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五年(14):冬,淳于公如曹(三)

---   01   ---
原文:冬,淳于公如曹。度其国危,遂不复。
---   02  ---
上文说到,州国的国君州公,因都城在淳于城,也称为淳于公,国家被杞国入侵,他自我掂量了一下,发现灭国的概率大于99.9%,于是决定政治流亡。
春秋时代政治流亡的风气很浓,比如郑国太子忽、后来春秋五霸之二的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重耳都曾经政治流亡过。
正是因为政治流亡,才给他们真正了解民间疾苦的机会,也正是因为政治流亡,使他们成为兼职的外交家,与各国君主都打过交道,攒够了政治资本
所以他们在执政以后对内才会发愤图强,对外才会在国际社会中左右逢源,因此能够带领国家迅速富强,称霸于列国。可以说,没有流亡过的春秋霸主的政治生涯是不完整的。
这也充分诠释了“君子不刑不发”的道理,对于君子来说,磨难让人成长,对于小人来说,磨难使人沉沦。
齐桓公九合诸侯
一旦决定政治流亡,州公就迅速行动起来,聚集家族,收拾细软,准备“转进”。
春秋时代的“家”不同于现代社会的“家”,春秋时代的“家”其实是现在社会的“大家族”,为什么说“大”呢?
因为春秋时代家族是不分家的,整个家族不管多少代,都生活在一个大宅院里。
当然,做官的人除外,做官的人可以官为氏,以居住地为氏,比如:
  • 看守关隘的守将可以“关”为氏;

  • 看护山林的官员可以“林”为氏;

  • 观察天象的官员因主要观察的是东方青龙七宿,则以“龙”为氏;

等等。
这样就出现了同一个姓之下的很多氏,氏就是家族的分支,有了分支就有了远近,有的氏跟家族比较近,还住在一起,有的氏比较远,就分开居住了。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崩坏的也是姓氏制度,同姓不同氏的慢慢就不亲密了,到西汉以后,姓氏彻底分开。姓消亡,氏转为姓,就形成了我们目前熟悉的张王李赵等姓氏。
春秋时代大家族因为是N代同堂,所以人数众多。
比如普通百姓一家5口人的情况下,每家生三个儿子,四世同堂就是200人以上,加上女眷,再来两户亲戚,一个家族就能形成一个大自然村。所以当时很多大家族都有几百到几千人的家族私兵,非常难治理,国君的法令如果不合其意,甚至会起兵反抗。
中国历史上这种大家族比比皆是,比如:
  • 三国时代四世三公的袁氏和杨氏,

  • 魏晋时代的琅琊王氏,

  • 五代唐宋时代的长安杜氏、清河崔氏与河东柳氏,

这些宗族随随便便都能给整出几千人的精锐部队来。这种部队因为有血缘关系作为凝聚力,所以战斗力非常强,再加上这种家族中往往人才辈出,有很多人都在朝廷做官,因此中央政府不但忌惮而且头疼,历朝历代都对这种家族采用的是分化拉拢的手段,而不是纯压制的手段。
杜甫其实是长安杜氏的族人
到了清末,曾国藩编练湘军,依然是采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招兵,湘军其实就是湖南人的子弟兵,宗族军,曾国藩再辅之以严刑峻法,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宗族部队就迅速成型了。
究其原因,与周代实行宗法制管理天下,汉代效法周代强化宗法血亲制,后世为了减少政府管理成本,对宗族血亲制更加强化的原因有关。但大集体里的小集体多了,小集体就会吸大集体的血,这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但对封建王朝有致命的杀伤力。
宗族为了保持宗族的优势,就会挖空心思把子弟送去做官,以掌握国家权力,同时还会有一部分不适合做官的子弟去经商,兼并土地,掌握经济权力。当政经权力由将近一半为宗族掌握以后,就会与皇帝的利益发生剧烈冲突。
因为皇帝本身也是“家天下”,皇族也是宗族,只是各个宗族的首领而已,皇族也有掌握经济和政治权力的需求。当皇族和普通宗族势力发生矛盾后,皇族就会压制宗族,这时候一些有实力的宗族就会对皇族发起冲击,有撤换皇帝的需求,这时候就是一个王朝的末期。
唐太宗李世民所属的太原李氏就是隋朝一个大宗族
从表象上来看,每一个王朝末期都是同样的土地兼并加上民不聊生,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皇族和宗族之间的兼并比赛到了末期以后,所剩下的土地资源和生活资源不够普通百姓生存,这时候要么一个比较强大的宗族起而号召,要么是也被逼得活不下去的宗族揭竿而起,然后起义就爆发了。
如果从身份上看,中国古代的宗族大部分都是耕读传家,所以严格意义上都算农民,因此可以称为农民起义。
但如果从阶层去看,大部分成功的起义军其主体结构都是大小地主,因此可以称为地主阶级内斗。
而普通百姓,则是摇旗呐喊者和苦难的最终承受者。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历史上对于宗族势力打压比较明显的首选秦国,秦孝公请商鞅变法,商鞅严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大家族打散成小家庭,使家族私兵变成国家公军,再用奖励耕战的政策,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军队的战斗力马上提升,国家的经济也马上上了几个台阶。
但因为秦国率先打破周朝创立的宗法制,所以被诸国视为异端,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战国时代各国与秦国之间没有真正的和平,齐燕韩赵魏等国宁愿联合楚国,接纳楚国,也不愿意接纳秦国,因为秦国从意识形态到政治制度与中原诸国都有极大的差异。
第二个打击宗族势力比较明显的就是建国后,那个时代我们都知道,基本上把中国岭南以北的地主阶层一扫而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澄清宇内,但还有一些地方宗族势力没有瓦解,比如广东潮汕一代。
宗族势力本身没有善恶,但因为宗族政治已经从周代的贵族协商制变成了族长独大制,所以族长的善恶就可以左右宗族势力的善恶,广东前几年有一些宗族全族制毒的事情就可见一斑,这些事情还被改编后拍成了电视剧。
---   03   ---

一般来说,国家机关的能力越强,宗族势力越不容易坐大,反之,宗族势力壮大,意味着国家行政力量的衰退。
因此,州公被迫政治流亡,举族搬迁,说明他的宗族(当时诸侯的宗族为公族)已经压制不了国内的其他宗族,甚至不排除国内其他宗族为了赶走州公,里通外国,串通杞国人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否则州公也不可能一箭不发就跑了,要么是其他宗族的兵拒不出兵,要么是其他宗族的兵出工不出力,总之,大势已去。
州公也是诸侯国君,其宗族必然相当庞大。因此,州公进行政治流亡的时候,加上奴仆和家族军队,必然是浩浩荡荡的一支大队伍。这就能理解鲁桓公为什么对州公“过”了自己那么敏感了,这支队伍在鲁国首都曲阜招摇过市,但主人竟然没有去拜访一下鲁桓公,这是赤裸裸的藐视,叔可忍婶不可忍。
州公为什么会“过”鲁桓公呢?因为他的目的地并不是鲁国,而是曹国。
为什么会选这里?确实比较诡异,但仔细想一下就能想通。
州国被杞国入侵,州公选择政治流亡地,至少有三个选择:
  1. 齐国。齐国是山东半岛正在冉冉升起的新秀,国力比杞国强,且距离州国很近。而且杞国入侵州国就是因为受到齐国的压迫,只能向南拓展生存空间。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齐国应该是首选,但州公没有选择齐国,很明显,对齐国不放心。为什么对齐国不放心?可能州公认为齐国采用的是驱虎吞狼之计,等杞国和州国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以“维和”的身份出现,维和部队开进州国首都淳于城,顺势控制州国,包围杞国。如果是这样,州公肯定不能自投罗网。

  2. 莒国。莒国是山东半岛的小强国,号称双花红棍,鲁南扛把子,而且几年前和杞国干过一架,占了杞国一座牟娄城。按说莒国应该是州国的朋友,但州公也没有选择,虽然不知道莒国和州国之前发生过什么,但至少说明莒国在州公的心里也是一个不安全的地方,政治流亡地,安全是第一,其次才是政治。

  3. 鲁国。作为山东半岛军事和文化双第一的强国,鲁国应该是州公的第一选择。在老大的势力范围内挨揍了就去找老大评理,这是普天下的真理。所以州公确实是进入了鲁国,但也许是发现鲁国不对劲,也许是州公过于紧张,草木皆兵,总之,州公没有去见鲁桓公,王不见王,穿城而过,让鲁国感觉很是丢脸,在史书上恨恨的记下了一笔。

看州公最后到达的目的地——曹国。这个地方位于山东和河南的交界处(为了便于理解,这里使用现代地理范围解说),曹国也是当时山东西部的强国之一,关键是这个地方就是后世的定陶,交通发达。
200年后,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王夫差成为霸主。勾践是个可富贵不可共患难的人,他手下的头号谋士范蠡早有准备,勾践灭吴之时,范蠡弃官挂印,远走齐国,改名鸱夷子皮,在齐国海滨煮盐,不几年成为巨富。齐君得知后,礼请范蠡,范蠡以“盛名之下不可久居”为由,弃家抛产,向西迁徙。走到定陶这个地方,发现这里人烟辐辏,交通便利,是南来北往的大枢纽,遂定居于此,经营粮食生意,不几年又成巨富,世人称为“陶朱公”,后世拜为财神,成为经商之人的祖师爷。
财神陶朱公选择定陶是因为交通便利适合经营生意,州公看上定陶交通便利的原因恐怕跟后世的逃犯选择郑州、武汉这种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的原因是一样的,可见州公对山东半岛上的几个国家已经畏惧之极,如惊弓之鸟,只要听到弓弦再响一声,恐怕立马就要继续开溜。
那么曹国的态度呢?史无记载。不过桓公六年,第一句记载就是:
六年,春,自曹来朝,书曰,寔来,不复其国也。
这里的“寔”通实在的实,读音也一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桓公六年春正月的时候,周公从曹国来朝见鲁桓公,这次是实实在在的来了,大张旗鼓的来了,礼节齐全的来了,来了以后,就没有再回到他的州国了。
看来州公“过”鲁桓公的行为把鲁国人伤的不轻,一定要用个“寔来”强调一下。读史读到这里,不觉拍案大笑。
那么州公为什么没有回到州国呢?很有可能是州国被杞国灭了。春秋笔法,为尊者讳,这种惨事,不明说,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
就像我们说一个人死了,不愿意明说,而说“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是一个道理。
那么州公朝见完鲁桓公,有没有回曹国?没有。何以见得?因为“寔来,不复其国也。”
寔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来了就不走了。
不复其国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不再回到原来的国家了。
这毕竟是我的推测,《三传》有没有详细解释呢?
有。
《左传》和《公羊传》都纠缠在记载“寔来”是对州公不遵守礼制的讽刺,在我看来有点抓不到重点,州公到底去哪,你们倒是给句话呀。
在《春秋谷梁传》的注释里有一句“今州公不以礼朝,又至鲁不反,是无礼之事。”披露了州公的行踪,就是留在鲁国了。
所以,州公最终的政治流亡地就是鲁国。
但是州公为什么会选择鲁国呢?他刚开始不是发现鲁国不对劲才过门而不入的吗?现在怎么又跑鲁国了呢?
我们下篇再说。

---   End   ---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者及鸣翠柳者不回复。
E-mail:youwushuzhai@126.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