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旧事:那些有意思的潍县城老街巷名字(下)
前言
正文
老潍县城(现在的老潍城)的布局很有特点,分别以东门大街西门大街(现在的东风街)和县府大街南门大街(现在的向阳路)为中轴线,分成东西南北四部分。县城中心当然是以大十字口(现在的脑科医院)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而县衙门以及后来的县政府,都设在县府大街北段(现在的向阳路潍城公安分局附近)。下面说说老潍县城那些有意思的老街巷名字(下)
【湾堐类】
郭宅街 当年这里可是身世显赫的潍县名门望族郭家院落所在地,在《潍县志》有记载:郭宅街“甲第连云”可见其房屋之多,其势之雄,同时郭宅紧连郭氏园,即南园,郭宅建筑横跨三条街,所以成片。如今古宅再也看不见,郭宅街物是人非,现在已是美食小吃一条街,潍坊诸多吃货慕名前往的地方。
蝴蝶湾堐 柴家湾堐
这两个湾堐(潍坊人喜欢叫它wan yai),它们都在月河路与岳王庙街之间,挨着太近了,有些人就傻傻地分不开,哪个在南哪个在北。
柴家湾堐。在北边,西下洼子和小太平街之间。
蝴蝶湾堐。在南边,小太平街和南马道街之间。
西下洼子 从增福堂街往西走,过了冶坊巷子,往西有个下坡,下去就是西下洼子,往南也有个下坡,下去是南下洼子。西下洼子往西有个水井,再往西和西马道街接起来了,现在西下洼子和西马道街,连同那一排排月河楼,一起消失了。
南下洼子 从冶坊巷子往南走,过了增福堂街,就是南下洼子,在太平街北边,现在也消失了,成了增福堂社区的小花园和篮球场,在芙蓉小学(太平街)的西边。
南宫湾堐 因为临近天仙宫(南宫)的缘故,就被叫做南宫湾堐,在百货大楼北面。
【粮仓类】
仓巷子 我印象中的仓巷子,大约就是这个样子的:屋檐底下,墙皮剥落,路面凹凸不平。记得它比较狭长,从城隍庙街往北走,路基本是直的,一直走到与金巷子交叉口,再往北走,可以通到北马道,抬头可望老城墙。后来城隍庙小区兴建,仓巷子拆了一半,保留南边一部分,再后来全都拆了,彻底消失了。
预备仓街 潍城区城关派出所所在的那条街,向北到东风大街,向南过了郭宅街,就是居民楼了。虽然现在余留半条街了,不过与其他消失的街巷相比,所幸它还存在着。
【官职类】
布政司街 在老潍县城里有两个名字中带“司”的老街,一个是增福堂街东边的布政司街,还有一个就是海道司巷。这两个名字应该最早出自明朝,明初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制,后来将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当时的山东省就称为“山东布政使司”,布政司街一直被叫到现在。
海道司巷 “海道司”也是一种官职名,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始设,是为了解除当时的海禁而设的。明初曾在这里设“海道司行署”。故街名为“海道司巷”。海道司巷在东风街以北,丽景酒店以西,老槐树以东,往北的一条巷子。此处曾有三贤祠,里面供奉着对潍县有功的三位知县,周亮工(守城有功)、赖光表、郑板桥。
察院前街、察院中街、察院后街、察院过道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胡家牌坊街、察院前街、新街子、城隍庙街等近似位于一线的四条街道合并后,统一取名红旗街。到了八十年代初,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各自恢复原名称,原察院前街、原新街子则合并后复称察院前街。但是八十年代末,随着曹家巷一带拆迁改造,兴建居民楼,察院前街、新街子一起并入胡家牌坊街,至今。由此,胡家牌坊街从向阳路一直向东延伸到和平路,察院前街、新街子名字注销。
【其他类】
八仙巷 在增福堂街南边,太平街的北边,芙蓉街的西边,南下洼子的东边,这条街非常狭窄,行人走路还是可以的,走个三轮车就比较费劲了,至于四轮汽车就不要想了。现在已经彻底消失了,其位置被芙蓉小区的居民楼完全取代了。
罗家巷子 冶坊巷子 这两个巷子,情况相似,虽然老街还在,不过名字注销了。已经没有这个叫法了,前者在三中东边,万印楼东门那条街,现在统一叫芙蓉街。后者在郭味蕖纪念馆,增福堂社区的北边,现在统一叫岳王庙街了。因为万印楼和郭味蕖纪念馆的缘故,因为两个历史文化名人,陈介祺和郭味蕖,这两条老街被保留下来了,也算幸事。幸好它们还在。
四合头街 在大石坑街的西边,忍和街西头,稍微往南偏一点,有一条往西的小街,叫四合头街。这个名字有点意思,以前叫死胡同街,确实是一条死胡同,往西堵住了,因为觉得不好听不吉利,取了谐音,从此叫四合头街。现在也消失了。
大石坑街 在大太平街东边,福增酱园和粮站往东,芙蓉街的西边,有一条往南的街,叫大石坑街。往北被太平街挡着,呈丁字形,往南通到南马道街。现在彻底消失了,被芙蓉小区的一排排居民楼取代了。据说当时街南头真的有一个大石坑呢。不过有民间说法是,老百姓都叫它大石炕街。
鞍马子街 王家场园街 前面的大石坑街,忍和街,四合头街,这些名字都很有意思吧,更有意思的街名,还有鞍马子街和王家场院街。不过在民国26年地图上都印着安马子街和王家场园街,比较书面一些,不过我更喜欢民间的叫法和写法:鞍马子街和王家场院街。在忍和街的南边,大石坑街的东边,芙蓉街的西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就是鞍马子街,从它的西头,过了大石坑街,就是王家场院街。现在它们连同大石坑街,都已经彻底消失了,也是被居民楼完全给取代了。
宋家门楼 在鞍马子街东头,稍微往南一点,芙蓉街东边,有一条向东的街,就是宋家门楼。多有画面感的名字,宋家门楼。脑海里瞬时出现一个画面,一座高大的门楼矗立在那里,或许是宋家人立起来的,或许立起来是给宋家的,都有可能。这条街也是一个死胡同,往东往北都不通,往南倒是可以通到南马道。大致位置应该在模拟超市远东大药房西边,南关口腔医院北边,现在也是消失了。
松园子街 幸运的是松园子街保留了一部分,虽然街两旁的房屋已是破烂不堪,这里有潍城区基督教堂副堂,也有部分晚清民国民居房。街呈东西走向,往东被和平广场截住了。
金巷子 金巷子西起北门大街,东到仓巷子,再往东往南偏一点,可以通到以前的县政府驻地(向阳路),金巷子在清代曾经出过一个大官陈凤翰,比较有名,世称八支旗杆底陈。后来随着城隍庙的改造,金巷子那些住宅和仓巷子一起拆迁了,只在东部与向阳路接口那里保留了一小部分路段,城隍庙以及周围几座住宅也得幸保留下来,希望能尽快修缮完毕,得以绽放昔日的风采。
安乐街 1948年潍坊特别市设立时,安乐街东段为东西走向,西段为南北走向,是一条长约0.28公里、宽约4米的普通城市街道,取“平安快乐”之意而得名,东起梁家巷(今曹家巷),北到北马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改称红旗后巷,八十年代初恢复原名称,八十年代末,随着曹家巷一带拆迁改造,兴建居民楼,安乐街注销名称。
新街子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胡家牌坊街、察院前街、新街子、城隍庙街等近似位于一线的四条街道合并后,统一取名红旗街。到了八十年代初,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各自恢复原名称,原察院前街、原新街子则合并后复称察院前街。但是八十年代末,随着曹家巷一带拆迁改造,兴建居民楼,察院前街、新街子一起并入胡家牌坊街。由此,胡家牌坊街从向阳路一直向东延伸到和平路,察院前街、新街子名字注销。
棋盘街 潍州剧场东面的那条小街就是棋盘街,因为在文庙的南边,或许孔夫子比较爱下棋的缘故,就给这条街起名叫棋盘街?它长度很短,北起东风大街,向南被郭宅街截住了。街巷位置不错,街东边是工商银行潍城分行,西边就是潍州剧场,北面对着的东风街那棵老槐树,或许还可以诉说文庙昨日的故事。
平安街 顾名思义,取这名字,就是寓意“平安”,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平安。
忍和街 在水巷子的西头,芙蓉街的西边,稍微偏北一点,有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很短,往西和大石坑街接起来,这就是忍和街。现在也被居民楼取代了。这个名字比较有意思,忍是忍耐,和是和顺,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比较有意味了。
水巷子 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面的那条小街就是水巷子,与周围消失的那些街巷相比,水巷子无疑是幸运的, 因为它一直存在着,长度和宽度几乎没有变,不过现在街两旁都是居民楼,水巷子已经是生意兴隆的小吃一条街了。
作者简介:牛人口玉弓虽,潍坊市潍城区增福堂人,从事教育,兴趣广泛,爱好文学,喜欢健身骑行摄影旅游。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