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法师:道光20年活至1959年,享年120岁,临终1句遗言无人搞懂
引言
“佛教”是我国信仰人数较为多的宗教,其中,佛教又分几个流派,汉传佛教的影响甚广,这个流派里又有一位被誉为“中国第一高僧”的虚云法师。这位虚云法师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了佛教名誉会长一职,一生高寿非常,活到了120岁(1840年——1959年),生前留下了一句遗言至今也无人能够参透之中的佛道禅理。说来是一句遗言,其实,细究起来只是一个字,此字便是“戒”字。人们都说,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面对一些事情的态度又是如何。“德厚者流光”这句话用以形容虚云法师是十分恰当的,他一生波澜壮阔,既有坦途,亦有坎坷。
01
了解过佛教的人大多都知道,一些庙里修行的僧侣一入佛门便深似海,从此抛却了红尘当中的名字,改为法号称呼。虚云法师的“虚云”便是佛号,他原名叫做萧古岩,出生于清朝鼎盛时期。据了解,虚云法师刚出生没几天便失去自己的母亲,好在父亲对其疼爱非凡,并没有出现一些剧本里写的“庶母苛责继子”的情况。
虚云从小就对佛教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喜爱,因着父亲疼爱他的原因,虚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佛经,且于17岁那年就离开了家,前往外地开始了自己的漫漫求佛法之路。
两年之后,虚云在鼓山涌泉寺正式出家,也正是在这一年,他正式地开始了属于他的修佛之道。有慧根、有灵性、肯努力,虚云短短几年间诵读了多本佛教经典,读完以后颇有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靠佛教经典获得感悟终究是流于纸面上的,要想真正参禅悟道,明白历代高僧的精神闪光点,还是需要结合实际经验加以融会贯通,最终才能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为此,虚云离开了鼓山涌泉寺,去往全国各地进行自己的游历生活,走到哪悟到哪的他在“行万里路”上对佛学感受更为立体全面,也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02
令虚云法师成为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高僧是因为他在“终南山”上参禅悟道的一件事。冬日的一天,虚云法师于终南山上修行,因为是冬日,山上大雪纷飞,严寒无比,虚云为了果腹也为了取暖,便找了一处地方为自己煮上了芋头,等待芋头煮熟的时间里他开始入定参禅。这一入定便是半月有余,虚云竟然毫无所觉,依然坐在那入定。
直到虚云的好友前来寻他,虚云才从入定的状态中大梦方醒。好友对其哭笑不得,问他这半月里是否吃过饭,这时的虚云猛然想起自己煮的芋头,打开一看,芋头早已冻成了冰块。这件事也是虚云法师法号“虚云”的由来。
除了参禅入定忘却尘世之外,虚云法师成为“中国第一高僧”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在佛教上的造诣颇深,为新中国成立所做出的贡献颇大。
和平年代得来实属不易,它需要每个人都为此付出力量。虚云一生活了120岁,经历过许多在历史书上写过的重大事件,其中就包括抗日战争。我们对于高僧对于道士总是有一种奇妙的心理,这是因为真正厉害的高僧道士都能观面相会数术,能掐会算窥得天机,算命也是由此而来。
早在抗战爆发之前,虚云便“算”到中日必有一场大战,于是,他带领一众高僧为将士们祈福保佑。并将寺庙的开支缩减,用自己的名望为前线进行募捐活动,还组织了有武力的僧侣们组成抗战队伍,宁可犯忌破戒也要护卫国家安全。这些均是虚云法师为抗战胜利、为我们能有一个和平年代所做出的贡献,不求回报,只求心安。至于他所留下的“戒”字遗言,至今无人能够真正参透其中奥妙。
结语
虚云法师这一生都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是一个外人看来痴傻连饭都不知道吃只顾着入定的虔诚僧侣,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国家宁愿破戒杀生的抗战战士,可菩萨低眉,亦可金刚怒目。在他逝世之后,唯独留下一个“戒”字供后人流传而是选择回到深山继续开始修行。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虚云大师在离世前,他留下了一个字“戒”,戒什么呢?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戒贪嗔痴,戒欲念戒妄想,皆是“戒”。至于虚云法师究竟想告诉后人什么,“戒”字究竟有什么含义,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借着他的一生传奇经历,时刻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