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农村的春节
我小时候在农村待过,所以对农村的春节印象非常深刻。
在农村,临到腊月,村民就开始忙过年了,小孩子也放寒假了,有的忙于写作业,有的忙于玩耍,有的帮衬着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腊月的农村,看起来虽然悠闲,其实是忙碌的。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早早贴上春联,农村的春联是非常讲究的,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到集市上买现成的写好了的春联,一般情况也会买来红纸,请村里写字好看的人来写,我外公的毛笔字在村里还算是数一数二的,来找他写春联的村民还真不少,来的人都很客气,有的带点茶叶,有的带点糖果,外公总会说,这么客气干什么,都是一个村的,东西带回去,我给你们写就是了。这时候我会静静地在一旁看他写春联,有时我也会帮着磨墨,冬天气温低,买来的墨水,都有沉淀,需要在砚台上研磨,要磨均匀,写出的字才会好看。写完的春联,不能马上带回去,还要晒干才行,我就把它们拿到院子里去,搭在树上晒。
大门口一般都贴着“开门见喜”,大门的门板贴两个大大的福字的比较多,后来都倒着贴,意味着福到了。门板两侧再贴两个狭长的春联,每一侧一般以七个字或者九个字春联比较多,也有十一个字以上的。进了大门,过了院子,一排北屋,有几个门口,贴几个门口,贴“人财两旺”“家和万事兴”的比较多。养猪的农户,在猪圈门上也会贴上“六畜兴旺”,我估计所谓六畜主要是猪牛羊鸡鸭兔之类的吧。
贴上春联之后,再破旧的大门或者房屋,看起来也好像是新的,也表示着春节快来到了。过年可不能少了鞭炮。大人们趁赶集早早地买回成捆的鞭炮,怕小孩碰着危险,就藏起来,小孩终究好奇,又好动,总能找到,偷着放。等到小年或者除夕夜,大人们把鞭炮拿出来一看少了很多,又无可奈何。在他们眼里,过年打骂孩子,是不吉利的,笑笑也就算了。我一直纳闷舅舅买了这么多鞭炮为何过年放了这么少,他解释说过完年,天暖和的时候,拿到山上去炸獾。炸獾?我没听错吧。獾我没见过,但我知道它为何物,不就是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捉獾的那个獾吗,脑海里立马浮现少年闰土手拿钢叉刺向万恶的獾的场景。舅舅解释说,獾经常出来祸害庄稼,捉不容易捉,但它最害怕放鞭炮,听到响声可以吓跑,没准还能吓死几只呢,而且据说獾肉特别香呢。到底有多香呢?我禁不住地咽了下口水,心里对獾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其实还没等吃到传说中的獾肉,我就返回城里上学了。现在想来,那时的孩子多么好骗,大人几句话,就把小孩给骗住了,哪像现在的小孩,那么的机灵。除夕夜之前,农村对两个节还是比较重视的,一个是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另一个就是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吃饺子。这两个节的清晨,村民也会早早起来放上一通噼里啪啦的鞭炮,然后喝腊八粥,吃小年饺子,到了晚上,再放上一通噼里啪啦的鞭炮,表示过完节了。然后村民会接二连三地去乡镇或者邻村继续赶集,忙着置办各样的年货,给老人孩子和自己买上新衣服,是必须的。这样的事,一直持续到了大年三十的下午。
过了大年三十的中午,村民们开始各种忙了。也不再赶集了,赶集也买不到东西了,因为卖家也回家忙年了。有条件的农户会买回大大的红灯笼,找个自家院子里长的最高的那棵树,把灯笼挂上,表示要过大年了。以前大红灯笼里点上蜡烛,到了晚上闪着烛光,多么温馨。因为蜡烛终究不是特别安全,后来换成了电灯泡,点亮一晚上,直到正月初一。据说是为了赶跑一个叫年的野兽,所以家家户户都把灯笼点亮,没挂灯笼的,也会把家里所有的灯点亮,通宵达旦。也有的农户会让灯笼一直亮到正月十五。
我们小孩子,过了大年三十的中午,下午基本都各回各的家,如果再在外面玩,会被大人们骂的,都玩疯了还玩,赶紧来家帮忙干活。所谓的干活,无非就是给家里大扫除,或者帮着炸各种好吃的,我一般愿意跟着大人们做炸货,有炸鸡块,炸丸子,炸刀鱼,炸耦合等等,因为可以边炸边吃,所以基本上炸完了我也就吃个大半饱了,等年夜饭真正开始的时候,我就什么也不想吃了。当然了我还被安排一个重要任务,是去村里小卖部买饮料,我都会乐颠乐颠跑着去买。大人们吃年夜饭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早早地跑去了邻居家为了那台黑白电视机而抢占有利位置了。用今天时兴的话,就是说,我要上春晚。哦,不对,是我要看春晚!
到了邻居家,从门口望去,院子里已是黑压压一片人头,原来我还是来晚了。邻居是个村里暴发户,家里有一台黑白小电视机,已经引起周围村民的羡慕嫉妒恨了,但没有办法,尽管只收一个台,也是腆着脸来看春晚。大人们碍于面子,不肯来看,我是小孩子,没什么不好意思的。现在想来,一个十寸左右的小黑白电视竟能给我的童年带来那么多的乐趣!
看完春晚赶回家,发现大人们有的聊天有的剁馅子包饺子,看到院子里一堆鞭炮的废墟,我不禁埋怨为何不等到我回来再放,大人们没人理会我,我还是挨不住困意,早早去睡。我想不明白大人们为何有这么充沛的精力,可以聊天到深夜而精神十足,难道你们大年初一都不早早起来拜年吗?
还在睡梦的时候,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吵醒了。天还没放亮,被大人们拽起来,赶紧拜年去!农村过年的习俗就是拜年要趁早,赶紧的吧,被小伙伴们拉着,挨家挨户的,说好听的,是去拜年,其实呢,呵呵,是去讨糖果吃。家家户户基本都敞开着大门,欢迎着我们。村民看到我们来,都很高兴,几句吉祥的话,就能换来好吃的糖果,何乐不为呢,他们不仅给我手里捧着,还给裤袋里塞得满满的。大半个村子拜年下来,嘴里手里口袋里,都满满的,肚子也是涨涨的,实在是装不下了。如果有关系特别近的亲戚,还会塞给一些压岁钱,数目不多,表示的都是心意。他们的孩子来拜年时,我们的大人也会给的。
到了中午,拜年也拜累了,各回各的家,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饺子。再叫上要好的小伙伴,凑在一起打扑克,或者保皇,或者够级,或者跑得快,玩得不亦乐乎。玩到傍晚的时候,小孩子的精力毕竟有限,又想睡觉了,也不肯吃晚饭了,早早趴床上,睡它个天昏地暗的,大人们真是精力好,吃完晚饭,继续聊着天。
时隔多年,好多年没回到农村过春节了。但小时候的农村春节竟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让我觉得仿佛就在昨天发生过一样的历历在目,现在想来,也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美好。多想再回到从前,多想再回到农村,多想再过一个小时候的春节,一个充满年味的春节。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多想在农村多待上几年,这样的春节,过个瘾,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