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晋阳之战与晋国局势的变动
春秋时期晋国,横扫天下,强盛一时,可到了战国初期时,国政已被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所掌握。经过一番角逐后,中行氏、范氏率先出局,六卿变为四卿,接着智氏又在四卿的斗争中被淘汰,最后胜出的韩、赵、魏三家索性直接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有意思的是,从六卿变为四卿,再变为三卿,这两次政局变动斗争的主场都在晋阳,斗争的发生或多或少都是由赵氏所引发,赵氏在两次斗争中也都曾面临危难,但最终却都逢凶化吉了。下面我们就从赵氏的角度,来看一下三家分晋进程中的这两段历史。
一、赵氏内乱,六卿变四卿
战国初期晋国赵氏的掌门人,叫赵鞅,也称赵简子,是晋国六卿之一,他的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的赵武。为兴复赵氏宗族,赵鞅在其领地内革新亩制,调整赋税,让利于民;军事上,奖励军功,释放奴隶;政治上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些措施使他得到了晋国许多国人的认可,和新兴势力的支持。
赵鞅当时正向山西的中部发展,那里的太原盆地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汾河贯中而过,土地肥沃。赵鞅就命家臣董安于,主持在此修筑晋阳城,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97年,城修好了,但是没人住进去,成了鬼城了。
于是赵鞅命邯郸大夫赵午将他征伐卫国时,卫国进贡给他的500名奴隶由邯郸迁往晋阳来繁衍,赵午当即表示愿意遵从宗主之命。可当赵午返回邯郸城准备处理移民事项时,但其父兄、亲戚们却以邯郸紧邻卫国,需要这些卫国人质做抵押,反对将这些人质送到晋阳,这事就被搁置了下来。
而赵鞅这一边左等右等,仍然看不见这500户人质的影子。就以大宗宗主的身份下令招赵午到晋阳。赵午到晋阳后就被赵鞅以抗命的名义给抓了起来,没过两天就给弄死了。
在赵鞅看来自己是赵氏一族之长,手下小弟不听话自己处理他是理所当然的,这是自己的家务事。但事实上,赵午爷爷那一辈开始,他们就已经脱离了赵氏宗族,独立为邯郸氏了,所以赵午也叫邯郸午。但两家在血缘关系上,却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赵鞅并不认为邯郸氏和赵氏是两个家族,所以他能以赵氏宗族族长的身份杀赵午,他杀赵午也就是宗族内部的事情,外人无权干涉。
但赵午的儿子赵稷,却不那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老爸邯郸氏宗族的族长,平白无故的就被另一宗族的给杀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于是就占据着邯郸城率领家臣反抗赵鞅。邯郸氏不仅敢违抗自己这个大宗之主的命令,如今更是拥兵造反。 作为赵氏大宗之主,赵鞅想以一个大家长的身份去解决家族的内部纷争。于是就命上军司马籍秦统军攻打邯郸,剿灭邯郸叛军。
然而赵稷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晋国六卿之二的范氏和中行氏在名义上都是赵稷的姻亲。中行氏现任的老大是赵稷的舅父,范氏又和中行氏又是姻亲关系。有这两家在,他们能坐视不理吗?
晋国有一条法律,首先发动祸乱的人罪当处死。在赵鞅的心底里,他是认定了自己宰了赵武,那是属于自己家族内部纠纷而已,不构成始祸。
范家和中行家则认为,赵午是邯郸大夫,属于国家高级干部,你赵鞅未经请示私自杀害国家干部,挑起动乱影响国家安定,就是始祸者。
在范家和中行家的强压之下,赵鞅杀死赵午的事情已经升级为国事,而不是家事了,属于非法符合首祸者的标准。于是范家和中行家便发兵进攻赵鞅在国都的官邸。
范家和中行家起兵攻打赵鞅,两家对赵一家实力二比一,赵鞅仓皇逃离国都,撤回赵氏的大后方——晋阳。范家和中行家随后赶上发兵围困晋阳,晋阳于是就成了此次战役的主战场,此时的赵氏又走到了存亡的危急边缘。
好在新建的晋阳城,墙基厚丈余,高4丈,石基是用青石垒砌的,墙体是以夹版夯土而筑,墙内加有荻、蒿、楚,极其坚固,城内宫室建筑的柱子均为铜铸(见《史记·赵世家》。赵氏凭借着固若金汤的晋阳城,硬是抵御了范家和中行家两年多的进攻。
范氏和中行氏平日里行事比较骄横,和六卿中的几家关系都不太好。眼见两家和赵家僵持了那么久,都没能攻下晋阳,自身反而消耗不少。各怀鬼胎的智氏、韩氏、魏氏三家,便想趁机把他们都消灭了,于是三家便联合向晋定公施压,将范氏和中行氏也给打成了祸乱的挑起者,然后以国君的名义出兵攻打他们,至此晋国六卿都卷入了这场由赵氏内乱而引发的战事之中,最终演变成了晋国六卿之间的战争。
打了两年也没能攻下晋阳,范家和中行家那是相当的郁闷,而此时智氏、魏氏、韩氏三家竟借国君的名义趁机来攻打自己,还给自己也扣上了始祸者的罪名,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以攻打始祸者赵氏的名义而出兵的,现在自己反到也成了始祸者,两家压抑的怒火爆发了,于是他们转而进攻晋定公。
智氏、魏氏、韩氏三家本以为范氏和中行氏,攻打赵氏两年早已是损兵折将,没想到他们的战斗力还是那么的强大,三家轻敌一时处于了下峰。晋定公惊恐万分,号召国人剿灭叛军,赵氏也趁机出兵,于是实力对比变成了四比二,舆论一边倒,倒向了智韩魏赵这一方,范氏、中行氏逐渐众叛亲离。如果说别的什么叛乱可能都不能算数,可你要是进攻国君,那就是真正的叛乱了。范氏、中行氏走到这一步算是没有回头的余地了。两家败退之后只有逃亡,赵氏之危暂时缓解了。
但此次祸乱毕竟是由赵氏引发的,赵鞅还是需要给国人一个说法的。鉴于赵鞅在智、魏、韩三家与范氏和中行氏对决中处于下峰之时,帮助了他们一起驱逐范氏和中行氏,三家对赵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赵氏的罪名最终由赵鞅的谋士董安于给承担了,至此赵氏算是度过了一劫。
此次危机让赵鞅明白了,和各家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鞅一方面积极的和各家搞好关系,另一方面不断出兵打击逃跑的范氏和中行氏,直至公元前490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势力才被彻底挫败,一场由赵氏内乱而引发的,为期八年的晋国六卿大角逐运动才算告一段落。至此晋国六卿只剩下智氏、魏氏、韩氏、赵氏四家,他们瓜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留下来的土地,重新划分了各家的势力范围。
二、四卿之争,变为三卿鼎足之势
一场动乱就是一代人,动乱结束不久后,晋国国君晋定公和智氏、魏氏、韩氏、赵氏四家的家主先后都去世了。此时,晋定公的继任者为晋出公,赵氏的继任为赵无恤,智氏的当家人为智伯瑶,魏氏的掌门人为魏驹,韩氏族长为韩虎。晋国执政卿士之位轮到了智氏,智伯瑶做为智氏宗族族长自然成为了晋国的执政。当时,晋国的政务全部由智伯决定,于是四卿中智氏最强大。
此后十余年间,智伯瑶率领晋国军队,战齐国、图卫国、伐郑国。随着这些战事的胜利,智伯瑶也愈发的骄横起来,不再把其它三家看在眼里。权力的膨胀,助长了智伯独吞晋国之心。前455年,智伯瑶以恢复晋国霸业为由,向赵、韩、魏三家索取城邑。魏家和韩家都因智家势力强大,不敢与之争锋,就交出了城邑。
赵无恤认为这是智伯瑶意在削弱自己,就拒绝献地。智伯瑶见韩、魏两卿拱手献地,唯独赵无恤敢抗命,加上他和赵无恤之间本就有矛盾,于是就纠集韩、魏两家一起出兵攻打赵无恤。
赵无恤自知无力对抗三家,就退守到晋阳,智伯瑶随后率三家的军队围困晋阳,赵氏又一次走到了存亡的危急关头。好在晋阳城固若金汤,加之从上一次被围之后,赵氏就更加注重晋阳城的建设,城内兵器粮草储藏丰富。赵无恤是要依靠充足的粮草、坚固的城防和智伯瑶打消耗战。
转眼间三家围困晋阳已是几个月,但却没什么进展,为此智伯瑶十分苦恼。终于有一天智伯瑶在晋阳城周围转悠的时候,他看见晋水从晋阳城南边流过,于是他灵机一动下令士兵修筑堤坝,把晋水拦腰截断。堤坝修好没多久,雨季就来了,山洪暴发,河水暴涨。这时智伯瑶一声令下,大水奔腾着,怒吼着灌向晋阳城,水灌城之后没多久,晋阳城里便是汪洋一片。
大水一泡就是一年,随着水位的不断升高,城中军民只得把炉架在屋顶上来烧火做饭,此时城内的水已达三版多高,在涨两米晋阳城就会被彻底淹在水下,城内的居民和赵氏的家臣也产生了动摇之心,赵家即将遭受灭门之灾。
智伯瑶眼看晋阳城就快被大水给完全淹没了,自己胜利在望,于是就感叹道:打了半辈子仗,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水也能让人亡国。在一旁的韩、魏两家听到后各自都想起了自家封地周边也有河,顿时都惶恐不安。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赵无恤派家臣张孟谈趁夜黑风高潜入韩、魏两营,以“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说服他们与赵氏结盟,趁智伯胜骄不备之机,掘开了堤坝大水灌向了智伯瑶的大营,然后三家内外夹攻消灭了智氏,瓜分了他的土地。至此,晋国四卿之争,变为三卿鼎足之势,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