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影和电视人也学会了相声演员那一套。

电影和电视中变得包袱紧凑、痛点频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电影变得好看了。

初一当天,某国产片创造了10亿的票房,紧随其后的是,一部国产片竟然一票难求,这好像有点天方夜谭。中国的电影真的那么好看了吗?

我不下判断,因为我没有看电影。

先说一些跟电影无关的题外话吧,记得前年,微信群流传一篇文章,题目大概叫“一个寒门学子之死”,这篇文章发出后短短的时间,就爆出了“十万+”的浏览量,很多人读过都唏嘘不已。

后来经官方查实,这是一个包装的“新闻”,有个网红女,她组织一个团队,她们以制作文案的形式,胡编乱造故事,她们揣摩读者的心理,知道读者想看什么,她就往哪儿编,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赚点击率,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赚取公众号上链接的广告费。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是开电影工作坊的,参观了他的工作坊后,我算是大开眼界,作坊里雇佣了一群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工作就是上网找段子,稍微修改一下就做成一个个的“组件”。假如编剧或者导演有需求,就到工作坊里接洽,工作坊将这些组件供导演编剧选择,导演和编剧买到这些组件往一起拼凑,就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出来了。

说到这儿,估计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很少有根据XX原著改编的,因为,导演和编剧在筹拍之前,根本就没有本子,他们充其量不过是有个思路。

我还认识一个朋友,那是一次作家交流会上认识的,她来自于中原某省份,大专毕业,且非文学、影视等科班出身,但是,她立志要当一名电影编剧,她供职于一家很有名气的电影工作坊。原本以为她很有创作经验,简单一交流,我发现她连基础的文学创作能力都没有,理由是,人家给了电影剧本给她,让她改编成小说,可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写小说,甚至不知道小说和剧本的区别。

说了这些,我没有别的意思。

其实,美国好莱坞很多电影也是这样制作的,你看到的天翻地覆的场景,可能就是一个道具师在桌面上创造的;还有90年代的香港,电影也是这么出来的。

著名导演王晶回忆,某年春节前,电影大佬向华强给他打电话,要求他在春节期间推出一部新片,因为向华强说电影院已经开始预订票了。

当时离春节还有52天时间,王晶接到电话就蒙圈了,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在他手里当时拥有票房保证的“刘德华-周星驰”组合。最后,他一边编剧情、一边开始筹拍电影,结果,王晶还真的拍出来了一部电影,那部电影的票房也不错,它的名字叫《整蛊专家》。

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那时候出了很多著名的导演、演员,也产出了很多非常经典的电影,经历过90年代的巅峰之后,现在的香港电影和电视好像没有什么市场了,不知道是香港人不愿意在电影投入,还是没有那么多好导演和好演员。

电影和电视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尽管也有百年历史),电影要 想发展成为一门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它需要更长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我感觉中国的电影人和电视人的积累还是不够的,一个农民出身的北漂,演过几次配角出名后就可以当主演和导演,一个小品演员能将自己的处女作变成可以记录历史的电影,怎么想,都怎么觉得是闹腾。

可市场绝大时候都是这样,它不看艺术,看行情。有艺术的东西它没有市场,有市场的也许根本就不是艺术。就像当年周星驰拍完《大话西游》之后,由于票房惨淡,最后,导演刘镇伟远走国外,周星驰的彩星电影公司破产,没想到,几年之后,《大话西游》几乎成为香港电影的绝对经典,周星驰因为《大话西游》被封神。

再回到开头的话题,我觉得中国当今的电影从业人员有杀鸡取卵的嫌疑,电影中他们展现的不是演技、故事、摄影、灯光、音响、剪辑等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围绕着眼球,制造着吸引眼球的快餐,假如真的把观众的口味培养成了一种眼球经济,这绝对不是电影艺术的好事,因为,眼球的刺激效果是越来越弱的,这好比吸毒的人,开始的时候,不断给他加量和增加频率,吸毒者是高兴的、愉悦的,可假如把吸毒者的瘾激发到多大计量都形成不了刺激的时候,那会怎么样呢?除了死亡,好像没有别的选择。

但愿中国的电影不要把观众培养成恋“包袱”、“泪点”成癖,否则,将来一定是无法收拾。受害的不仅是中国观众,更是中国的电影市场。

针对当今火热的电影市场,我还是那八个字“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