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旭与怀素的书风对颜真卿和黄庭坚的影响
承上启下: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任殿中侍御史,后为平原太守,世称"颜鲁公"。颜真卿在书法上能融汇诸体而有所创新,楷书厚重雄强,气势开张,改变古法,形成了二王之外的新书风,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宋代苏轼曾言: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颜真卿主要的书法成就在楷书,其楷书由于自成风格而为后人称为"颜体"。颜真卿的字以端直庄重著称,这不仅是由于受了唐玄宗喜好肥腴书体的影响,也表现了唐代中期儒学思想对书法艺术的渗透。颜真卿标举骨力与丰腴之美的结合体现在对书法形体上追求雄阔开放,在笔画上力求含蓄有力。在行草书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刘中使帖》、《送裴将军诗》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送裴将军诗》就是用楷书和草书相结合得很好的一件作品,不但在粗壮的笔画上显示了颜真卿书法的浑厚且具有篆隶笔意,在草书笔画乃至于草书的牵丝笔画都是中锋运笔。
作为唐代重要的书法家,从张旭到颜真卿再到怀素,有一种明确的师承关系。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得张旭处得其笔法。褚、张在唐人书法中都趋于肥劲一路,对颜真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颜真卿在《传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 对"力谓骨体"作如下解释:
岂不谓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
颜真卿对用笔和结体的要求上主张将骨力和肥美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达到点画要刚劲有力而结体上雄阔媚好的效果。
从书法传授的方面来讲,颜真卿在张旭与怀素之间共同讨论出了书法笔法的诸多要领。在颜真卿《传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就记载着张旭与怀素的论书语录:
自兹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功成之极矣。
颜真卿举张旭为例: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这就意味着:"草书亦复得篆势、八分、古隶相杂。" "须真积力久,自楷书中来"。所以在学张旭的笔法时,不仅夯实章草、楷法的基础,而且还必备篆隶的根基,否则写出来的字轻飘而无骨力。
颜真卿在张旭和怀素的书论传承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来怀素得以"以狂继颠"打下了理论基础。
尚意书风:黄庭坚
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擅长行草书,同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书法代表作有《花气诗帖》、《诸上座贴》、《廉颇蔺相如列传帖》、《李白忆旧游诗帖》等。黄庭坚的草书艺术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草书创作中逐步形成了以欹代平、中宫紧缩、四面开张的极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在狂草艺苑中自成一家。
在《山谷论书》中黄庭坚曾自言:"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由此可见,黄庭坚在张旭、怀素的作品中学到了精妙的草书笔法。在看到怀素《自叙帖》后黄庭坚曾曰:"谛观数日,恍然自得,罗比便觉超逸。"在《墨蛇颂》中讲:"自疑怀素前身,今生笔法更老。"认为自己是怀素的转世,从中看出黄庭坚对怀素书法的痴迷状态。黄庭坚同时兼学张旭笔意,在他看来"盖二王后能臻书法之极者,为张长史与鲁公二人。"黄庭坚在集张旭、怀素二人之长后,其草书用笔瘦劲,线条蕴含篆意,结字雄放,纵横开阖、笔力丰遒婉畅,形成了独特的草书风格。
张旭、怀素二人的草书艺术对黄庭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在结构章法上,黄庭坚的草书作品《诸上座贴》颇似《大草千字文帖》这种整体结构宏大,字与字之间似断实连,错落有致的章法布局。黄庭坚的草书在吸收了怀素章法特点的基础上因字赋形,不刻意安排,笔法多变,其跌宕处,变化莫测,在多变中有着十分统一的关系,使这种复杂而又和谐的章法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其次在用笔上,黄庭坚狂草作品《李白〈忆旧游〉诗帖》其运笔转锋不停,并翻转锋面,笔锋得以在笔划中调整运行后平铺于纸上,从而将墨色均匀地渗入纸内。这与张旭的《古诗四帖》如出一辙,在起笔及转笔处,调整笔锋后,藏锋而不露痕迹,将线条突显曲度,彰显笔划的骨气。字形上中宫紧缩、四面开张,表现出气势挺拔的姿态。运笔过程中笔锋藏与露、提与按、轻与重等草法运用自如,收放有序,线条既苍劲挺拔,又含蓄深韵,恰如怀素的《自叙帖》,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又有萧散超逸之态,兼具张旭 、怀素狂草在结体运笔上的精髓 。而后黄庭坚的狂草形成了以欹代平、以锐兼钝的自身用笔风格,这与张旭 、怀素就大不相同了。
黄庭坚狂草在章法用笔上充分消化吸收了张旭、怀素的狂草精粹,为他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晚年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在《跋此君轩诗》中写道:"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可,不知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苏才翁有悟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