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禅位给舜,舜禅位给禹,禹之后为何是儿子即位?
上古时期,有一位首领叫尧,他主动把帝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平民舜,开创了民主选举的禅让制度。舜在位39年后,也依据制度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可是在禹之后,却是他的儿子继承了帝位,而且世代承袭。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民主禅让制仅维持了两代就结束了呢?让我们先从黄帝说起:
距今大约4600年前,我们民族的祖先黄帝在征服炎帝,打败蚩尤后,统治了各个部落和氏族公社,成为首领,开创了五帝统治时代。从此开枝散叶,世代相传。
黄帝儿子众多,他死后,传位给有才有德的子孙。先后有颛顼,帝喾即位,到了尧统治的时候,他很有智慧,又崇尚美德,深受百姓爱戴。他年老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儿子丹朱没有才能,也不够善良,不配继承帝位。于是让四方诸侯推选德才兼备的人,众人举荐了以孝闻名的舜。尧先是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并让他担任官职。通过三年的考验和观察,尧觉得舜品行端正,聪颖过人,于是主动把帝位禅让给了舜。
舜在位的时候,天下洪水肆虐,于是派遣大禹去治理水患。大禹经过仔细考察,开山辟泽,疏浚河水,辛苦了13年,终于彻底解决了洪水的问题,立下了大功。而且在治水过程中,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彰显了美好的品德。于是,舜和诸侯们一致同意,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禹年老后,也依据传统,把帝位禅让给有功的伯益,同时也给儿子启一个高官的职位。大禹的儿子启很有谋略,四处活动,笼络了很多人心。在禹死后,很多得了启好处的诸侯,都排斥伯益,拥护启即位。于是经过一番角逐,启最终杀掉了伯益,建立了夏王朝,废除了禅让制,改用世袭制。那么启改世袭制后,为什么还能得到这么多拥护?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几点:
一是思想的改变。早期的人们生活简单,思想也简单,只要有食物就行。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部落之间的相互融合,人们的思想水平和智慧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自然就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多的财富。所以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的观念慢慢淡薄。换句话说,人们越来越为自己的小家庭着想。
二是社会性质在发生改变,大禹时期,部落之间经常会因为土地和生产资料发生战争。大禹自己就曾征伐过三苗部落,战争中战败的一方,通常会沦为奴隶,奴隶一般不会被杀掉,会被胜者安排劳动,创造财富。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各个部落首领也就慢慢演变成为了早期的奴隶主阶层,享有特权。
三是大禹后期十分强大,展现出了令人神往王权。史书记载,大禹在苗山行宫会见诸侯,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酋长姗姗来迟。于是大禹便杀了他,行使了霸气的王权。这种王权打破了过去的诸侯之间平等的观念,有极强的诱惑力,所以禹的儿子启争夺王位,世袭下去,也在情理之中。
四是启这个人本身也很有能力,睿智果敢。众多部落首领也是掌权的阶层,拥有特权和财富,也想传给儿子,世袭下去。所以他们自然会拥护禹的儿子启即位,拥护他改用世袭制,因为启代表的就是这些早期奴隶主阶层的利益。
总之,历史的车轮总是会往前走。启建立的奴隶制国家相对原始部落来说是进步的;世袭制,家天下的王权思想, 也一定会取代五帝时期的民主禅让制,纵然是有一些反对者,也无法阻止历史的行进。纵使没有启,也会有其他人,带领国家走上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