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 经典引用】
咳嗽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二、《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三、《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咳嗽篇》:“咳嗽之要,止为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四、《医门法律》:
《医门法律·咳嗽门》“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动涩药,咳久势衰,其势不锐,方可涩之”。
五、《证治汇补》:
《证治汇补·胸膈门》“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治在肺,因痰而致嗽者,痰为重治在脾”。
六、《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咳嗽》“患咳者,宜戒口慎风,毋令久咳不除,变为肺痿,肺疽,虚损,劳瘵之候,慎之,戒之”。
喘证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素问·大奇论篇》:“肺之壅,喘而两胁满”。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
《素问·逆调论篇》:“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二、《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三、《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胸 痹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灵枢·厥病第二十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素问·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二、《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久》“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汤主之”。
心 悸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心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 二、《伤寒论》: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三、《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蹶之趣,徐疾不常”。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至还入迟,良久方来”。
四、李中梓“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结促之止,一止即来,代脉之止,良久方至”。
胃 痛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二、《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心腹痛》“痛有虚实……辨之之法,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胸胁经络,不于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者多虚。脉与证参,虚实自辨,微实者宜调不宜攻,大实者或上或下,非攻不可,纯虚者或气或血,非大补不可”。
《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当以理气为先”。 三、《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所云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知其治气、治血之当然。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泄 泻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素问·举痛论篇》“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则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
二、《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下利腹胀,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气利,诃梨勒散主之……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三、《证治要诀》:
《证治要诀》“泄黄腹痛者,湿也;泄白腹痛者,寒也;痛一阵泻一阵,泻后涩滞者,火也;痛一阵泻一阵,泻后痛减者,食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肝气也……腹中绞痛,下无休时者,气食交并也;腹中隐痛,下如稠饮者,痰也”。
四、《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泄泻》“(泄泻)治法有九: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出……一曰升提……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一曰清凉……所谓热者清之是也。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经曰:'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一曰甘缓……所谓急者缓之是也。一曰酸收……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一曰燥脾……经云:'虚者补之是也。’一曰温肾……经云:寒者温之是也。一曰固涩……所谓滑者涩之是也。夫此九者,治泻之大法……须临证之顷,圆机灵变,可以胥天下千寿域矣”。
水 肿
相关经典条文:
一, 《内经》:
病因方面:提出劳汗当风,邪客玄俯,饮食失调,气道不利等。
病机方面:与肺、脾、肾、三焦有关,以肾为主。
治法方面:提出要权衡轻、重、缓、急,采用发汗、利尿、逐水等方法。
1、病因:“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俯,行于肉里,使为跗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俯者,汗空也。
病因为外感风邪,病本于肾。“三阴结谓之水。”—— 脾肺之脉结则气化为水。“五气为病,下焦溢为水。”——下焦水溢。
2、病状:“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为肿,如卧蚕之状,曰水”。
3、治法:“平治于权衡,去菀陈瘥,……开鬼门,洁净俯”。
二、《金匮要略》:
1、把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水。风水、皮水属表证,正水、石水属里证。
2、治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3、代表方:
风水—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皮水—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
黄汗—桂枝加黄芪汤
三、《三金方》(孙思邈):提出水肿忌盐。
四、《济生方》(严用和):
提出阴水、阳水的水肿分类法:“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少而清,大腑多泄,此阴水冶,则宜用温暖之剂。……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大腑多闭,此阳水也,则宜用清平之药。”
阴水代表方——实脾饮。
阳水代表方——疏凿饮子。
五、刘完素、张子和:
刘完素认为水肿乃“湿热相兼”蕴蓄而成。
张子和用舟车丸、禹攻散治水肿。
淋证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对症状进行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栗状,小腹玄急,痛引脐中”。
二、《诸病源候论》:
把淋证分为石、劳、气、血、膏、塞、热七种。病机提出“肾虚膀胱热”。
三、《景岳全书》:
提出淋证的治疗原则:“凡热者宜清,湿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
痹证
相关经典条文:
一、《内经》:
《素问·痹论篇》:“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肌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汇;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二、《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三、《三因方》:
《三因方·卷三·叙痹论》“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气袭人经络,入于筋脉、皮肉、肌肤,久而不已,则入五脏。”“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
消 渴
相关经典条文:一、《内经》: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素问·腹中论篇》:“热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药”。
二、《外台秘要》:
“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三、《圣济总录》:
《圣济总录·消渴门》:“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为痈疽”。
《圣济总录·久渴》:“消渴之病,本于肾气不足,下焦虚热”。
四、《医学心悟·三消》:
“治上焦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中风
相关经典条文:一、《金匮要略》: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二、《杂病源流犀烛》:
“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有中风之病”。
三、《景岳全书》:
“经病者,病连肢体;脏病者,败在神气”。
四、《医经溯洄集·中风辨》:
“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