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四: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四

 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卢宪京 

距县城西北八华里,滏阳河、滏阳新河、滹沱河的交汇处即子牙河、子牙新河的分流处,高矗立的进洪闸和节制闸,像两把大铁锁,锁住了每年夏秋之交奔腾而来的洪水。这一雄伟工程,再加上新开挖的滏阳新河和子牙新河成功地驯服了千年“害河”洪水,使之造福于人民。我们是这一工程的建造者和指挥者,当年千军万马奋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施工前的准备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和沧州地区专员公署的部署,“献县枢纽工程”由国家拨款,中央海河设计院设计,并由河北省四建公司承包技术,献县出民工劳力共同施工建造。
为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我县从1966年8月间,就先后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大搞宣传发动,组织动员。全县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踊跃报名参加枢纽工程建设。经过认真挑选,选拔出4000名身强力壮的民工,并按军事化要求建立组织,县设民工团,公社设民工营,村设民工连,连下设排、班。各级除设正副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外,还设了抓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委、教导员、指导员。献县民工团由副县长韩瑞山同志任团长兼政委,副团长是孔令荣。团部下设九个科、室、组、站、队。办公室主任卢宪京,政治部主任朱连贵,工程科长窦锡纯、宋益三,财务科长刘玉龙,卫生科长秦鲁峰,保卫科长王树堂,机械维修组长宋允波,文艺宣传队长王献明,广播站长李文成,工作人员总共80余人。
各公社、村,在落实民工人员的基础上,备齐手推车、掀、镐、抽水机等工具和搭工棚的物料,待命上工。
从1966年9月14日起,县民工团全体成员,在团长韩瑞山指挥下,从全县四面八方,汇集工地。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搭工棚、建锅灶,为国家节约工棚费两万余元。
同时,省四建公司的先遣人员,也进场搭工棚,盖车间。半个月的时间,一排排,一栋栋工棚草屋,相继建成,形成了一个约有两平方公里大的新村。
为了加强对施工的统一领导,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经省建公司党委和我县县委协商、省委批准,又成立了中共献县枢纽工地党委和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由县民工团长韩瑞山同志担任,省四建公司经理孙田林同志任副书记,还有七名委员,共九人组成。工程总指挥由孙田林兼任,副总指挥由韩瑞山、孔令荣和省四建公司副经理于祥坤担任。下设办公室、政治部、工程科等组织,根据工程进度,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对重大问题,先由党委研究决定,再由指挥部组织实施。
施工现场记

在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1966年10月1日,在进洪闸工地现场,召开了施工誓师动员大会,宣布献县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会后,施工开始,火热的工地,机声四起,人来车往;广播喇叭的宣传鼓动,声声人耳;民工的号子声,此起彼伏。紧张的工地,红旗招展,热闹非常。到了夜晚,灯火通明,夜班作业,加班突击,节制闸基槽的开挖,大桥桥柱的打眼,浇铸混凝土工程也陆续展开。繁忙紧张的工地,真像一座若大的露天工厂。
经过八个多月的紧张施工,1967年5月1日,节制闸竣工导流剪彩,进洪闸也相继竣工,又经过两个月的继续奋战,可7月1日、溢洪堰工程和全长1043米长的京开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剪彩,主体工程建设、历时10个月,全部完成竣工。之后,工程扫尾和清场,又干了一个月,到1967年9月间退场、全部工程质量,均达到设计标准,交付使用。
建造这一庞大的献县枢纽工程,从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到民工,实实在在地出了大力,流了大汗,付出了代价,被水利部、省政府和地区评为先进工地和先进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省政府曾先后几次召开现场会,推广和交流献县枢纽工地的经验。吉林、甘肃、江苏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曾多次派人来献县枢纽工地参观学习。就连“文化大革命”搞串联的学生,也被工地民工、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那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的革命创业精神所感动,有上百次近万名全国各地大串联的学生路经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接受教育。
宏伟而壮观的献县枢纽工程,高高矗立在滹沱河、滏阳河、子牙河、子牙新河的交汇处。它不仅能控制洪水灾害,而且对根除献县以及海河流城的涝、旱、碱灾害,也能发挥重大的功效;它不仅造福当代人,也惠及后代子孙。献县枢纽工程的建造和它发挥的效能,将在我县,乃至全省、全国的水利建设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
献县枢纽工程建造期间,广大技术人员、干部、民工、工人战天斗地,忘我的劳动场面,可歌可泣的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层出不穷,仅举几例略述。
 
 一、数九寒天下河捞砂石
枢纽工程十几万吨的沙子、石子、大石头,钢材、木材等物料,
均是从滏阳河每天用几十只大船由衡水运来的,在滏阳河东堤坡外,堆成了几里长的砂石山,民工们从船上往下卸砂石料,难免将砂石掉进水中。时间长了,越积越多,如不及时捞出,就会淤积在河底,造成很大的损失,工地党委及时发现这一问题,迅速组织民工团的全体干部,在数九寒天的腊月间,由领导干部带头跳下河水捞石头,捞沙子。在干部的带动下,民工们看到领导干部的感人行动,也纷纷蜂拥下水抢捞,虽是冰水彻骨,人们却是争先恐后奋力抢捞,直至打捞干净人们才结束战斗。这次打捞上来的砂石料,据当场估算足有上百吨,挽回损失达两万余元。
二、群策群力战流沙
1966年冬,开挖节制闸基槽,深挖到十来米处,尚未达到设计的深度时,遇到了大面积的流沙,几经奋力拼搏终未征服。然而工程时间不容人,基槽挖不出来,就会影响下一步基槽混凝土工程的进展。如何战胜流沙,成了当务之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指挥部的领导带领技术人员,下工地,进工棚,连夜召开老工人、老技术人员和民工座谈会,研讨对策。经过调查访问,确定了方案,采取了边抽水、边用草袋围挡、边填砂石料、边抢挖的办法,轮流作业,歇人不歇工,日夜突击,一鼓作气,一气呵成。终于战胜了流沙,保证了按时浇注混凝土闸底板的工程。
三、抢修护垣
有两米厚,几百平方米大的节制闸混凝土护垣,由于施工顺序有误,打上后不几天,突然半边护垣下沉了一尺多深,垣面裂开了一尺多宽的大缝。负责施工的工程师和工程总指挥孙田林都没在工地,副总指挥于祥坤一见害了怕,束手无策。在这紧急的关头,工地党委书记韩瑞山同志,立即召开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民工讨论会,发动大家献计献策,抢修护垣。大家首先分析了造成护垣下沉的原因:因闸底板基槽底部是流沙,应先打较深处底板的混凝土;护垣底槽也是流沙,又比闸底板基槽浅,由于先浇注了护垣,护垣重量那么大,底部是流沙,哪能不滑坡下沉呢!底部下沉,必然要造成护垣断裂。原因找到了,经工程副总指挥于祥坤和四建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决定:先浇注闸底板的混凝土,再处理护垣的沉裂问题。实践证明,闸底板稳固了,护垣就不再下沉了。之后,对护垣进行了处理,保证了工程质量。
   四、数九寒天献被褥,保护工程不受损
正当数九寒天,节制闸底板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时间到了。谁都知道混凝土工程在摄氏零度以下是不能施工的。假如冬季不施工,等到翌年4月再施工,6月间进入汛期,河水一来,工程就泡汤了。因此,如何既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抢过时间,保证在翌年汛期前竣工疏导,成了整个工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又是如何解决冬季施工的保温问题,浩大的工程要现场施工,既不能在温室内搞预制件,又没有锅炉暖气等保温设备,怎么办?工地党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采取了依靠群众的办法。经过广泛发动工人、民工和技术人员出主意,想办法,争得工程总指挥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意,制订了冬季施工方案。工程保温问题,采取土法上马,用汽油桶改造成大火炉生火保温。工程现场全部用竹竿搭架,用苇席、草袋封闭。随着气温的降低,火炉的数量随之增加,使施工工棚内的温度保持在摄氏5度以上。施工材料里,再加上一些防冻粉和凝固剂,促使早凝固。但是,正当紧张施工浇注闸底板的一天晚上,刺骨的东北风大作,搅着雪花冰块向保温棚里袭来,保温棚一旦损坏,就会前功尽弃。这时,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民工和干部心情十分焦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总指挥和技术人员,立即现场观察采取应急措施,并由万村民工营发起捐送棉被保护施工的倡议,不多时,上千民工和工人,抱着棉被褥,涌来施工现场。一条条棉被盖在了保温棚和混凝土闸底板上。这种舍己为公、保护工程的奉献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工程总指挥和工程师们,使他们焦急的脸上现出了笑容。施工保温棚内的温度回升了,枢纽工程质量保住了。利用土法上马,创造了在冰天雪地野外施工混凝土工程的奇迹。
 
 五、政治思想工作唤起人们的革命精神和力量
60年代,大兴读毛著、学雷锋、做好人好事的活动。枢纽工地当然也办成了一座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四千民工集体背诵老三篇一字不差”,这是原河北省副省长谢辉同志对献县枢纽工地学毛选的真实评价。在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鼓舞下,干部、民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怕苦,不怕累,公而忘私,见义勇为,为根治海河出力,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坚强意志,使大家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英雄事迹、模范人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处处可见。为了表彰英雄模范人物和事迹,工地党委办了“表彰宣传展览室”,现记述几例说明:
临河大队民工肖中雨,号称大车王,身大力不亏,驾车推千斤,创造了挖掘运送土方的奇迹。
张村公社民工程东勇,一心扑在工地上,家中有病人,几次捎信来叫,虽距家只有十几里路,但他公而忘私,几个月没回家,一直坚持在工地上。
工地的领导干部,因施工期正处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他们在原工作单位被罢了官,还要被斗、写检查,但他们仍在工地坚持工作和指挥工程,坚持跟班劳动,苦干实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袁卫红是河南省西华县来工地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是个女孩子,才16岁,在推土拉坡时,碾掉一个手指头,但她坚持不下工地,后被强行送进医院治疗。
通过建造枢纽工程,成功地控制了子牙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改变了子牙河流域长期受灾的状况。就献县四十八村泛区来讲,过去是十年九涝,通过这次治理,结束了过去“年年洪涝成灾"的历史,使大面积水淹地变成了两种两收的稳产良田。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