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这座古城 号称“世界瓷都之源” 城门牌匾罕见反写却寓意深远
说起江西景德镇,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都很熟悉,作为江西四大名镇之首和历史上著名的瓷器之都,即使没去过,也从小学课本上对它有所了解。其实在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的昌江之滨,还有一座相对而言鲜为人知,却在世界陶瓷史上同样重要的古城,这就是浮梁古城。
据记载,浮梁古城始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自唐代至民国四年的1100余年间,一直是浮梁县治的所在地。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瓷都”景德镇在历史上也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在浮梁,你可以找寻到千年陶瓷文化的深邃内涵和丰厚积淀,因此又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
除了瓷器以外,浮梁还被誉为“仙茶之乡”。由于地处皖、浙、赣的交通要道,浮梁自唐代起就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在最鼎盛时期,仅茶叶税收就约占全国茶叶税的八分之三,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充分体现了这座千年古城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浮梁古城的布局形似八卦,城墙高8米,全长20余里,城门上方的“浮梁”牌匾是明朝吏部尚书、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有趣的是,古人题字通常是自右至左书写,而这块匾额却反而行之。据说是董其昌认为“浮梁”有根基不稳的含义,于是故意反写,让人读成“梁浮”。
陶瓷与茶叶的兴衰,是浮梁古城的历史文脉,千百年来,包括颜真卿、柳宗元、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佛印、范仲淹、杨万里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曾在此行吟赋诗,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今,古城内的五品县衙、宋代佛塔、千年奇桂等景点仍保存完好,漫步其中,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进入古城,首先看到的是一块用浮梁天宝大理石雕刻的“浮梁天书”,相传它凝聚了浮梁古城的灵气,在当地一直流传着“摸摸天书,代代能当尚书”之说。天书后面的328米“文化长廊”,由216块青花瓷板拼成,上面记载了浮梁1300多年来的要事珍闻和发展历程,堪称中华第一,世界一绝。
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的浮梁古县衙,是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按照历史常识,古代县令一般都是“七品芝麻官”,而浮梁县作为古代中国最大的制瓷中心,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于是浮梁县令被钦赐五品官衔,成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
在浮梁古县衙旁边,还有一座全国仅存的“浮梁察院”遗址。察院,与县衙同为衙署,它始设于唐代,是监察地方官员履行职守、惩治职务犯罪的独立机构,相当于现今的纪检监察机构。整个建筑群由照壁、头门、大堂、二堂和三堂等建筑组成,布局严谨,简朴庄重。
矗立在古县衙外的红塔,原名西塔,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高37.8米,共历时79年才竣工,是江西省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塔,素有“江西第一塔”之称。每当夕阳斜照,塔身会反射出绚烂的红色光辉,“西塔夕照”也被评为昌江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