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首相斯托雷平怎么死的】斯托雷平沙皇制度的殉葬者

  历史刚跨进20世纪的门槛,古老坚固的沙俄堡垒就剧烈地摇晃起来。1905年1月22日,沙皇残酷镇压和平请愿群众的暴行点燃了蕴藏已久的革命烈火,全国几乎所有的阶级和势力都起来反抗沙皇独裁政权:农民夺取地主的住宅土地;城市工人举行大罢工;士兵发动兵变;被压迫民族要求自治……世界目睹了俄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人民革命。为了瓦解革命,沙皇政府颁布了一个著名的《十月宣言》,允诺给予人民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并且还准许俄国有一部宪法和一个民选的国民议会即杜马。然而事实上,沙皇政府是不会履行诺言的。当一些温和群众满足于这一胜利准备退出革命的时候,沙皇开始反攻倒算了。沙皇首先物色到了一名忠实的维护者,他就是贵族出身的斯托雷平。

俄首相斯托雷平(图中标“×”者)在战舰上与家人及军官合影

  斯托雷平曾任格罗德诺州和萨拉托夫州州长,因坚决镇压农民叛乱而博得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宠信。1906年5月群众运动高涨的时候,他出任内务大臣;7月又被提升为大臣会议主席(即首相)。他的登台,及时有力地稳固了沙皇的专制制度。这时,按照《十月宣言》成立的第一届杜马正在讨论俄国最敏感的土地问题,提出了土地国有化的要求。这一提案显然违背了沙皇的意愿,于是政府下令解散了第一届杜马。斯托雷平公开扬言:“我个人对杜马抱的希望很小,它不进行工作我们就把它解散。”

  然而,沙皇的反动加上斯托雷平的狂热也无法彻底抹去1905年革命留下的印记。这时连最疯狂的反动分子也意识到照旧采取以前的统治方式已经行不通了。沙皇为了保持政权,除了依靠大地主之外,也要依靠大资产阶级,而杜马正好提供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有产阶级联盟的形式。再加上沙皇为了取得国外新的贷款,也需要拿议会作门面,而且利用议会还能造成民主力量的分裂。总之,不管反动派是否愿意,沙皇制度已经走到了离开杜马便不能存活下去的地步。于是,在政府的控制下,第二届杜马于1907年3月开幕了。它广泛讨论了国家预算、人身自由、废除死刑以及土地问题等等,结果表明,第二届杜马比第一届更加激进。因此,在沙皇的授意下,1907俄历年6月3日斯托雷平解散了第二届杜马,逮捕了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将他们判处苦役或终身流放。这就是结束1905年革命的“六三事变”。在这次事变中,斯托雷平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后来在1907年底和1912年虽然还召开过两届杜马,但是,根据斯托雷平的“新选举法”产生的杜马,已经完全成了沙皇政府的御用工具,是地地道道的“黑帮杜马”。

  在御用杜马的支持下,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方案也顺利出台,土地问题终于按照沙皇的意愿得到解决。结果是: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丝毫没有触动,反而在农村培植了一个新的富农阶层,扩大了沙皇制度的社会基础;广大农民的处境更加悲惨,他们或流亡西伯利亚,或沿街行乞,冻饿而死的饥民达十几万人。在对待群众运动的态度上,斯托雷平表现得更为凶残。他曾公开宣称,对革命运动“只能使用暴力”,“稍许姑息都是犯罪”。因此,在他统治期间,沙皇俄国的军事镇压职能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绞架上的绞索被称为“斯托雷平的领带”。

  以斯托雷平为代表的“六三帝制”的倒行逆施,使暂时沉寂的俄国又开始酝酿新的革命浪潮。1910年11月,列夫·托尔斯泰去世。逝世前不久,他发表了《我不能沉默》一文,对死刑提出严重抗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作家,彼得堡的工人学生掀起了巨大的示威、罢工运动,人们高呼“废除死刑!”“打倒沙皇的刽子手!”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斯托雷平。这时,统治集团也开始对斯托雷平丧失信心。在人民的反对和贵族集团的失望中,斯托雷平越来越孤立。1911年9月15日,他在基辅陪同沙皇看歌剧时,被人开枪打伤,子弹穿透了他的肺部和脊椎,4天后死去。凶手是一名叫博格罗夫的律师,他既是社会革命党人,也是沙皇暗探局的特务。据说那天枪击事件完全发生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视线内。斯托雷平的这一下场并不奇怪(5年前在圣彼得堡他的别墅里,就有人用炸弹暗害他,他虽幸免于难,但他的妻子、女儿却被炸死),有趣的倒是凶手的这种特殊身份,似乎在向人们昭示斯托雷平现象的悲剧所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