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家有净气,人有福气
文/洞见·安娜贝苏
家,不仅是身体的居所,也是心灵的归宿。
《夷坚志》里写:“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一个家的形态,往往是一个人生活状态的映射。
有个高赞回答说:“当你陷入苦恼时,就去打扫屋子。”
打扫是一件奇妙的小事,能锻炼人的耐心和心志,培养我们的感恩之心,是生活慢慢变好的微妙之法。
清洁的过程,可以让大脑的思路变得清晰,让我们反思更多事情。
打扫房间,也是在打扫自己焦虑的心态。房间干净了,情绪才能流通,心情舒畅了,再棘手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欲望森林。里面的东西,不一定是必需品,但却是当下我们一心想要的,或是一件心仪的衣服,或是一个新款的耳机。
可拥有之后,又很快被抛诸脑后,于是大大小小的物品堆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当生活的空间不断被物质侵占,自我就被压缩得小小的,生活自然轻不起来。
人到了一定年纪,应当学会删繁就简。放弃多余的物质,放下过去的负累,才能重获生活的幸福与安宁。
作家约书亚·贝克尔曾一度认为富有就能变幸福。读大学时的他认为“富裕就是每年挣5万”,然而毕业后不久,他就拿到了5万。
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约书亚得到满足,他继而认为富裕就是每年挣8万。结果一年后,他的年薪就达到了9万。
就这样,一山望着一山高,欲望的雪球越滚越大。拥有了更多物质的他,却始终没有感觉触摸到幸福。
因为长期熬夜,他每天都要借助药物才能入眠,生活繁忙到无从喘息,直到母亲去世,都没抽出时间好好照顾她。长期对家庭的忽视,让妻子也心灰意冷提出了离婚。
痛定思痛,约书亚下决心改变自己。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自己的房间。没穿过的衣服,未曾开封的器皿,可用可不用的杂物他全数捐赠,自己只留下必须的10%的物品。
清空房间以后,约书亚辞掉了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安静起来,随后重拾小时候写作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
他的经历,让更多的人逐渐意识到:物质对生活的改善有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点,物质就成了我们的主人。
人这一生,都在学着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若是总被物质牵绊,那么幸福永远遥不可及。只有学会减去多余的物品,才能在返璞归真后郑重其事地对待生活。干净的生活,既不为物所累,也不被虚妄的假象所迷惑。
内心简单,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生活简朴,才能感受到幸福的本源。
家有净气,人有福气
有一位自媒体作者曾讲过一个她自己的故事。小时候经常住在农村的姥姥家,特别喜欢跟着姥姥去左邻右舍串门。
看过很多户人家以后,她发现:日子过得好的人家,家里都很整洁;日子过得不那么愉快的家庭,大多脏乱不堪。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她经常去玩的一户人家。
那个年龄跟作者相仿的邻家女孩,家里时常都保持着整洁,窗明几净,所有的东西都分门别类地收纳得很好。
女孩有两个哥哥,大哥考上了师范院校,二哥考上了军校。女孩上了一所医科院校,毕业后继续进修,几年后成为部门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曾有人这样说: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
对于一些人来说,处境艰难时,内心都是兵荒马乱的,已没有心情整理房间。
家中凌乱,思绪自然跟着乱,久而久之牵连成乱麻,于是越来越烦,日子自然越来越糟。
只有那些居于幽暗,还始终能保持房间整洁的人,才能始终坚守内心的秩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惟其如此,才有机会抓住命运伸出的橄榄枝,等到苦尽甘来的那一天。
《黄帝内经》有言:“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
家,不仅寄存着我们的身体,也承载着我们心灵的重量。邋遢的环境,犹如巨大的负能量场,让你心生懒惰,不思进取。
而一个干净的家,则会让你身心愉悦,从而诸事顺遂。掌握自己的人生,先从清洁居家环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