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完结篇)·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中医的文化之道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人文之道,中医的理论路线是把人当人、天人相应的生命路线。中医的进步是活生生的人的临床医疗的进步,理论的发展是辨证论治临床实践的病机理论的发展。
数十年来,物理法则的西化成为中医的临床规范,生理病理的实验成为中医的现代化标志,西医有什么新的进展,中医就跟上去,或用其新进展作为学术方向,或用中医理论去和西医概念对号入座。影响最大、至今还在发生作用的,用中医的治未病和西医的亚健康对号,恐怕是最主要的了。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观念,与西医亚健康,是完全不同的。一在生命之应,在五藏生克联系,在疾病及其传变防治,一在形态依据,指别人痛苦但又没有形态学证据证明有病,属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未病,从字面理解是没有发生疾病。没有发生疾病,在中医理论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病的人,叫“平人”,一是有病但疾病还没有发展,有已病藏腑和未病藏腑的分别。治,是预防、阻止的意思。“平人”修身养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防止疾病发生,是治未病;生病之后,辨证论治扭转、截断病势,或开邪出路,或扶正阻止传变,是疾病局限在现有阶段痊愈,是治未病。
何为病?乱也,逆也,非常也,人有,自然有,社会有。在人之身谓之病,在社会谓之乱,在自然谓之逆,皆属于非常。
在文化生存时代,病,与文化之道息息相关。
物道文化主导的文化生存,人们形成功利物质观,把自我价值、功名利禄作为人生追求和衡量成功的标准,物质挥霍,个性膨胀,贪得无厌,自然会病,社会会病,人更容易病。
活生生的人“治未病”,关键在修身养性,“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在“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活生生的人是自然完整性的人,外,与生存环境多维联系,内,藏腑组织之间多维联系。人之病,不是所有藏腑组织同时都病,有先后,有主次。疾病的发展由此及彼、由轻到重,既有一个时间过程,临床可以分为已病和未病。临床的治未病,目的在阻止疾病传变,避免疾病加重,是疾病在现阶段获得痊愈。
中国文化是重视“治未病”的文化,中医是“治未病”的医学。中国文化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强本节用,特别是 “和”为贵的文化理念,仁义道德的精神进化,既具有保护自然环境,防止自然之病的价值,也具有和谐社会的作用。
中国文化人,“不为良相,当作良医。良相燮理阴阳,平治天下;良医燮理阴阳,挽回造化。今观此论,不独挽回造化,直欲转移风俗。”(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医道积习通弊论》)
“治未病”,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就是人文思想。以人为本,良相治国安邦,和谐人事,稳定社会,是治未病;倡导生活节俭,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生存环境,是治未病;辨证论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是治未病。
在西医没有亚健康的认识之前的二千多年,中国文化、中医理论就有了“治未病”的理念,而且其内涵、人文意义、实践作用,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的,不是物理法则、形态理论的。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金匮要略》:“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肝也。”
西医提出亚健康之后,中医就背离了经典理论,和亚健康划等号了。中医学的“未病”绝非亚健康那么简单,我们将“未病”和亚健康划等号,贬低了“治未病”的文化意义,将“治未病”庸俗化了。
治未病大楼拔地而起,治未病专科竞相设立。我想问的是,不研究“治未病”的文化内涵,不明白“治未病”的立学基础,修治未病大楼,设治未病专科,能“治未病”吗?
把“未病”当成亚健康,把“治未病”当成亚健康的治疗,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堕落,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的奴才相。
理解“未病”,实践“治未病”理念,要以人为本,以命为本,尊重自然客观的生命,尊重就诊病人的实际状况,否则我们不仅不知道什么是“未病”,更不知如何“治未病”。以形为本,实验实证为标准,循证医学,既不能正确认识“治未病”,更不能实践“治未病”。
可以说,没有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没有天人相应的多维联系的生命认识,无法理解“未病”,不知道如何“治未病”。中国文化的“治未病”,非“明君”不行;中医临床的“治未病”,非“上工”不行。
“明君”,明自然天命、明生存关系,以人为本,是有生命智慧、尊重人、关心人的君子。“上工”,是能见微知著,洞察疾病传变,治于机先的医生。
和亚健康划等号之后的“治未病”,不知道指的是“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未病,还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未病,抑或是“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伤寒论》)的未病?
中医之道是天人相应的生命之道,中国文化之道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之道。用形态理论西化中医,用物理、化学、基因等科学之“术”否定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连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都不能理解,能够“治未病”吗?
人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体,要活得好,活得久,需要“不治已乱治未乱”,维护自然之和,营造社会之和;要健康安乐,需要“不治已病治未病”,养护精气神,保持我命气化活动的平正中和。
医学没有把人当人,人能够“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吗?文化不知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客观,能够“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而“无有终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