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罗隐(833年唐文宗太和七年-909年1月26日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唐懿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他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罗隐著述甚丰,但散佚严重,今存诗歌约500首,有诗集《甲乙集》传世,散文名著《谗书》五卷60篇(残缺2篇),哲学名著《两同书》两卷10篇,小说《广陵妖乱志》、《中元传》等,另有书启碑记等杂著约40篇。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王若水点评:

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天,我们点评罗隐的这首小诗《蜂》,纪念教师们辛勤的工作。

诗文的意思很明白: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头,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有蜜蜂劳作的身影。它们采尽百花酿成甜蜜,将辛苦留给自己,醇香留给他人。

《蜂》这首诗,语言浅显,却意味深长。诗人借赞美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一心付出,创造美好,不希求回报的劳动者的崇敬之情。这种高尚的品质正是广大人民教师所具有的——自己的辛苦劳作带给学生以甜蜜生活。教师担负着培养教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艰巨职责,教育是国之根本,是国家民族振兴富强的希望。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李都蔚点评:

罗隐由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又加上他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便化进取为愤怒,视功名如烟云,常常以激愤的心情、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的丑恶,批判政治的腐败,抒发胸中的愤懑。这首诗历来为人传诵,除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外,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诗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独到之处。

不说得过且过及时行乐,而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诗人在此告诉世人:失意无法排解时,可以以醉解愁。其实以酒消愁古已有之,曹操便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这首诗从字面上看多少有点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从而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其实换个角度思考,我认为“今朝有酒今朝醉”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不乏作者乐观洞达、与世无争的情怀,可以看做是“活在当下”的最好注解。在现代生活中,更可以不必诠释得这么凄凉,高兴了该喝酒就喝酒,烦恼事来了该发愁就发愁,这些本来都很正常,只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能真正地做到一醉解忧,“多愁多恨亦悠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