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纠烂事,不缠烂人(深度)
孩子不听话,是家长不会沟通!你应这么做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每晚儿童故事 查看
来源公众号:国馆(ID:guoguan5000)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小学徒外出取货,回来的路上被狗咬了。
处理好伤口之后,他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狗。
师傅见状,过来询问:
“你的伤口还疼吗?”
小学徒说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狗?”
“因为它咬了我,我要给它点颜色瞧瞧!”
师傅说:“你知道狮子为什么从来不和狗打架吗?”
小学徒愣住了,呆呆地望着师傅。
师傅笑着说:
“因为不是谁都配做狮子的对手,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狗咬到一口却很倒霉。”
“狮子不和狗较劲,这是原则,更何况你是人,跟一只狗计较个啥啊?”
生活中,有不少烂人烂事就像这只狗,轻而易举就能挑起你的情绪,把你拖入污浊的泥淖。
有人嘲讽你,你立即刻薄他;
有人看低你,你马上加倍鄙视他;
有人对你忽视,你从此疏远他。
到了最后,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将自己弄得满身戾气,心情暴躁。
这才是烂人烂事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
周国平说: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来不与烂人计较,和烂事纠缠。
白岩松说: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
有一次,莫言请人吃烤鸭。
大家酒足饭饱后,桌子上还剩下许多。
莫言心想,多可惜啊,那些大葱、大酱、洁白的薄饼,香酥的鸭肉,都是好东西,浪费了是要遭天谴的。
于是莫言就继续吃。
这时,有人开口了:“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
莫言感到脸上火辣辣的,好像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回到家后,莫言非常委屈。
母亲建议他,以后再去吃宴席前,先喝上两碗稀饭,再吃上两个馒头。
回到北京后,莫言就按母亲所说,去吃宴席前先垫饱了肚子。
在宴席上,他吃得慢条斯理、温良恭俭让。
结果一人却说:“看看莫言那假模假样的劲儿,好像他只用门牙吃饭就能吃成贾宝玉似的。”还讽刺他做人不够本色。
生活中,总有一些心理扭曲的烂人,莫名其妙地诋毁你、伤害你。
如果你都去计较、和对方纠缠,那只会筋疲力尽,生活变成一地鸡毛。
甚至把你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周星驰早期电影《新精武门》中,有一个恶俗的场景:
钟镇涛拿了周星驰的行李,周星驰死命追上了他。
然后两人就在小巷子里“打”了起来。
怎么打?
互吐口水!
在我看来,与烂人烂事纠缠,跟这个场景很像。
它们往你身上吐口水,你也回敬,最终不体面的还是你自己。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村上春树曾说: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
烂人最擅长胡搅蛮缠,非要拉着你进入到负面情绪的漩涡中与他周旋。
就像一滩沼泽,你越纠缠,就会越陷越深。
与烂人纠缠,无论何种结局,你都是输家。
正如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所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烂人之所以烂,是因为你越在乎他,他就越烂。
破事之所以破,是因为你总是断不干净,它就更破。
真正聪明的人,都无视对手的挑衅。
世界上最狠的报复,就是不在乎。
“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你对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于是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告诉大家“我不是潘金莲”,前前后后打了20年官司。
最终,也没有把这句话纠正过来。
整整20年人生,李雪莲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
却为了一句话、一口恶气、一件烂事、一个烂人,纠缠了半辈子。
很荒诞,也很现实,毕竟每个人都可能是李雪莲。
但我希望,每个人都不要成为李雪莲。
毕竟人生苦短,与烂人烂事纠缠,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