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孙囧事自嘲之四】换尿布
换尿布?!这种似乎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事竟然也能讲出什么名堂?非也,其实在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宝宝换尿布,的的确确是每天最不想做的一件最烦最脏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做的不太认真仔细,直接关系到宝宝皮肤的健康。这话听起来有点严重,请君听我细细道来:“柴米油盐酱醋茶,宝宝吃喝拉和撒。” 我看过“动物世界”,凡是猫科动物如狮子和老虎之类的,只要他们当了妈妈以后,在月子里面宝宝拉的屎啊尿啊,都是狮虎妈妈把它舔食干净。这种极端的护崽行为令我对动物妈妈的全心投入肃然起敬。人类是高级动物,自然掌握了众多的哺育幼婴的手段和本领。想当年我们50后60后,哪家生了宝宝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小儿一出生,满屋挂"彩旗",日头阵阵高,尿布随风飘。哪家尿布挂满了院子,就说明他家生宝宝了。准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就要到处收集旧的棉布毛衫,用剪刀剪裁成大几十条有厚有薄、长长宽宽的条状尿布。以应付每日都要更换的需要。如果逢上老天下雨下雪,大人们要生起煤炉频繁的烘烤尿布,以利反复给宝宝交替使用。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
现在条件好得多了,精明的厂家生产了各式各样的尿不湿,有薄型的材料使用方便,有厚重型的兜得住便便;有开放型的便于白天更换;有封闭的裤衩式便于夜里防寒保暖。真是应有尽有。大人们也无需每天洗尿布烘尿布之类苦差事了,只需将尿不湿更换下来一扔了事,工作量是大大的减轻多了。
可刚刚出生婴儿的任务就是吃喝拉撒尿,一天起码要换上八九片尿不湿不在话下,虽然我这个姥爷心里本不想插手此事,可有时候无意鼻子一闻,啊,闻到了味道宝宝拉屎了,你也不能装不知道呀,只有上前帮忙抱起来,赶紧跑到厕所让老伴儿脱棉裤啊,把尿尿洗便便啊,忙的不亦乐乎。年轻人比较讲究,专门替宝宝配置了专业的电动冲洗器,盛上温度适宜的热水,对着宝宝臀部一番冲洗,要用极软的棉质纸擦拭干净,再擦点上好的进口马油,把小屁屁收拾的干干净净,换上新的尿不湿穿上小棉裤。如此这般一天不知道要忙多少遍。
宝宝有时候蛮配合,一天正常地拉上几次,不干也不稀,属于正常的数量,这比较好办。有时如果不小心受了凉啊,或者因为打针吃药啦,或者吃多食物了等各种原因,他就会突然来一个便便袭击,一天能拉上了好几遍,有时候刚刚换了尿布不到10分钟,他又拉了一遍,有的时候很稀,搞得我们措手不及,他会把小内衣内裤弄的一塌糊涂,这时候也不能分什么姥姥姥爷了。二老哪个有空哪个就立即抱起来,直奔厕所,两个人紧密地配合,整个的冲洗换尿布的过程全套下来,大概要一刻钟到半个小时。
电动的温水冲洗器好是好,可是使用的频率太高,使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失灵光荣下岗了。我觉得这个洋玩艺好是好,就是太贵太娇气,能不能搞个土造子,只要能照样达到冲洗的功能就不是很好吗?于是我就找了几个矿泉水瓶子,把瓶盖上穿通几个大小不同的孔洞,设置成土式温水冲洗器,用起来效果非常好,丝毫不亚于洋机器,而且是废物利用,价廉物美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在换尿布的实践阶段,我也体会到最重要的几点需要把握好:一是动作要快,注意不要让宝宝身体受凉挨冻,如果宝宝受凉了更容易拉肚子,那我们的工作量就翻上了好几倍了。二是加强观察,目前我们基本上已经能够从宝宝的表情变化观察出,他是要大解还是小解。虽然他现在还不会说话,但是如果他忽然站立那久久不动,脸上的表情还挺凝重,仿佛全身正要用力的时候,这时迅速地将其抱往厕所把一把便便,往往就能成功地把他的大解化险为夷。顺利完成而不污染衣物身体;第三,运用嗅觉,经过了三百多天的实验,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嗅觉,特别是我这个当姥爷的,对其便便的味道是特别的敏感,往往一嗅就知道是否大便了,准确率八不离九不离十。偶尔也有马前失蹄,错判误判的,宝宝拉稀时,我们手忙脚乱应对不力,双手摸上衣服沾上宝宝便便的囧事多了去了。这里且不易细表多叙⋯⋯总之带孙子一年多时间,基本学会了换尿布这个苦活脏活,我这个笨姥爷也经历了从"慈洗"太后,到秦"屎"皇的升华过程,感慨还是蛮深的。有句老话说得好:养儿方知父母恩,如今带孙体会深。回想起八十年代自己生了宝宝后,因工作需要在外地三年,带娃的事根本没沾什么边。当年全靠老伴一人养育宝宝,她凭一己之力屎一把尿一把将孩子拉扯大。女同胞们在对家庭和孩子养育方面,付出的那是比男同胞要多的多呀。在这儿真诚对老伴说声"谢谢你"。过去老话常说,宁愿侍候十七、八,不愿侍候个屎娃娃。话说回来,我们心里还是十分感谢尿不湿的发明者,你们让天下的父母减轻了洗涤尿布的烦恼,你们让宝宝的小屁屁享受了卫生和干净的童年。真的是功德无量啊。
宝宝吃了睡, 睡醒就要拉。
裁剪成尿片, 家中彩旗挂。
干净又柔软, 日夜皆用它。
型号品种多, 有小又有大。
洗净擦马油, 屁屁好爽滑。
自制土造瓶, 效果顶呱呱。
表情一凝重,宝宝要出恭。
一闻有异味,赶紧抱厕所。
养儿知母恩,宝贝笑哈哈。
睡醒觉后就要拉。
屁屁白嫩又爽滑。
张道康,七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今工业大学),八十年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有诸多散文诗歌文学作品在全国范围报刋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