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本读不完的书
集训一周,接到母亲5个电话。
“宝宝好点没?一定要打针!你小时候打了那么多针,也没看你比别人蠢多少,不要再和我说宝宝自己会好,烧坏了脑子我饶不了你。”
“知道了,我们听医生的,医生说要打针我们就打针。”
大部分年轻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老人的意识里,生病就必须打针,这样病才好得快。
母亲总是这样,操了一辈子的心、吃了一辈子的苦。
为了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那年她一人带着我从农村来到城里,一边卖菜一边陪我读初中。我们娘俩租住在一个不足10㎡的房间里,床铺是用父亲学校淘汰下来的黑板和砖头拼凑的。
想想那时候生活挺苦的,只有一个水龙头还在门外,上厕所要去200米外的旱厕,她每天天不亮就去贩菜,给我留下1块钱。我起床后,到菜场边的快餐店打1块钱炒粉,吃了再去上学。而她,经常为了省2毛钱,舍不得早饭。
那时候我常常不解地问母亲:难道我们在乡下读书就不行吗?那么多人在乡下考取大学,我也可以的,何必要过得这么苦?母亲总是和我说,平民老百姓家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好好读书是改变自己命运最简单的办法,年轻的时候多受点苦吃不了亏。你父亲一辈子不求人,他当年要不是考上师范当上老师,怎么养得活我们这么大一家子人?你玩性太重了,环境会影响你。
我曾经设想过,假如当时在乡下读中学,我是不是会和有的小伙伴一样走进监狱?生活没有假如,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部队。
任指导员那天,我给母亲打电话“报喜”,本以为她会开心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她和我聊起了如何带兵,她说自己曾经当过乡女兵连连长。
“我们老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深的是喉咙’,当指导员了,手上有点权力了,你是过苦日子出来的人,管住嘴、管住手,不该吃的饭别吃、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不能打兵,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打人是最没用的那种,你看你,我一辈子没打过你……”
其实她忘了,她打过我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那还是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放学途中碰上暴雨,我把同学们丢在路上,自己一个人撑着伞回家。母亲听闻此事后发了我记事以来最大的一场火,可我却很倔强地认为自己没做错。她让我跪在客厅,用木条抽打我的屁股。
“你错了没有?”
“我没错,以前下雨我没带伞的时候他们也不给我一起躲,凭什么我带伞的时候就一定要给大家用!”
“别人不给你用是别人的事,别人的父母会管,你的事归我管,你要么和大家用一把伞,要么和大家一起淋回来!”
刻苦铭心的痛过后,记住的是一路同行别忘了陪你一起走路的人。
去年,提职再一次和我无缘。我沮丧、失落却不知道找谁诉说,不自觉地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妈,我看同学们在地方上都发展得挺好的,你看那谁,读书的时候比我差远了,现在都提副科了……”
“是不是又没提?”知子莫若母。
“妈,我是不是特别没用?”
“你妈我从没觉得你没用,大学之后你一直都是靠自己踏踏实实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以前和你说过'世界上最深的是喉咙’,其实还有下一句,'最浅的是眼睛’。没提肯定有没提的原因,你自己不找原因却想着逃避,到地方工作就不会遇到这些事?怎么可能!眼光放长远点,你还年轻。有时候我也难过,爸妈老了,没能力帮你,只能靠你自己。前段时间心跳160,当时我就和你爸说,如果花钱太多就不要治了,病没治好,还给你留一身债,还好缓过来了……”
妈还在说,电话这边的我已经哭得像个孩子。
靴子落地前,我提职的事也定下来了。
其实每位母亲都是本书,每个人都会想到母亲说过的一些话,也许当时不一定明白不一定理解,但随着岁月的增长、世事的磨练、人生的练达,就会逐渐晓得其含义。
愿时光再慢些吧,母亲这本书我还没读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