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有术”的牛人们
今天的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是我从生财有术转来的,出自生财有术合伙人“光合”先生。
自己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些思绪和答案,很是受用。
生财有术这个平台,有很多爱折腾,爱分享,在各行各业做得非常成功的年轻人,这些人的存在,给你启示,给你指点,更给你信心和勇气。
#成长有术
大家也知道第五期我们要做减法,但是做减法不是最终目的,做减法是为了更好的做加法,做相对少,做绝对好。
如何在做减法的基础上做加法,亦仁今天聊到的这个产品思维可以参考,包含三个方面:
1、可规模化
任何没有办法规模化的业务和产品,都可以减掉。
要做的一定是可以规模化的业务和产品,只有规模化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才会有复利空间。永远考虑的是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和体验,不要盯着个体望眼欲穿。
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又能很好的保证用户的体验是好的,把大规模切分为一个个小群体,一个个小而美的小群体组成大规模,可复制就可规模化。
如果要拿一个标准来判断是不是足够规模化,就是如果把这个服务和产品单独拆出来,不依赖社群本身,能不能对外推广,变成一个独立产品。
比如生财日历、生财夜话、小航海、亦仁的收藏夹、私董会,都是可以规模化的跑。能对外,就基本能规模化。
2、去中心化
就是不依赖个人和团队,假如一个业务的核心交付要依靠亦仁、或者我、或者团队leader,那么就无法规模化,也就不能去中心化。
现阶段,怎么判断有没有去中心化,假如亦仁不承担任何交付,这个事情能不能干成?用户价值够不够足?
当然,如果亦仁来做交付必然会更好,就算亦仁不做任何交付,价值感仍然足够超预期,这个业务和产品的去中心化就算足够了。
去中心化,也是能够规模化的基础。能够规模化的产品,基本都足够去中心化。亦仁,我,团队,都是中心化。
3、超预期化
可规模化,去中心化,解决的是基本面和天花板的问题。
超预期化,解决是这个产品本身的价值、体验是不是足够好。只有足够好,好到超预期,发挥出生财的优势,集中到一个破局点上,才能有一定壁垒,才能支撑起来规模化。
体验不好、不超预期,越规模化就死的越快。
只有产品价值超预期,才能形成口碑和传播,流量成本才会降低,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做普通的产品,没有资格说自己在创业。
怎么才算超预期,至少先打动自己和团队,觉得太值了、太超预期了,愿意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自豪、自信的推荐。
大卫奥格威说绝不做不想给家人看到的广告,我们也绝不做不会推荐给朋友的产品。
人人都想超预期,想的挺美,怎么才能做到超预期?
一是心中始终装着大多数用户;
怎么才能解决大多数用户的问题,怎么才能价值更高、体验更好,用户凭什么选择我们不选择其他。不拘泥于现有的产品形式,以最终目的为导向,去思考手上的业务,对旧要素做新组合,才有创新的可能;
二是信息输入要足够多;
搜遍奇峰打草稿,知道市场上同类的产品都是怎么做的,最好的做到什么程度,每一个有何亮点,存在哪些没有被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哪些、避免哪些、哪些有启发,就能知道我们该怎么做,信息就是权力;
三是一轮又一轮再一轮的讨论碰撞;
做好充分的信息搜集、结论判断后,找亦仁和团队反复讨论,一轮轮讨论,听取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和担忧点,反复思考,反复迭代,一遍遍推翻,再推翻,慢慢的就会靠近最佳答案;讨论,对话,争吵,都是更深程度的思考。
打磨一个可规模化、去中心化、还能超预期化的产品,非常难,需要消耗很大的心力,但一旦跑通,它的用户价值、空间和复利都是巨大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思考,心里装着绝大多数用户,站在信息制高点上做判断,不断和团队碰撞、迭代,一直到头秃。
不然凭什么你能做成呢?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