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汇聚百花园,相看不厌敬亭山
珠妈越说越高兴:“这个拳呢,我一直坚持每天打,每天打。最近我参加同学聚会,我的同学留在广州的有二十人,现在只有十人还在。十人中,只有五个能出来。五个里面,有三个要坐轮椅了,两个要拄拐杖,都要家人陪着。我呢,我先去公园打趟拳,再自己坐车到酒家,他们见到我的状态都好羡慕,才说也想学太极。我心里说:太迟了,都动不了了还怎么学!”
“见到你们老中青,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很好,轩源师父的太极修为好,你们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学好好坚持,太极拳值得一辈子坚持!我很开心我现在还能和你们一起聚会,和你们在一起我也忘了我的年纪了!太极拳,我会一直打下去的!打到哪天打不动为止!”大家被珠妈的热情感染了,掌声欢腾。
稍安,海燕接过麦克风:“我在三年前,检查身体时意外发现自己患了肺癌,当时整个人都蒙了,没想到自己会得这个病。治疗很痛苦,但好歹渡过险关,然后就是如何更好地康复。”
“朋友介绍我看扎西的书,她是一场重病后才开始学太极拳,身体恢复得很好,我想我也可以吧。幸运的是巧如介绍了轩源师父给我,轩源师父在南城,我在金都,他让我跟兴隆和小珠学,我就这样开始我与太极拳的缘分。”
“整套拳学了三个月,到现在也有两年了,我觉得太极拳对我帮助是很大的。我同期有个病友,去年复发了,现在已去了天国……我很感恩我现在还能与你们在一起。这一点,刚才听珠妈妈的发言,我特别有感受!”
“在练拳的过程中,我基本上可以做到心无旁骛,整个身心投入到拳中去,简简单单地练,用心体会,用脑思考,用身感悟!师父说打拳不是用手脚去打的,是用灵魂打,但我目前还不能做到,我想我现在是'身、心、脑’三合一在练拳,肢体在动,心在感受,大脑在分析。我不知道这是否错了?只是觉得在练拳的过程中,用心感受的肢体上的一些现象,需要用大脑分析、提炼,从而去改进。练拳之余,有时也会看看《太极拳论》以及师父的讲稿、录像,帮助思考。”
“两年的练习时间,我感觉收获很大,从无(对太极拳的一无所知)到有,'有’体现在对太极拳理论的一些认识和练拳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感受:从最初学拳时单纯的肢体运动到现在可以清晰感觉到的中轴、无极球的存在,身体由里到外膨胀,有时还可以感觉到是骨架在打拳,皮肉是虚化的,这可能就是意境?幻像?但又是那么的真实感觉。这感觉比较明显的体现在上半身,感觉只有丹和腕点在动,手臂很轻很轻,几乎完全虚化,有师父说的没有手的感觉,下盘感觉不明显,这就出现了兴隆说我有上没下,断轴的现象。”
“师父这套拳的理念的最终目的是回归本源,达到零状态,也就是要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吧!我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到哪一步,但这也应该成为自己要追求的目标!”
两年的时间,家人朋友看着海燕点点变化,从对她的深切担心,渐渐舒展了眉头放宽了心,海燕正如她的名字,在疾风中继续飞越彩霞。
紧接着是文秀发言:“我以为我恋上太极的原因很精明:人身要煅练身体,人心要寄托精神。但寄托精神不能总靠别人陪伴,有句古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想找太极做我的敬亭山。”
“然而,我以往多方了解的太极,没有她的源头,没有她的归处,像个孤立的平面图……直到去年有幸亲身聆听轩源师父解无极、太极、多极的特性和关系,令我茅塞顿开,俨然看见隧道另一头的亮光!我感觉这太极突然变得立体起来,哲学内涵丰富起来,经得起一生细细品味。她令我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一并更多地去思索生命的道理。”
“当我仍未修成得道之身心的过去和现在,我都颇受'凡人’的喜怒哀乐这些情绪的支配!”
“我忘了是听人说,还是我自己'突发奇想’,人生要具有三个点:家庭、朋友、事业。这三个点,必有其中一个,在你需要的时刻,帮你安身立命,寄托情志……”
“但如今我年纪渐长了,慢慢感到这几个点并不是绝对可以依赖的,必须建立第四个点:培养一个可以自我掌控的、可以怡情养性的兴趣。”
“我们有否曾经这样:孤独了、不为人所理解了,谁还会随时随地、不离不弃地陪着自己度过?李白有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明白了!如果我们都能和太极拳'相看两不厌’的话,不论你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孤独寂寞,她却绝对不会离弃你的!”
“但是,你可以一厢情愿地爱太极拳,太极拳却未必会爱你:你打来打去都打不顺当,就是说她不领情呀!你要她爱你,你就要相信她、理解她、敬重她……”
“我们在师父的教导下,拳理都明白了,即是已'理解她’了,但是,是否真的绝对'相信她’、'敬重她’了呢?须知,没有全情的信任和尊敬,任何学问都学不好!学不好,则做不好!”
“要令我们和太极拳的关系,变为'鱼和水’的关系,就得从态度上去建立:我们学太极拳,就要相信太极,并且,非常重要的,将太极的理论,实践到思维上,行为上。行走坐卧皆是拳。”
“概括地说,当太极成了我们的思想、态度时,太极拳便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的'敬亭山’。”
“人生,将因为有一片敬亭山,虽路漫漫而不孤单寂寞!”
会场中只有文秀悠如丝竹般的声音,她的发言,像是打开一幅画卷,看到点点墨墨,看到山水流转……静了一会儿,才响起热烈的掌声。
雷宇的发言,言如其人,雷厉风行:“上次年聚,师父讲了学拳要减法,要勇于舍弃,我回来后反复思考,我要走好太极拳的路,我身上背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明熙知我兴趣爱好广泛,我本身是艺术老师,很多社会工作,必要的非必要的,都找我,平时忙得人难以静心。”
“想清楚后,我就将很多能推的事务都推掉了,呀!才感觉到一身轻打拳的感受!”
“以前,打拳一起势,心里就想快点打完,打完我就舒服了!把打拳当作完成任务,越打越快。后来听师父说,打拳是享受这个过程,我觉得这又是我的观念没有认识到的地方。观念一转变,拳的舒服的感受就更清晰了!所以大家不要把自己安排得那么紧张那么累!”
“我的太极拳刚起步,不敢奢望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但能在正确的起跑线上,我已满足!谢谢师父!”
雷宇每次发言,必是笑语翻飞,欢乐满堂的,小珠笑言:“雷兄,你这就是找到你的敬亭山了!”
小明接过话头:“我跟师父学了十年,回顾一下,经历了三个阶段。”
“刚开始学,是有一种英雄情结,想学到制胜的武功,听说太极拳的神奇,就想找一个明白的师父教我。我比较幸运,遇到了轩源师父。”
“学了几年,觉得太极拳应该是能打的,但是我怎么是软手软脚的?这是怎么搞的?”
“但是我的学拳态度,还是比之前踏实了,其间不断接收师父对拳理的解读,有了新的认识。我回头一想,想学武功,功夫惟快不破。但是拳再怎么快,能快过子弹?快过菜刀?我觉得这个不应该是学太极拳的目的,太极拳也没有这么肤浅,武功是它的其中一面,但不是最去考究的。”
“我觉得太极拳是一种人生的修行,我以身心去践行,这个层次就比之前高了。”
“师父讲无极态,太极态,我觉得这才是学太极拳的路子,所以我的心就沉下来,想往这方面去搞懂它。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我自觉自己打得不错,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的。但是每次见师父,他总是说我这里紧了,那里动了,我以为他是不是在打击我。”
“直到有天,师姐发了个视频,是另一位外地同门打的拳,我一看好夸张,好丑哦!突然想,我是不是也是这么夸张,这么丑呢?回头我就自己自拍了拳架看看,一看才发现,真的是这样夸张这样丑哦,师父没有打击我,是我自己自满了,以为拳是这样打的,我迷失了,忘了初心了。”
“我想松、想静、想这个那个,问题是,我自己觉得自己好松、好静呀!当我跳出来,从第三方的角度去看自己,才看到真实的自己,就是这里紧那里紧,这里动那里动的。”
“这时师父恰好讲'守着我心中的无极’,我跟着他的要求去做,但是,怎么也还是达不到师父所指的境界。”
“敏和师姐提醒了我一句:是心的问题。我想应该是的,我心念加了!师父是讲了,我听到了,我一听到马上就变成我的理解了,却不是师父的原意!这个无极,是我的无极,是我所理解的无极。”
“所以,要打好拳,要进入师父指的境,就要把'我’去掉。我现在重新回炉,尽量不增不减地去做,一点一点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