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说书画作品落款干支后能不能加“年”?
书画作品落款天干地支后能不能加年?加年后是对?还是错?这是一个农历历法和文学文字使用习惯的双重问题。目前有人撰文批评:“干支后加年是一种我们书画界习惯性的错误,还进行了更正:岁次xxx(干支)或者岁在xxx(干支),并且指出了错误的原因:中国古时候干支是表示岁的,而不是年......"我们文学艺术界,向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这一问题的作者不是恶意,绝对是善意提醒,而我今天在此评论此说法,也完全出自于对祖国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没有丝毫他意,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热爱祖国文化艺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书画艺术真谛瑰宝。要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第一个问题:“我国古代最早农历纪年法”。好,下面,我们请看看古时候最早农历纪年法:
岁星纪年,是东周至西汉使用的纪年,是我国较早的一种农历纪年法。古人把周天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故,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因此,木星被称为岁星,这种纪年法叫做岁星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是东周以来到西汉时期民间最普遍、通用的一种纪年使用的方法,然而,在人们多年生活实践应用中,却发现了此方法与实际天象不符的小小不足。于是,要考虑改革此历法,调整岁星和太岁的位置。当时各种历法的岁星纪年法是有出入的。汉太初以后,岁星纪年法与后世的干支纪年法相连接,从太初上溯至秦统一中国时,岁星纪年比干支纪年落后一辰,上溯至战国时期则落后二辰。西汉末刘歆提出岁星每144年超一次的算法 , 但实际上未在纪年法中应用。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之后沿用了“干支纪年法”,如此直至到今天。
由此可见,在东汉之前,也就是“东周至西汉”时期历法使用的是:"岁星纪年法”,那个时期称年为“岁”,取岁星运行一次之意。
现在,我们彻底弄清了这第一个问题:文章作者说:“天干地支后加年是书画界一个习惯性的错误,确实不是空穴来风,但是,不是现在,而是东汉以前。再说,东汉以前,还没有使用干支纪年法,自然就与干支后加年和不加年,没有什么实际关系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文学文字使用习惯。”这一问题其实与第一个问题紧密相连的。文章作者说:“天干地支后面加年是错误的,原因是:不符合中国文化初衷初始的本意, 岁星纪年法中的岁,取岁星运行一次之意。”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文章还说:”书画落款应该是:岁次,或者岁在,如此这样才对“......岁次,岁在,是中国传统的表示年份的用语。例如:“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至于文章作者说:”书画作品落款可以用:岁次xxx(干支)或岁在xxx(干支);不可以在干支后加年,这样改变了“岁星纪年法”的原本含义“岁”!东汉是一个分水岭,之前使用的是“岁星纪年法”之后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如此说来,文章作者说:“书画落款在天干地支后不能加年,是我们书画界一种习惯性的错误是不对的。他只知道岁星纪年法,岁,是取岁星运行一次之意,年,是岁。而忽略了东汉以后废除岁星纪年法,沿用了干支纪年法。
自东汉之后,我们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书画作品落款天干地支后面加年字,这样表述没有错误,因为,干支,在农历历法使用中不仅可以表示年,还可以表示月、日、时。例如:一个人的的八字里分四柱: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分别都是天干地支组成。所以写:“己亥年、庚子年、辛丑年......”是正确的,没有错误。不加年,直接写:“己亥秋月、庚子春月、辛丑夏月......”也是正确的。至于说,现在书画落款还沿用东汉之前的说法:岁在庚子仲春、岁在己亥孟冬......依然正确。因为,岁就是年。
总而言之,书画落款简地单说,分长款、短款和穷款。穷款最短可以只写作者姓名或名字,长款除姓名外还包括完成作品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作品当时作者的心情、环境等等。落款的时间一般是采用农历干支,当然也可以用公元年、月、日。这里说明的是,书画落款要根据作品实际情况,遵循书画章法和规则,以说明作品的出处,证实作者真实性为要,不必拘泥那些所谓的、僵死的、没有生命力的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