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你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了?
失眠夜
本文作者:太子爷
主唱:锅包肉
图文编辑:夜夜
所有人都躲不过时光的催促。当90后提前中年危机了、秃顶了、出家了、油腻了......
90后,你有多久没睡个好觉了?
2017年年底,华为运动健康在11月发布的《2017中国睡眠质量报告》显示,中国人习惯在晚上12点后入睡,平均睡眠时长为6.5小时,近七成睡眠质量不佳,仅有26%的人拥有深睡眠。
而据阿里零售平台数据显示,在对“失眠”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年龄分布中,年龄段在18-25岁的90后人群占到总人群的近四成,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前辈们,成为失眠大军中的主力。
在对失眠用户分析时,年龄在18-35岁的用户比例近80%,即10个失眠人士当中即有8位年轻人。数据显示,每100个失眠人士中大约有56位男士。
中国睡眠研究会、慕思寝具和腾讯新闻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则指出,接受调查的44308名青年中,能“一觉到天明”的仅有11.2%
四成的人有“晚睡拖延症”,超过九成的人睡觉前会看手机等蓝光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产生的蓝光效应,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增加入睡困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曾表示,“中国的睡眠问题很少有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通过网络等不太严格的途径进行问卷调查,但是就总体而言,这些也能反映一些趋势。比如,在人群中,有过失眠体验的有30%~40%,需要治疗的大概在15%。
有专家在评估病人失眠症时,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标准——失眠是否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其大脑的功能如果下降,这才需要治疗。
但是失眠的负面影响常常在失眠初期就提前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使得患者过分担忧,反过来加快了失眠症的到来。
百度百科对失眠症的解释如下: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对失眠有忧虑或恐惧心理是形成本症的致病心理因素。
失眠应该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了。引发失眠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身体因素、可能是环境因素、也有可能是神经精神疾病。但一般能称为失眠症的,就是因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导致失眠,进而又担心失眠所引起的,也叫原发性失眠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医学上对定义失眠有以下5点:
(1) 连续一个月每周至少有3天出现上床30分钟无法入睡;
(2) 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
(3) 在睡眠过程中夜间醒来次数超过3次,醒后难于入睡;
(4) 多梦,噩梦的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
(5) 次日起床后伴有嗜睡、疲劳、精神状态不佳、认知功能下降等
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
事实上,失眠是很正常的,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不管何种原因的偶尔失眠,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会发挥作用而恢复睡眠的。失眠不是根本问题,是人们对失眠的观念和过度关注它本身构成了问题,因为这是维系失眠存在的强大力量。
不得不承认,失眠就像失恋,不管我们多么有理智,依旧控制不了失眠来袭。
然而生物的本能、人性的求生欲却告诉我们,“不行,我不能失眠”但控制思维的欲望越强烈,它的逆反作用也越强烈。焦虑和颓败感就这样随着失眠一起席卷而来。
诱发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是任何原因,身体的、心理的、环境上的。
在失眠刚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或是情感因素,也有可能是身体原因。但如果我们没有因此而善待自己,调节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往往会导致失眠更加严重。
比如抑郁,比如孤独。
90后群体是年轻的、乐观的、蓬勃并且积极努力的。但也因为90后的年轻乐观和蓬勃努力,他们的健康问题被忽视了。
所以《体态有声》做了一档专为90后定制的健康养生音频节目,通过声音的陪伴和指引,帮助90后缓解他们的亚健康状态。
当你的身体感到伤痛、当你的心灵感到孤独焦虑,甚至偶尔的无助,希望你能找到我们,和我们说一说你的问题,给自己一点安全感。
我们希望2018年的每一天,关注体态有声的你都会有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