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两天,去做这两件事……
向来勤快更新的老威,首次停更了两天。
这两天,做了两件事:
1、拍了一组儿子的毕业照。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外地研究院的毕业生并没有回到北京本部来参加毕业典礼,但是,从上月底毕业典礼以来,将近一个月过去了,一直将此引以为憾。
机缘巧合下,回到北京来办事,经过申请备案,得以进入校园,了却了这个心愿。如果,在儿子博士毕业的时候,最终未能在“2021毕业季”这类招牌边上留下一辑穿博士服的毕业照,就太遗憾了。明年即使可以补拍,那些宣传牌牌上,已经展示来年的年份了。
2、安静地谈心,交流心得。这两天,不仅停更,而且跟可能发起联系的亲戚们说,不要打搅我,我和儿子有很多事情要谈。——基本上给自己造就了一个安静的交流环境。
是的。我和儿子有很好的交流,而且我们也享受这样的交流。
“对其他人,哪怕什么都影响不到,只要在你身上产生了微弱的影响,并且证明这种影响,成为你前进路上一个小小的正面助力,那么我就觉得这辈子,过得有意义——更何况,我自认为还是影响了一些人。”
我这样对儿子说。
我得到的反馈是:有!
这样的回馈,就是在此前运行育儿项目二十几年,最好的项目回报。
我向来把“育儿”这件事情,看做是一个项目,也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操作。现在,儿子已经到了博士毕业的环节,也是项目总结的收尾阶段。
人生是延续的,既然是一个项目的总结,自然也是新一个阶段的开始。所以,对以往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开篇,这样重大的项目(课题),用两天时间,哪里能算多呢?能不认真尽心地去进行吗?
我的理念中,父母对儿女,就承担着这样的责任。
一、对儿女的培养,不仅仅是吃饱穿暖
培养儿女,是父母的天职。这点无论从良俗,还是从法律的界定,都是如此。有的父母在这方面的理解不到位,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剩下的都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这其实是很错误的。诚然,在孩子们整个成长过程中,在学校的时间,可能比在家的时间还要长(在家里的时间中,不能用于交流的睡觉占了多数),但是毫无疑问,家长依然是第一老师,这点,尤其是在小学时期,更是如此。可以说,孩子这栋楼建成什么样,家长(包括父母和其他有实际抚育行为的人)就是打地基的人。
说这话,与有的老师通过微信群把什么工作都甩给家长的做法,不是一回事,我不为这类现象张目。
现在满屏都能看到,家长辅导学生做作业时的各种段子,搞笑当中有心酸、有快乐。
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辅导作业,实在是万不及一的小辛苦,小劳作。而且这个工作,最多延续到小学三年级,再往后,我相信家长就算意欲为之,也无能为力了。
我自己是从小独自在学业路上前行的求学者。我深刻理解,作为独立前行的学生,最渴望的,是家长的心灵陪伴——学生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与世界碰撞与激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世界逐渐了解、对人生初步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太多太多的疑惑,困难,乃至于迷茫,这些几乎与我们日常能感受到的“吃饱穿暖”、“安全”等,同等重要。而那些需要家长去帮助ta解决疑惑,确立三观,破迷开悟的“任务”,是需要家长用十二分的心力,去投入,去付出的。
相比较而言,有些家长不仅谈不上什么心灵陪伴——这必然会导致叛逆,甚至连衣食住行都不能满足,那就真的失职了。
可能有些道德婊看到这段话,会有意见:如果条件所限,真的吃不饱穿不暖,怎么可以怪家长?是的,也许我们不能说,家长应该像《城南旧事》里那个为了供弟弟上学,在学校有体面而去触犯法律的哥哥那样。但是,如果自己不能提供适当的条件供求学者上学,那么,体会ta在以自己的双手维持生命、维持学业的不易,总是可以的吧?
如果一方面像某一部电影里台词说的“拿着5块钱自生自灭去吧”,一方面又以为“我在供你上学,我让你过好日子”,觉得自己恩德无边。是不是太过分了?
遗憾的是,供孩子上学,就认为自己功德无边的父母,真的不在少数。
春节前夕,那个著名的95后少女的故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忘。故事里的父母,真的是抱着“我是你的施恩者”这样的观念。真希望天下所有父母,都能从这样的悲剧中,醒悟过来,不要再以对儿女的“施恩者”自居。无论家长给孩子提供的是锦衣玉食,还是食不果腹。
二、父母无权从孩子未来的成功中索取
老威说:
父母在培养儿女这个项目中的收益,就是孩子独立前的所有成绩,到此为止。
这句话说得更直白一些,截止到ta走上社会前夕,父母养育儿女这个项目,就结束了。从这里面,收获什么,就是什么。
儿女走上社会以后,ta所取得的成就,父母不能说,我曾经供养你读书,因此,由于你读书而得到各种机会,及由此带来的成就,都是家长的。
这个理念是错误的。
儿女有机会求学,并不表示一定在求学之路上成功。如果家长要说供你求学,就一定此路必然要通,那么那些同样被父母供养,却未能考上大学、或者只能上大专,一本以下的孩子,按照前面家长的观点,是不是这些孩子们都该去死?
显然不能这样说。父母提供支持,是一个前提条件(如果父母没有提供生活保障的条件,而是靠学生自己养活自己,那就更不用说),家长把供养儿女走求学之路,理解是一笔投资的话,这笔投资本来就有可能输(儿女考不上,或者考不好大学),也可能赢。
儿女能够收获很好的学业成果,这本身已经是儿女对家长提供求学机会的最终的回报了。
以上,是老威作为家长,再三向儿子阐述的。
三、在你40岁前,勿以我们为念
没有一个父母不欢喜看到自己的儿女的,每次儿子回来,我都很高兴。
反过来,我也很享受能为孩子做些事情的感觉。哪怕这些事情小得微不足道。
当年我还比较喜欢喝酒的时候,对每顿饭的时间,非常在意。到吃饭时间点了,不管饿不饿,都喜欢正儿八经坐在饭桌旁,正经地用餐,哪怕少吃一点。
唯一能让我把吃饭时间打乱,甚至在外面,以盒饭代替正餐,甚至一块烤红薯作为正餐的,只有送孩子去上各种班这件事。
在孩子上大学以后,每个他回家来的周日,我都乐意在周末滴酒不沾,晚饭后驱车往返60公里,送他回学校——孩子很能吃苦,并不是不能坐地铁,之所以我们默契开车相送,是途中这一个小时,是我们很重要、很愉快的周末交流——这种交流,跟在饭桌上,沙发上的交流,效果并不相同。
现在一直保留着良好的交流传统,大概很大部分继承于此。
做儿女的,发自内心地愿意与父母交流,这不也是做父母的一份成功吗?
反过来,要从孩子身上收获这类喜悦,不是家长也应该自我牺牲,有所付出吗?
尽管我非常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时光,但是我依然要求他:
在你40岁前,请勿以我们为念。
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情感需求,拴住你,令你分心,令你不得不降落到地面上来跟我们为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你,助力你获得飞翔的本领?
认真地贯彻健康计划,就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放心践行“40岁前,勿以我们为念”的具体举措。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努力保持自己的健康,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是最大的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