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耕文明之源—磁山文化|| 张海江

中华农耕文明之源—磁山文化

   张海江

磁山文化,是一种以筒形直壁盂和鸟头形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大体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分布于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地区,因最早发现于武安市磁山遗址而得名。

磁山遗址,位于磁山二街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7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储粮窖穴的发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考古以来发现最多的粮仓,可谓“天下第一粮仓”。作为北方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磁山文化的发现,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将其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种谷养畜新纪元,开启了粟作农业的先河,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基础。尤其农作物黍、粟和家鸡遗骸的发现,堪称远古时期的震世绝响,这充分说明早在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饲养家禽、家畜,并从事渔猎、采集等活动,过着定居生活,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出土文物特点,有以鸟头形支脚和大口直腹平底盂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盘和圆柱状的石磨棒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较多,体现了磁山文化的原始面貌。磁山遗址黍粟的出土,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粟遗物的发现修正了国际专家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的论点,把我国植粟年代上溯了2.000年,磁山文化向世人宣告:中国磁山才是粟的发源地。在这里先后发掘出88个储粮窖穴,库存已炭化的黍粟共约14万斤。说明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黍粟一类的耐旱作物已在这里广泛耕种,形成了我国北方最早的农耕文明。“磁山文化”的发现,向世界宣告:磁山是粟谷的发祥地,黍的起源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鸡的最早养殖地,陶器最早制作地。正是勤劳智慧的磁山先民早在8000多年前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旧时代,开创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这在中华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抚摸着遗址上的表土,隐约之处你可以“看到”我们磁山先民在遗址修筑房屋,把一年下来有所剩余的黍、粟,成熟收获下来的野果等许许多多食物,粮食放到窑穴中去,尽管遗扯被历史尘埃封存了8000多年,但通过已挖掘出土的抗穴。房址,粮食窖穴………仍可感受到磁山先民改造自然,挑战自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通过先祖留给我们的遗迹,使我们发出许多思考。

这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研究的空白,是我国北方重要原始的文化类型。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史料。磁山文化对远古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价值颇高,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命名为“磁山文化”。磁山文化的发现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一度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磁山文化之所以能震撼世界,不仅因其数以千计、品种齐全的陶、石、骨、蚌器及以粮食窖穴为主体的生活遗迹,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独树一帜,为研究该遗存的文化内涵、发展水平及与各文化间的交流或发展关系提供了依据和线索;更主要的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物不仅证明了磁山文化时期磁山的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制陶业等领域有了较高的水平,而且编织业、纺织业、艺术品生产、宗教崇拜等方面也都有了原始的体现。

    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中华世纪坛,沿圣火广场北面台阶而上,一条长262米用青铜铸成的甬道中央3米宽的青铜板由南向北携刻着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凝练的文字记述着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重大历史事件。漫步甬道,犹如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体味中华民族的风雨沧桑和辉煌历程。在公元1973年这块铜板上,赫然标示着“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东方的明珠,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彩纷呈、蔚为壮观,这是武安人民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磁山文化是邯郸灿烂文化的发端,在绵延8000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建市史的发展中,这是我们独有的宝贵资源、难得财富,是邯郸这座城市的“根”与“魂”,是邯郸参与发展竞争的“名牌”和“无价之宝”。总之,磁山文化不仅是邯郸先民留给我们的一块“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将把它保护好、弘扬好,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作者,申礼成   张海江

磁山又名红山,属太行山余脉,小摩天岭终止于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山之一。由于铁矿石裸露地表氧化赤铁矿及半假象赤铁矿而呈深红色,故有“红山”之称。盛产矿石,多为磁性,能引针不坠。据1982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发源地。据《古矿录》记载:《明史地理志》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明一统治》称:“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又《古矿录》记载:《明一统治》称:磁山,在县西南30里,上产矿石,州名取此。磁山,指南针的故乡。

磁从石从玄,兹乃二玄,色黑。

这是一座神奇的山,二千年前的古地理著作《山海经》描述过它。

这座山中蕴藏着丰富的天然磁磁铁矿,人们开采这儿的磁石,做成指南针,用以指示方向。

指南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之一。没有它,大概就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不会有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不会有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

这座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做出了贡献,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交通交流做出了贡献。而正因为太行山中段的这座山岭蕴藏着丰富的磁石,所以被人们自古知名人称作磁山。

这座山岭所在的州,被称作磁州。近代以来,改称为磁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管辖。

我国古代从磁石到指南针的应用,有过漫长的认识过程。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磁石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像是母亲慈祥地抚摸着她的儿女,所以当时把磁石叫做“慈石”。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韩非子·有度篇》明确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名”可见,司南在韩非子之前已经出现了。

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现在不得而知。汉代司南的形制和使用方法在《论衡·是应篇》中有所叙述:一把小勺,安放在地盘上,小勺静止时,勺柄指向南方。后人根据这个资料和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了汉代司南模型。小勺是由天然磁体磨制而成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外力拨动勺柄,勺体即以球面顶端为圆心在地盘上旋转。地盘用铜做成,内圆外方。中心圆的圆面也磨得非常光滑,尽量减少勺体与地盘的摩擦,以保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部列八卦、天干(缺“戊已”)地支和二十八宿,除重合的不主外,共标出二十四个方位。当小勺静止时,可以很方便地让人识别所指示的方向。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用磁石磨针锋,说明那时已经掌握了人工磁化的方法。当时制造人工磁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铁片剪成角形,放在火里烧红,趁热平出,顺南北放向放置地面,冷却后因受地磁感应带有磁性;另一种方法是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因传磁而有了磁性。当时有四种不同装置的针型指南针,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缕悬法是把一根磁针用单丝粘住,悬在木架上,针下则安下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能指示南北。沈括在实验缕悬法指南时,多次发现磁针并不是指示正南正北,而微偏西北和东南,从而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球南北极连线与地磁南北极连线交叉构成的夹角。水浮法指南针是把磁针横穿灯掌心,放在水碗内,利用灯草的浮力和水的滑动力,磁针则指示南北。缕悬法指南针转动灵活。在指导方位上准确性较高,但使用时不能有风,物体不能晃动,有许多限制。水浮法指南针漂浮水面,能相对保持磁针的水平和稳定,比较实用,正是这种指南针,首先应用于航船事业。

我国是最早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国家。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又加速了指南针本身的发展。南宋时期,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叫罗盘,古代则有不同的名称,或曰地螺罗,或曰针盘,还有子午盘、定盘针、经盘的。元朝时期,还造成了立针式的指南工具——指南龟和指南鱼,在木刻的龟、鱼腹部安装磁体,下面立针支撑。它们的优点是以立针代替水浮,缺点是仍未与划分方位的装置配合成一个整体,使用不很方便,但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十二世纪以后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

磁山,指南针的故乡。指南针的民明起源于什么年代?由什么人发明?至今还是一个谜。在磁山文化这部大百科全书,历史经典中,也许会找到它的答案。“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专家的目光。

磁山,指南针的根,指南针的源

指南针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其始产于何地,学术界既无定论,也无争论。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判断,其产地当在武安。在四部古籍中有关于磁针的记载:一是《韩非子》记载“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二是《鬼谷子》记载“其察言也不失,如磁石之取针”,“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三是《管子》记载“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即铁矿)”。四是《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自殷商、战国时期,形成了以今安阳为中心的文化圈,上述诸人,韩非子系韩国人、鬼谷子是邺人(今临漳)活动 在今云台山,管仲系齐国人,在邯郸东,基本都在此文化圈中。而在此圈中有磁石者唯有武安磁山一处。《梦溪笔谈》的作者系沈括。他曾视察经西路,到过磁州,上述记载即为其所目睹。在《隋史》有皇帝车驾出行,有“指南司方”及武安有“磁石山”的记载。正因为在隋代时,磁山已非常著名,而将州定为磁州。磁州又为当时全国磁石的集散地。故此推断,磁山是指南针的故乡。

张海江作品展示区:点击以下阅读

河南文苑||磁山文化

河南文苑||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张海江(三))

河南文苑||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张海江(二)

河南文苑||养生与长寿(一)张海江

(0)

相关推荐

  • 再造司南

    . 再造司南 高一丁 北京日报 | 2021年02月09日 .  细心的人发现,在最新版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关张衡地动仪的内容被删掉了.随后,有科技史学家表示,司南也应该被删除.因为勺形司南是根据古 ...

  • 介绍指南针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

    指南针应用在航海上,是全天候的导航工具,弥补了天文导航.地文导航之不足,开创了航海史的新纪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介绍指南针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介绍指南针的发明产生了什么影响 ...

  •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 孙广志先生《时代佳作 专辑》2021051808

    [中国当代杰出诗词名家百强榜]至尊荣誉 [比投网]和[神州文学<比投微榜>大赛组织委员会]联合推出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联合推送 诗 请叫我神钲--河北邯郸武安之歌孙广志白:河北武 ...

  • 磁针的起源与罗盘的成型

    市面上讲风水罗盘(经)的书很多,加上没有刊号的恐怕不下百余种,但内容大同小异.很多所谓的罗经秘笈.内部资料等,大都复制粘贴了<青囊奥语><罗经解定><罗经透解>&l ...

  • 中华南方文明之源——五溪文化

    湖南洪江高庙遗址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入列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庙考古的重大发现,将人类祭祀史至少前推 ...

  • 中华农耕文明存在产生奴隶制的基础吗?朝代更迭与气候变迁又有何关联?

    中华农耕文明存在产生奴隶制的基础吗?朝代更迭与气候变迁又有何关联?

  • 随州神农部落岩画探秘之四:穿越岁月,再现中华农耕文明盛景

    随县桐柏山岩画不会凭空出现.中华民族早期文明为什么会在随州这片土地孕育产生? 答案恰恰就在这片土地本身.随州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最适宜先民生存发展,进而孕育出辉煌灿烂的中华农耕文明.保护 ...

  • 青瓷仓廪院落—— 珍藏中华农耕文明之“种”(下)

    穿越千年的生产生活用具 当你有幸到市博物馆参观复原的孙邻大墓出土文物"微型博物馆",一股强劲的艺术魅力就会如磁石般吸引着你. 在这里,你除了可以欣赏到青瓷仓廪院落外,还可看到一些生 ...

  • 青瓷仓廪院落——珍藏中华农耕文明之“种”(上)

    如果你是一名旅游爱好者,你可能参观过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乔家大院.江西的婺源.闽西南的土楼等民居--其情其景蔚为大观.那么,你见过东吴时期的将军府宅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是如何规划设计和布局的呢 ...

  • 史上第一个农民,中华农耕文明的开创者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4000多年前,也就是尧之时代,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怡然自乐.他所吟唱的这首<击壤歌>, ...

  • 宁可独身,也要保住中华农耕文明之根

    溪上美术馆的美与忧伤 作者:周碧华 5年前的一天,我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湘鄂边界的澧县甘溪滩,据说那里有个怪人,倾尽家财默默地在山里打造一个大院. 我有些纳闷,谁闲得蛋疼将钱砸在山里呢? 沿着一堵烂墙 ...

  • 中华文明探源:殷商文化甲骨文青铜器的原料,究竟来自哪里?

    (作者:赵辉)3600年前,商汤代夏,商王朝取代夏王朝,开始了殷商王朝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商王朝遗址确立了商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地望,而夏王朝存在的地望至今仍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未知之谜 ...

  • 【郁氏文化】五六十年代农耕文明掠影(文/范俊来)

    郁氏文化 五六十年代农耕文明掠影 文/范俊来 这几幅图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坝上春播的画面,春播使用的农具有:犁.耙.耱.耧及其砘子.其中犁的作用是把板结的土地翻松,翻土的过程叫耕(jing)地.当然,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