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津不吃狗不理,还能吃什么?
5月1日起,北京正式解封,身边的朋友终于可以一解之前的沉闷,奔向各自喜欢的目的地。
一位朋友跑到了厦门,还有朋友去了青海茶卡盐湖。我比较怂,心里掂量了好久,决定坐半小时的高铁回天津,到家人身边。
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每当和朋友聊起,对方都会说:“天津很好呀,很宜居。”而一直以来,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是既熟悉又陌生,甚至还带着点青春期的叛逆感。
酱香四溢的早餐
这个酱香,指的是麻酱。天津这个地方,虽说有名的小吃很多,什么“狗不理”“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之类,可就跟全国各地的小吃街一样,就是给外地人和游客准备的,早就没了滋味,本地人不吃。
真能体现天津吃喝文化的,在早点和家常便饭里。麻酱是天津早点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老豆腐、嘎巴菜、煎饼果子、大饼夹一切和麻酱烧饼,透着的全是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早点的价钱有零有整,不像北京不是4块5,就是6块,天津的早点摊总能给你算出3块8、5块2这样的数字。
早上八点,你去早点摊上跟老板说一句“来碗老豆腐”,老板会在你的豆腐脑碗里加小一勺浑厚的麻酱和小半勺辣椒油(嘎巴菜也放)。
别小瞧这一小勺麻酱,它既能提升卤汁的咸香,又能增加豆腐香气。它就是比别早点香!
摩登与汗水,天津卫的饮食起源
天津城很复杂,它古老又现代,洋气又土气,烟火气里透着风情。就好似天津站门口那座民国时期遗留下的大桥,和那只可以折叠的世纪钟,滴滴哒哒的,留下岁月痕迹。
四千年前,整个天津城都还在淹没在渤海中,随着海岸线推移,黄河改道,天津城脚下的土地渐渐形成。
因为“九河下梢”的地理环境,这里不适合农业种植,但海盐产业和漕运运输业发达,因此成为一座码头城市。居民口味则和临海的山东类似,普遍偏咸。
东汉末年,曹操开渠船运输军粮,漕运开始出现,这一行在明清时期兴盛。漕运人员要把粮食从江南运到北方,天津是中转码头,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也把南北饮食文化带来带去的交融。
靠漕运为生的南方漕工和北方的转运脚夫都是底层劳动人民,所以码头附近总有便宜又大碗的小吃,渐渐演变为天津特色。对于这些靠汗水赚钱的人来说,能吃上一口饱饭,就是最令人满足的事情。
茶汤、煎饼果子、熟梨糕、炸糕、糖堆(糖葫芦)、果仁、锅贴、果干,这些都是南北饮食交融产生的风味小吃。
但天津又不全是底层劳动人民,它毗邻北京,又因为地理和历史原因成为殖民地,城市中更不乏官僚显贵和远渡重洋而来的华侨与洋人。连末代皇帝溥仪在政变后也选择长居天津。
所以在天津,你既能找到廉价美味的小吃,又能发现排场足够的津菜馆子,更不缺风味纯正的英法日餐厅。
由于濒临渤海湾,天津每年四季都有大量的河鲜和海鲜上市,人们喜欢吃鱼吃虾,有句民间谚语:“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形容的就是天津人对海鲜的热爱。
鱼嘛,天津人吃的最多的是鳎目鱼、马口鱼(小黄鱼)和带鱼。个头大一点的,红烧或者炖着吃,个头小的裹上面粉干炸,蘸着椒盐吃,香酥到骨头里。
会吃的人捞一篓小杂鱼一锅红烧了,小鱼的鱼骨很软,直接能嚼碎,配上一碗米饭,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下饭神器。
天津的吃喝文化极其丰富,单单一篇是写不完的。你想了解这座城市,就必须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在温柔的海河风中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民国时期的“洋滋味”和本地人就爱研究一口吃的“地气儿”。
至于天津最出名的“狗不理包子”,本地人真的都不吃的,也很少推荐给外人。
当年的狗不理刚开店的时候,是最亲切平常不过的小吃,便宜、汁水多,肉馅大,所以街坊邻居都爱吃。而据史料记载,当年那个皮薄馅大的“狗不理”包子铺很早就倒闭了。现在的狗不理走的是高端路线,早已不追求包子本身的味道,不好吃且贵。
倒是那些路边随处可见的包子铺,比如“二姑包子”,很值得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