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刊//徐玉华《村口,难忘的呼唤》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你的精神家园
来稿请关注
"母亲节”征文比赛
“妈妈”,这个全人类共同的音节,饱含母爱的光辉,见证了母爱多么圣洁!当我们还是一棵幼苗时,被母亲用温暖的浇灌,都昂起青春的头; 渐渐地,我们长成一株青藤,母亲又在青山外站成一堵篱笆,任由攀附,将我们托举; 终于有一天,我们羽翼丰满,要去寻找远方,临行前,"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我们心中,母亲是儿时的高山,是我们求学时的绿地。如今,却成为我们永远的牵挂!
时值母亲节来临,我们衷心祝愿天下母亲健康长寿!母亲,您操劳一生,别忘了留一份爱给自己!也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母爱一缕浓浓的馨香!
为此,"现代诗歌文化艺术”平台开展一次"母爱”题材的征文比赛:题目自拟,限新诗每首50行以内,散文1500字以内。
活动结束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金与获奖证书。
收稿邮箱2123412316qq,来稿注明“母亲节诗会”字样。截稿日期2017/5/14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
村口,难忘的呼唤
徐玉华
现在每每回老家一趟,只要一踏进村口,母亲的音容笑貌,总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情不自禁地怀念起母亲。母亲亲切的呼唤,总依旧在耳畔回荡,令我难以忘怀。
记得二十多年前,土地分到户不久,我们刚刚独立成家,和母亲分开生活。那时,我被招聘在乡政府干通讯报道员,妻子又在一所中学代课,儿子又小,田地又多。每到收种的农忙时节,总要夫妻双双请假在家忙碌十到半月的。那时生产力十分的落后,不像现在有收割机,种田非常简单的。全组三四十户人家,只有一台大集体遗留下来的旧手扶拖拉机,每到收麦收稻的农忙时节,根本忙不过来,总是人工用镰刀弯腰一把一把地收割。然后用独轮车推运上场,再放开请人用手扶拖拉机拉着石磙打场,或者自家用耕牛套上枷锁拉着石磙一圈一圈的打,又要翻场扬场。繁重的劳动强度,十分辛苦。常常一季庄稼收下来,人要瘦掉三五斤。我们夫妻半夜三更顶着月光在田野弯腰割麦割稻是经常的事,真是起五更睡半夜的忙碌着。
现在回想起来那曾经过往的困苦岁月,还历历在目,心有余悸。常常忙碌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更没有时间弄了。每每到此非常艰难的关键时刻,母亲总会主动悄悄帮助我们照顾小孩,并把可口的饭菜烧好。然后抱着孙子,站在村口一棵大柳树下,向村口田野大声喊着:“小——三,小——兰,吃中饭了”。母亲的嗓门很大,像高音喇叭似的,喊声非常洪亮,会久久回荡在村庄和田野的上空,引起村民们的捧腹大笑。此时,我们往往正在炎热的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收麦或者插秧,又饿又累,回家能吃到已装好的一桌饭菜,再辛苦,心里还是乐滋滋的。有时,母亲在村口大喊了一阵子,我们还在田野忙碌着,母亲总会十分生气的唠叨着:“再忙,这顿饭迟早是要吃的,何必饿着肚子拖着忙,反而亏了身体。”
每到农忙时节,我们常常都是在母亲家“代伙”的,母亲也总会说:“你们农活太忙了,没时间做饭,就在我们家吃吧!我别的帮不上你们什么大忙的。”每年农忙结束后,妻子总会主动把一笔“伙食费”交把母亲,母亲总是一次次婉言谢绝,说她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你们暂时困难,我贴补你们是应该的,谈什么钱不钱的,收起来,留买点零食把孩子吃吧!”总是让我们感动的无法言表。
现在每每回想起那忙碌而又艰难的岁月,如果没有母亲给我们的生活作坚强的后勤保障,真不敢想象我们的生活该又何等的落魄和狼狈!艰难与凄凉!母亲我们永远感恩您!您为我们默默地付出了太多太多!
母爱是无私的,不用回报的,就像那细细的绵绵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时刻刻悄悄地滋润着儿女的心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晚年的母亲,我总因为奔波忙碌于工作,挣钱养家糊口,还没能好好尽孝回报母亲。母亲就匆匆地走了,永远地走了。让我无限愧疚!遗憾终生!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更是难忘的!
我永远无限怀念我的母亲!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
《现代诗歌文化艺术》编辑部成员
总编:杨 振
主编:咏 樱
责任编辑: 美美 花落千江水
荆棘 枫丹白露 倚非 兰音静好
投稿邮箱:2123412316@qq.com
本活动合作平台: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