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02. 书名石头记背后有何惊天谜团
收录于话题#红楼大揭秘6个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 01 今天这首定场诗,来自第一回前面的楔子里的一首偈诗。楔子是什么呢?是过去戏曲、小说的引子,是用以点明、补充正文的。现在一般叫引子、引言。那红楼梦的楔子是哪些内容呢?书中的楔子得从这一句开始: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就是从这一句开始,然后接着写了一个神话般的故事。写到女娲炼石补天,最后剩下一块石头是多余的,被弃置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石头有了灵性,觉得自己无才补天,就自怨自叹,恰好遇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听他们说起了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觉动了凡心,想要去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但他是一块大圆石,怎么能去人间呢?于是茫茫大士施展幻术,将它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只有雀卵大小,并在上面刻了字。这块玉,就是通灵宝玉。请注意啊,通灵宝玉的前身是那块大圆石。贾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只不过神瑛侍者转世投胎为贾宝玉时,通灵宝玉借贾宝玉之口一起来到人间。所以贾宝玉是口衔玉而生。(当然神瑛侍者的故事不是出现在这个楔子里,而是发生在甄士隐的梦境之中)我们接着说楔子,说通灵宝玉来到人间历幻一番之后,自然又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又变成了那块大圆石,只是石头上多了很多文字,其中正面就是这首偈子: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而石头后面的文字,正是记录它在人间所见所闻的故事,这个故事便是红楼梦。又隔了不知几劫几世,有一个空空道人经过,看到了这些文字,就把它抄录了去。因为这个故事是记录在石头上的,也是那块石头所见所闻的事,相当于石头才是第一作者,所以这本书叫《石头记》。后来空空道人改名情僧,于是把这本书改名《情僧录》。再后来一个叫吴玉峰的人将此书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对此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再到脂砚斋甲戌年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这个书名。一直到这里,楔子的内容才算结束了。下面那句:“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才是红楼梦第一回的真正的开始。(其实湖南九嶷山的三分石,更符合书中大圆石的描述)这篇神话故事般的楔子,告诉了我们这本书的来历,也告诉了我们红楼梦为什么叫石头记。要注意一点,我们印象中这书就叫红楼梦,其实所有的抄本,都是叫石头记,比如胡适当时在上海旧书店淘到的甲戌本抄本,书的封面就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为是甲戌年抄阅重评的,红学界定名为甲戌本。前些年上海博物馆,还花了80万美元重金,从台湾购买回来,据说还是个假货!这且不管它,关于甲戌本后面还有很多故事,以后说到胡博士时再谈。▶ 02其实石头记这个书名,还有另一个缘由,那就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石头城。石头城大家都知道,就是南京,也叫金陵,所以还有个书名叫《金陵十二钗》嘛。所以石头记,又蕴含了石头城纪事的意思。那问题来了,我们读红楼梦一定要不断地提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 这石头城有何寓意?· 中国那么多地方,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石头城(南京)?· 为什么书中就直接叫南京?按理说红楼梦写于清朝,早在清朝消灭南明的弘光政权,占领南京之后,就不允许叫南京了,而改名为江宁,所以曹寅是江宁织造,而不能叫南京织造。(雪后的南京秦淮河畔)南京,是南方的京城,是相对于北京来说的。而清朝只有一个京城(沈阳的盛京不算),那就是北京,即京师。南京已经不是京城了,自然就不能再叫南京。只有明朝有两京制度,大明的行政区划就是两京十三省,就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依然保留了南京的京城地位,所以才有了两京。在朱元璋时期,也不叫南京,因为当时南京是唯一的京城,无所谓南北。在元朝时叫集庆路,朱元璋攻下南京,就把集庆路改名应天府,朱棣迁都的北京,则叫顺天府。合起来则是顺应天命,代表他们朱家做皇帝是天命所归的意思。但轮到清朝得天下之后,当然不允许再使用明朝的称呼,于是乎,应天府改名为江宁府。再后来江宁府和苏州府合并,改名为江苏省。而明朝是没有江苏省这个名称的,那时候叫南直隶省。有意思的是,在红楼梦里面,赫然出现了南京、应天府、南直隶这些明朝特有的、而万万不该在清朝出现的地名称呼!各位看官,难道不觉得奇怪吗?作者偏偏选择南京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不是别有用意呢?▶ 03有人说,曹雪芹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他们家当时就是在南京,红楼梦是写他们家故事的,当然故事就发生在南京,所以就叫石头记啊。这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大有问题!我且问你:· 谁告诉你曹雪芹就一定得姓曹?· 谁告诉你曹雪芹就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 谁告诉你红楼梦就是写曹家的事?· 或许你会说:这不都是常识吗?是常识,而且是写进教科书里的常识。但我要告诉你,常识也有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红楼梦这个常识,最早是所谓民国大师胡适提出来的。但我要郑重再郑重地提醒大家:读红楼梦一定要先抛弃这些所谓的常识、定论、解读,因为这些东西会把你到沟里去,这个沟,就叫曹家沟!多少人掉进这沟里,一辈子都没爬出来,包括两任红学会会长,周汝昌老先生,冯其庸先生,他们直到去世,都还没爬出来。你想呀,曹家是什么身份?他们祖上就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包衣奴才,是凭着攻打大同,沾满了汉人的鲜X才换来的军功,成为汉八旗。而曹寅又是康熙的宠臣,是康熙安排在南京监视江南文人的眼线,他们曹家就是清朝八旗贵族。他们家的人,即便是写小说,干嘛还非得用明朝的称谓干嘛?难道是嫌自己活腻了故意跟自己的主子过不去?不说曹家,我们还是说回石头记。其实石头记这个书名,还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就在那块大圆石本身。▶ 04这大圆石是什么来历?楔子里交代得很清楚,是当年女娲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但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下这一块是多余的,它没有机会去补天。问题又来了,第一个问题,红楼梦作为一部风月儿女小说,为什么要套用一个神话故事的开头?而且开篇的楔子,将书的来历写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如果真的只是风月儿女小说,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第二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要炼石补天?当然是因为天塌地陷了。为什么天塌了地陷了?其实这个神话里又暗藏了另一个神话,就是北方水神共工和南方火神祝融大战,共工怒触不周山,撞到了天柱,导致天塌了地陷了,按照《山海经》的记载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不满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总之,是这场水火大战,导致天塌地陷。那对应在红楼梦里面,这场水火大战又是什么?谁是水神?谁又是火神?(你可曾想过:开篇为何要写女娲补天)要回答这些问题,那我们得简单推测下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时代背景,只说这故事发生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都失落无考。当然不是真的失落无考,是作者不愿意说,也不敢说。其实结合上面说到的南京、应天府、南直隶等地名称谓,几乎可以肯定,故事发生在明朝!但作者写作的年代,肯定是在清朝。再结合书中多次提到“末世”的说法,那基本可以断定,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就是在明末清初的乱世。确定了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再来看女娲补天,再来看水火大战,再来看天塌地陷,就好理解了。明末清初,西北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大起义,不就是捅破了西北的天吗?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的军队杀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殉国,君死国亡,对大明来说,不就是天塌了吗?这不就是天倾西北吗?一年之后,清军攻入南京,整个东南沦陷于清军之手,不就是地陷东南吗?请注意,地陷东南这个陷,不是说东南地震了塌陷了,而是沦陷的意思。比如蒋先生败退到岛上,他就说大陆沦陷了,我们则是说解放了。红楼梦第一回第二句,就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所以红楼梦说地陷东南,就是说连东南都已经沦陷于清朝之手了,同时也引出了天倾西北,也解释了为什么开篇要写女娲补天。否则直接来一句“当日地陷东南……”就会让读者莫名其妙。那水火大战,谁是水神谁是火神呢?这得说到了中国历朝历代国号的五行说。央视百家讲坛有一个专门说国号五行的系列节目,大家可以看一看。但我们都知道,明朝五行是属火,是火德。这也很好理解,朱元璋建国在南方,属火;明朝的明,日月为明,更是属火。那水的一方是谁呢?不是一家,而是好两家。北方属水,西北来的李自成,张献忠,是属水,东北来的后金满清,也是属水。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叫大顺,顺风顺水,也是属水。清朝皇太极改金为清,更是属水。之所以他们都弄个属水的国号,最大的原因,就是取五行相克说,因为水克火,从而克制明朝的火德。其实呢,汉人王朝取的是五行相生,但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打破了这个传统,而采用了血腥杀伐的五行相克说,一个是元朝,宋朝属木,元朝属金,取的金克木之意。另一个当然是清朝,取水克火之意。而明朝属火,它认为自己延续的是大宋的汉人王朝,宋属木,木生火,所以明朝是属火。因此根据五行相生说,明后面的王朝应该属土才对。理解了这些,那就能理解那块大圆石的身份了,也就是作者的身份了。因为作者就是假借大圆石的身份来写这个故事的,他自认为“无力补天”,所以自怨自叹,日夜悲号。那他想补的是谁的天啊?当然是明朝的天。所以作者的心一定是向着明朝的,只可惜大明已经不存在了,抬头看到的是清朝的天,脚下的土地也是清朝的地盘,所以才日夜悲号。所以才会满腔血泪写下这部奇书。▶ 05如果说作者是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他何德何能,能以补天石自居?他又想补谁家的天?补大明的天?他们曹家全靠明朝灭亡才得来的富贵,干嘛还去补明朝的天?补清朝的天?大清朝当时如日中天,也不需要曹家来补,而且曹家既没掌握军权,又没手握政权,有什么资格参与补天?有红学家说,所谓末世,是指曹家被抄家了,是他们家族的末世。所谓补天,是补他们曹家的天的,只可惜作者当时年龄太小,无力补天。这种强行解释,真是贻笑大方,让人啼笑皆非。被抄家就是末世了?又没有被株连九族。曹家没有一个人被S头,而红楼梦里面,则是白骨如山忘姓氏啊。末世,显然是指整个时代,而不是某个家族的末日。是写天下之兴亡,而非一家一姓之荣枯。而补天,补曹家的天?你小小曹家,巴掌大的天,还需要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块大圆石来补?真是苍蝇戴面具——好大的脸面啊!姓曹的朋友别生气啊,我这里只是怼某些曹学家的谬论,绝对无意冒犯任何曹姓朋友。最后还有个小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就是这部小说为什么记录在一块大圆石上?这大圆石像不像一块巨大的石碑?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石碑、在石头刻字的传统,在宫殿、陵墓、寺庙等都有大量石刻石碑,而上面的文字成了后来重要的历史记录。但在石碑上留下一部长篇小说,这样的事似乎闻所未闻吧。如此看来,红楼梦绝不只是一部小说这么简单了,各位就自己细品,我也是点到为止。关于这块大圆石,还有更多秘密,我们留着以后说通灵宝玉、说木石前盟的时候,再来详细地说。今天暂且说到这里,下一回我们聊一聊关于书名的第二个谜团:红楼梦为什么叫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