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顿悟留下1千古奇诗,道破人生3重境界,多数人只到第2层|诗词|苏轼词传|李清照|苏过
所谓“奇诗”,必定有不同于其他诗的特别之处。
有的诗特别在结构形式方面,比如回文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而有的诗则特别在内涵意蕴方面,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一首。
苏轼的生平,大部分人都很了解,但我们还是简单介绍下这首诗创作的背景:
苏轼先后娶了王弗、王闰之为妻,生下4个儿子,小儿子早夭,另外三个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
其中,苏过出生于1072年,当时他苏轼35岁,中年得子,本来应该开心。
但苏轼长到7岁的时候,苏轼碰上人生大劫“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虽然苏轼侥幸逃过一劫,之后却连连被贬,尝遍了人世风霜。
所以,苏过从小就陪着父亲到处漂泊,目睹了父亲遭受的冷眼,也看过父亲因为衣食不足亲自下地种菜的样子。
甚至苏轼被贬到海南,也是苏过陪在身边照顾。
苏轼临终前非常担心儿子,所以特意手书了一首诗提醒他。
提醒什么呢?不妨先看看诗的内容。
这首诗标题是《庐山烟雨》,也叫《观潮》,虽然看起来只是普通的七言绝句,实际却属于一道偈子: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所谓“偈子”,也叫“偈颂、偈诗”,佛门中人常常用这样的句子来阐释佛理,比如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属于偈子。
很多高僧会在圆寂前将自己悟到的东西以偈子的形式留下来,供后人参悟学习。
通俗点说,苏轼也像高僧们一样,想要告诉儿子苏过一些道理。
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第1句和第4句是完全一样的,这当然不是苏轼偷懒,而是别有深意。
一般人往往只能读懂前面3句,而能读懂4句的堪称高手了。
苏轼这么写,其实参考了佛门禅宗史书《五灯会元》里的语录,那段话是这么说的:
“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就是入禅了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执着现实;
第二重是陷入虚无迷惘;
第三重是彻悟不计较真实虚妄,平静待之。
苏轼博学多才,与著名的佛印和尚是至交,所以佛门的般若无上智慧他必定有所了解。
在这首诗中,苏轼巧妙运用了首尾“庐山烟雨浙江潮”告诉儿子苏过:
“毕生孤苦漂泊,曾经因为现实的打击而陷入迷惘;
可是临终一想,这些事早已无法对我苏轼产生任何影响,好也罢,坏也罢,一辈子走到了尽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何必执迷于那些!
我已经老了,不愿意再争荣华富贵,只把我参悟的禅机告诉你,希望你也能学到这样的心态。”
公元1100年,苏轼终于迎来朝廷的赦免,可以北归了。
而第二年8月他就在常州去世,苏过兄弟悲痛不已,按照父亲临终的嘱咐,将他安葬在汝州小峨眉山。
苏过是三兄弟中受父亲影响最深的人,文学成就也最高,长大后跟父亲一样养成了超脱平淡的性格,被当时的人称为“小东坡”。
人皆渴望悟道、超脱凡俗。
然而不经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了然人生的意义。
当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顿悟,也不在话下。
若是想要了解更多变的苏轼就一定要读一读《苏轼词传》!
读过苏轼的一些诗词,就会渐渐了解苏轼的一生,感受到他的豁达跟奋进,然后用他的人生态度来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困难,就会变得更加勇敢。
对于想要了解更多苏轼人生,了解更多苏轼人生观的小伙伴,在这里推荐给大家这本《苏轼词传》。里面收录了苏轼比较经典的一些诗词,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他的一生,更深刻的理解他的豁达。
当我们走近这位“性情中人”的一生际遇,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会有更多的感慨。
我读的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
谁说只有文采华丽,辞藻堆砌才能彰显笔力精湛。心静方能品人间至味。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同时根据当时的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