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掉链子居然是一种天生气质!

不少家长再次遭遇到这个问题:

为什么平时学习挺好的孩子,在小考中没有问题,在期末这样的大考中就发挥失常了呢?

经常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家长还会在考前特意给孩子强调:不要紧张,正常对待就好。

但这样的宽慰对孩子来说,一点帮助都没有。

在不了解孩子考试紧张的本质时,安慰便如同隔靴搔痒。

那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失常呢?让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想太多”是部分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

孩子会有考试紧张、焦虑的症状,除去养育环境的影响,有的孩子还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气质”:

有的孩子生来就是“自来熟”,和刚见面的陌生人也能聊聊天;

有的孩子则会在陌生人面前很安静,甚至还会有畏惧的感觉;

还有的孩子是急性子......

这都是与生俱来的“气质”造成的行为特征。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便观察到人具有不同的气质,并认为是受到人体内的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影响的。

后来按照不同体液的不同比例,把气质分为了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类气质的不同行为表现:

活泼型的多血质:这类人很好动,反应也很快,喜欢和人打交道。同时也不容易专注一件事。

安静型的黏液质:这类人很稳重,情绪不会轻易外露,但因为反应缓慢,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容易给人留下“笨”的印象。

兴奋型的胆汁质:这类人很热情,精力旺盛,但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

抑制型的抑郁质:这类人很善于察觉到别人察觉不到的细节,也因此容易想太多,畏手畏脚,显得很孤僻。

当然了,四种气质并没有优劣之说,同一种气质中,有成功的人,也有一事无成的人。

那哪种气质会影响到孩子在考试中的发挥呢?

当然是抑郁质。具有这类气质的孩子总是能体验到别人体验不到的感受,所以遇事很小心谨慎,在困难面前容易优柔寡断。面对考试,这样的心理便容易导致发挥失常。

所以孩子考试总是发挥失常,不要单纯觉得是孩子心理素质不行,也许还和“天性”有关系。

但这“天性”并非一成不变的,它还可以通过后天的文化程度的提升、生活环境的改变等而改变。

父母在平时和孩子的互动中,也可以帮助孩子纠正,最终留下“气质”中好的一面,改变不好的一面。

父母的哪些做法,会在无形中加剧孩子气质中不好的一面

在了解父母应该怎么帮助孩子纠正气质中缺点之前,我们先来自查一下,哪些做法会加剧这些缺点:

1.“直升机式”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

与“入侵”式父母相似,“直升机”式父母也是围着孩子团团转的,把孩子的一切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哪怕孩子遇到一点小事,也不放心让孩子去处理。

甚至还会夸大孩子遇到的困难,然后大包大揽,全部自己解决。

因为习惯了父母的包办,孩子失去了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

同样,在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也会在第一时间,想要求得父母的帮助,这当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情绪不稳,甚至心态崩塌,没有心情继续做题,从而影响到整个成绩。

2.“焦虑式”父母的不安情绪,直接传递到孩子的身上

之前接触过这样一个妈妈,在对待孩子的日常作业中,总是怀疑孩子写不完,所以从孩子一到家就开始催促孩子完成,尤其是在周末,从周六的早上就会开始焦虑,觉得没有早起的孩子一定是完不成作业的。

到了考试的时候,她比孩子还要紧张,要么对孩子“寄以厚望”:你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这样才不枉费我每天早上爬起来给你做早饭;

要么就对孩子“卖惨”:你一定要好好考,你看我现在这么辛苦,就是因为学习不好。

结果,孩子在她焦虑情绪的传递下,也变得紧张起来,发挥失常成了常态。

本身无法包容自己情绪的父母,也不能教出可以容纳自己情绪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认知和情绪,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

3.“批斗式”夫妻之间的矛盾,让孩子变得更加焦虑

有人说,夫妻感情好不好,生个孩子就知道了。

有了孩子这块感情“试金石”,夫妻之间的很多问题都会呈现出来。

面对孩子到来后更多的责任和压力,有的父母便开始了互相批斗,孩子的成绩下降了,爸爸指责是妈妈没有带好,妈妈指责是爸爸从不关心孩子。

这样互相指责,却不自我反省的过程,孩子则是感到最不安的一个,他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内心充满内疚感。

而父母在激动的情绪下,也会把两个人的矛盾源头归结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情绪的宣泄口。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因为心理负担,在考试中,很难正常发挥。

想要孩子远离考试焦虑,父母可以这样做

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但通过培养和引导,孩子可以慢慢减少缺点。在孩子考试焦虑的问题上,父母也可以这样引导:

1、不通过语言和行为给孩子施加压力

古语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孩子成绩的起伏都牵动着家长的内心,生怕孩子成绩不好,以后不能有一个好的前途。

于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父母会对孩子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希望孩子不要和“坏同学”相处;希望孩子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

其实,适当的放手,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爱。比如面对考试,父母用平常心对待,不在语言上给孩子施加压力,更不要去说“不要紧张”之类的话去提醒孩子,这会像暗示一样,让孩子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2、帮孩子从事实的角度分析风险,让孩子更有底气

很多时候,孩子的焦虑和紧张,是来自对自己的不自信,担心自己没有掌握好知识点,会考不好。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一起从事实的角度看问题,比如要考数学了,从目录中,逐个看去,让孩子想想,哪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

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分清事实和感觉,然后意识到,这次会“考砸”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是自己可以应付的。

3、适当帮孩子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面对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父母还可以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比如去郊外走走,或者去公园做运动等。

不要担心这会浪费孩子的复习时间,比起孩子的考前焦虑,这样的放松更能让孩子取得好成绩。

树苗需要修剪,方可成材;孩子需要引导,方可成才。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孩子则会给你一个惊喜。

作者:问心浅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