号称“神州第一挖”。700吨的庞然大物,它的强悍动力来自于两台功率17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相当于30辆家用小轿车的动力。

  随着煤矿的现代化,大型挖掘机成为了标配,机器越大,效率越高。此前只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能够研发制造。因此十几年前,200吨以上的超大型挖掘机我们还必须从国外进口。

  但今天,从200吨到700吨的超大型挖掘机,中国都能够制造。

  至于能够制造这种挖掘机的工厂,大家应该都能猜到。

  ▲徐工徐工,路路畅通?

  看到这,各位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要罗列这两个场景?

  一个是中国人为了治理沙漠,而在不断努力扩大绿植面积,是降低碳排放。

  一个是中国人为了开采更多的煤矿,而不断努力提高挖掘机器的效率,是增加碳排放,看起来似乎并不环保。

  两者似乎还相互冲突。

  而且,国际上被英语媒体主导的舆论,一直以来都是批评中国的碳排放太高了,应该赶紧减少,并由此引申出来“中国人吃肉太多”等同样是批评中国的话题。

  但他们似乎很少提到,我们中国人在减少碳排放领域做出的巨大努力。

  我们是在大力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没办法,中国经济体量的庞大,需要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巨量的能源和动力。

  煤炭,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中国也在持续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

  上海外高桥第一、第二、第三发电厂,占了上海市用电量的六分之一。

  用这三座发电厂的核心建设者之一冯伟忠的话来讲,这三座发电厂的8台发电机组,都代表了建成时的世界最先进水平。

  世界上所有燃煤电厂的发电原理都几乎相同。锅炉中的水杯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运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中,汽轮机的能量转换效率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电厂的运行效率。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是三座电厂中最新的一座,2013年凭借两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实现了276克/千瓦时的年平均供电煤耗,打破了丹麦电厂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意味着当年外三电厂每送出1度电,比全国平均水平节约45克标准煤,一年就可以节煤52万吨,较少碳排放140万吨。

  但冯伟忠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设计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把电厂供电煤耗降低到251克/千瓦时,这将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而汽轮机的关键部位——叶片的锻造,就交给了位于无锡透平的国家大型涡轮叶片研发基地。

  模锻车间里,具有极高强度和韧性的高性能合金钢毛坯件,经过精准加热后,被送到全世界最大的离合器式螺旋压力机,经过25500吨力量的重击,两秒钟的时间让毛坯一次成型。

  锻造好的粗糙毛坯件,接着被送到另一个车间,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进行精加工。

  随后,这些叶片被送到组装车间。涡轮转子,被称为汽轮机的心脏,它的装配尤为精密。2000多个不同型号的叶片,需要工程师在一个月内装配完毕,整体误差不能超过0.6毫米。

  正式出厂之前,这台汽轮机转子,还要在亚洲最大的动平衡测试台上,经历一次极为严苛的测试。

  测试最终通过。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蒸汽轮机,如今广泛应用于电厂发电和大型船舶驱动领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综合实力。现在,中国制造的百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汽轮机组,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工业制造皇冠上的明珠中国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研制成功

  ▲未来会不会用到我国的航母上?

  就像冯伟忠所说的,中国的资源特点是多煤少油缺气,因此中国人一定要有战略的眼光,利用好煤,不断提升煤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

  而现在,中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数量,已经超过111台,这个数字意味着,全世界发电效率最高的燃煤电厂,超过一半在中国。

  因此可以看出,只要在提高采煤效率的同时,不断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就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动力的,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从冯伟忠团队的事迹,我们还可以看出,拥有完备产业链的优势。捋一下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的面世轨迹,不难发现,研发、材料、加工、组装等流程都是在国内完成的,这完全代表了中国的工业实力。

  看到这,有心的读者应该就看出来了,这篇文章其实是在借着央视纪录片《动力澎湃》来介绍我国的工业制造实力。

  作为一名工业党,对这种讲“大国重器”的纪录片完全没有抵抗力。

  中国的制造业,到底达到了哪种水平?是不是像很多网友所说的,连航空发动机和芯片都造不好,中国制造业还很拉胯?

  《动力澎湃》,很大程度上对这种质疑进行了回答。而回答这个问题,从中国制造核心的领域——动力系统入手,似乎很合适。毕竟,动力作为人类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动力的变革与升级。

  6个摄制组行程超过20万公里,深入中国制造第一现场,拍摄了40多个鲜活的高端动力装备制造故事,对我国工业制造核心动力装备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访和全面的展示。

  从中国航天50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试车,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从全球在建第一大水电站白鹤滩一号机组吊装,到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8万吨沉管安装;从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组研制,到亚洲首台10兆瓦巨型海上风机安装;从全球最大8万吨模锻压机震撼作业场景,到中国第一座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建设试验;从风光储充一体的新能源互联网构建,到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技术应用……

  这40多个故事,并不是孤立的。再举一个我国努力减轻碳排放的例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生产国,平均每小时就有2座风力发电机矗立起来。

  陕西子长,正在建设一个有500台风机的风场,每年可以满足上百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但这里的风机高度都在130米,而且山路崎岖,谷深坡陡,必须要有能够翻山越岭的吊装设备。

  之前中国没有这种起重机,怎么办?造一个出来。

  这是专门为风机吊装研制的1600吨起重机,长26米多,自重200吨。注意车身上的标志,你就知道这个庞然大物跟上面的700吨挖掘机出自同一个厂家。没人知道这个工厂到底还能造出什么大家伙来。

  要吊装130米高的风机,首先起重机的起重臂能够到达这个高度。一个能够发出2000吨推力的变幅油缸,以及70多个油缸组成的液压系统,支撑着臂架最终完成了吊装工作。

  中国已经向世界作出重大承诺,2030年,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因此1600吨起重机的市场需求,搭上了风电建设的顺风车。订单蜂拥而至,工厂应接不暇。

  2020年年初,1600吨起重机出租一个月的费用是100万元,后来就涨到了200万,再后来涨到了300万,最近又涨到了400万。谁买到这台车,这台车绝对就成了印钞机。就这,还得排队。

  厚积薄发,后来居上,需要什么,就去造什么,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霸气。

  在这篇文章中,其实我只是选取了《动力澎湃》中关于中国努力减少碳排放的一方面去展示中国制造的水平的。

  为什么非得跟碳排放扯上关系?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只有一个工业基础雄厚的国家,才有资格去谈减少碳排放。

  因为碳排放是直接跟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息息相关的。

  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发展,就比有工业基础的国家难得多。越落后越穷,越穷越买不起工业品,因此也就越难发展。

  先发没有优势,后发尽是劣势,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比如基础工业发展的几项最重要的资源——钢铁、水泥、电力、燃油等,哪一个都是碳排放大户。限制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一个国家就很难实现工业化。

  但是发达国家一直拿碳排放当作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武器,你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为了人类共同的利益你还是跟我们发达国家一样减少碳排放吧,才不管你自己国家的发展问题。

  “中国人不是人吗”这个在网友间流传很广的梗,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嗤之以鼻。引申一下,潜台词就是发展中国家不是人吗?不需要发展吗?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当然需要发展。但是几十年来中国形成的雄厚的工业实力,已经允许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减少碳排放了。

  但这种二者兼顾的发展方式在落后工业国很难,他们的人民可能连风机都没见过,甚至可能还用不上电,但我们的风机已经从海洋到陆地,从草原到山地,一座接一座地拔地而起了。

  作为新能源利用的第一大国,中国正在加速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14亿人提供清洁能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动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方案。

  中国正在用行动,去兑现绿色发展的承诺。

  但再次强调一下,这都是建立在雄厚的工业基础之上的。感觉我们平常的舆论环境里,对中国工业化之路的艰难困苦,并没有充分的描述,对现在中国工业化取得的成就,也没有过多的宣扬,以至于今天的大部分年轻人并不了解工业化之难,也无从感知中国工业化之伟大。

  类似于《动力澎湃》这样的纪录片整好弥补了这一缺失。

  我们应该自豪这些成就。这些成就让中国人不会再穷下去。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0)

相关推荐

  • 详解近日热词 “碳中和”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近日热词--"碳中和" "碳中和"作为近日热词 引发各方关注 从去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 我国多次表示 二 ...

  • 中国新型汽轮机打破垄断,精度达0.6毫米...

    中国新型汽轮机打破垄断,精度达0.6毫米处于世界领先 高能,高效,科技创新和突破垄断,这是我国科技者心声.在煤炭发电领域,我们的再次创新又一次将国外甩在后头. 中国自己制造和研发的新式电厂,其中上海的 ...

  • 中国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回顾与展望

    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而发生和发展的.尤其是研究气候变化问题,需要追溯全球工业化的整个进程,才能厘清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历史责任.因此研究中国的能源.环境和气候问题,也必须从研 ...

  • 世界首台汽轮机高位布置发电机组投运

    将锦界煤电一体化项目已建成和拟建的八台机组通过一个控制中心控制.锦界三期工程采用了全球首创的汽轮机高位布置技术.锦界三期工程5号机组168小时试运期间. 12月23日16时16分,由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 ...

  • 嘉实:一文读懂中国“碳中和”之路的百万亿投资机遇

    来源:嘉实基金HARVEST FUND 作者:ESG研究部 概述:中国的碳中和目标 随着中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此前中国承诺力争将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 ...

  • 中国碳排放量何时达峰?

    中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中国碳排放量将在2030年甚至更早达到峰值,以实现在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平均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中国50个城市20 ...

  • 生活在一个很压抑的家庭,是什么感受?

    一个父权家庭的伤痕,平静之下的万箭穿心. 片名:蜂鸟 벌새 (2018) ps.「看电影了没」更新时间调整到晚上九点啰(北京时间),仍旧两天一更. 详情见这里:更新二三事 一个父权家庭的伤痕,平静之下 ...

  • 大爆炸理论遭到挑战: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循环的宇宙中

    在一个循环的宇宙中,膨胀和坍缩周期交替,宇宙无始无终. 宇宙诞生的标准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大约140亿年前,不知从哪里来的巨大能量物质爆炸了. 在短暂的快速爆炸的瞬间,能量的爆发使宇宙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

  • 神仙在几维空间 神仙和人类生活在一个维度空间吗

    神仙生活的空间是不同的,根据等级的不同,几维空间也是不同的.在很多的书中也记载过,世界有三十三重天,也就证明有三十三个空间,人类生活在三维空间,每一维空间中住的人是不同的,越往上住的生物能力越大. 一 ...

  • 细思极恐,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游戏世界?高度发达的电脑科技有可能实现!

    有许多专家预测,50-100年后,计算机技术将进步到如今的数百万倍.依靠进步的技术发展的VR(虚拟现实)无限接近真实,其中的主人也越来越智能,他们一定意识不到自己居住在高度纠缠模拟的世界中吧,一部分科 ...

  • 《枕藏生活动态:吃家里的饭,过自己的小日子》

    这次假期,是在家时间最长的一次. 以下小食,都是妈妈的手艺,满足了味蕾,饱了胃,暖了心. 她不是什么大厨,但是为我们做饭很用心! 猫耳朵 这是妈妈今天照着视频,现学现做的. 第一次做,却很成功. 我想 ...

  • 吴孟达肝癌去世,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失去的时代

    发布时间:2021-03-07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原文标题:吴孟达肝癌去世,生前最后一条微博曝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失去的时代 一切来得太突然. ...

  • 昨日记||为什么我们都渴望生活在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

    真是欲拒不得欲怒不敢! 不到7点半,一位花甲老人到我办公室,和我说孙女转学的事,说学籍的麻烦.他又是要我联系教育局,又是要我联系学籍管理员,又是要我联系班主任.我说还没上班,说学籍管理员还在休产假带孩 ...

  •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被推迟的未来中”

    这原是孪生的两篇书评,作者李静睿,或者称阿花的伊萨卡岛.一篇写的是巴勒斯坦人萨义德,一篇写的是犹太人奥兹.一座城池,两个民族,无数流亡和归家.但即使写满痛苦,仍旧"充满了最为平常却让人微笑的 ...

  • 如何确定人类是不是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

    <盗梦空间>中反复出现一只旋转的陀螺,根据陀螺是否越转越慢,来判断当下是不是存在于现实世界里.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基于梦中世界的物理规律不同于现实世界,但人们想当然地把梦中的世界设想得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