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李兆麟被特务暗杀,发现时怒目圆睁,凶手下场如何?

1946年3月,哈尔滨警局在水道街的某座房子仓库里,发现了一具双目圆睁的男性尸体,经过查验,这正是我党在哈尔滨的领导人之一——李兆麟,当时,李兆麟已经失踪多日,让人们不敢相信的是,他竟然已经被人害死了。
几天之后一个叫做孟庆云的人投案自首,说自己因为私人恩怨投毒杀害了李兆麟,可是大家知道,孟庆云不过是被推出来的小喽啰,背后的凶手还没有出现。
波谲云诡
李兆麟是老革命,1929年便入了党,入党之后,李兆麟一直在东三省地区领导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可谓功勋赫赫。在日本人投降之后,李兆麟担任了东北北满分局委员,当时由于日军撤离,东北成为了两党争夺的重点,李兆麟是我方的谈判代表之一,李兆麟知道,国民政府狼子野心,一心想要将我党彻底赶出东北,所以李兆麟一直和对方斗智斗勇,坚决不出让任何权益。
李兆麟抗日有功,能力出众,在东北很有威信,而且他早年游学苏联,和苏联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国民政府将李兆麟视为绊脚石,决定除掉他,1945年10月,戴笠命令东北的特务组织针对李兆麟制定暗杀计划。
但是李兆麟明白自己处境危险,所以平时非常谨慎,几乎从不独自外出,特务曾经两次计划在公开场合搞暗杀,但每次李兆麟都临时更改了行程,而且如果在公开场合暗杀,成功率低,还有可能让别人抓住小辫子,所以两个月过去,计划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负责这件事情的特务余秀豪不得不另想办法,直接暗杀行不通了,余秀豪决定来一个“诱杀”,他找到了国民政府哈尔滨市长杨绰庵的秘书孙格龄,孙格龄是中俄混血儿,在哈尔滨也是颇有名气的一个女子,孙格龄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谈吐不俗,对于两党的关系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两方谈判的过程中,孙格龄屡次充当中间人,所以李兆麟也把这位民主进步的女士当做半个自己人看待,甚至还想过把孙格龄发展成党员。
毒计暗生
但是李兆麟没有料到,看似温和无害的孙格龄是个经过精心培养的女特务,她对我党的示好从一开始就别有用心。如今,刺杀李兆麟已经箭在弦上,余秀豪想到了孙格龄这条线,他给孙格龄下了命令,让她把李兆麟骗到水道街一个房子里控制起来,随后杀掉李兆麟。
于是,1946年3月初,孙格龄按照计划找到了李兆麟,当时李兆麟刚刚结束一场演讲,孙格龄邀请他,说明天请了几个人,想在水道街的寓所,大家一起谈谈将来关于东三省的问题。
李兆麟一听,以为谈判又有了新的情况,立刻答应赴约。孙格龄回去之后,便把这个情况告知了特务机关,余秀豪立刻往水道街派去了一队杀手,其中三个埋伏在屋外,其余的埋伏在街道各处,余秀豪给他们下了死命令,绝不能让李兆麟活着走出水道街!
第二天,李兆麟带着警卫员和一个司机前往水道街赴约,可是走到半路上,突然发生了碰撞事故,李兆麟人虽然没事,但是车子却打不着火了,李兆麟害怕误了时间,就让警卫员和司机留下处理,自己一个人去了水道街,没想到,他赴的是一个死局。
李兆麟来到约定的房子,却发现其他人还没有到,只有孙格龄等在屋里,见到李兆麟来了,孙格龄十分热情,让李兆麟进屋休息,等待其他人的到来,李兆麟没有怀疑,走进了会客厅。孙格龄又给李兆麟倒了一杯茶,李兆麟接过喝下,过了十几分钟,闭目养神的李兆麟忽然觉得自己头晕目眩,他慌忙起身,却发现孙格龄已经变了脸色。
知道中计的李兆麟大惊失色,立刻想要离开房间,可是中毒的他没跑出几步就栽在了地上,听到孙格龄的讯号,三个特务闻声而至,将李兆麟死死摁住,特务高庆三抽出匕首,对着李兆麟的要害刺了七刀,直到李兆麟彻底失去呼吸才停手。
血债血偿
随后,几个杀人凶手迅速收拾了现场,并把李兆麟的尸体用床单一裹,塞在了仓库的床板下面。到了晚上,李兆麟的警卫员左等右等,却不见李兆麟回来,便亲自去接,可是到处都找不到人,问在场的几个人,他们异口同声,说根本就没有见到人。
警卫员没有办法,只好上报给驻扎在哈尔滨的苏联军队,请他们帮忙找人,没想到找了半天,找到的是李兆麟怒目圆睁的尸体。大家非常惊愕,而国民政府趁机大做文章,要把这件事情推给苏联或是延安方面,可是大家都不是傻子,很快就怀疑到了特务们身上,余秀豪此时有些慌张,他怕这件事情把自己搭进去,眼看就要查到他身上,他便推出了自己的手下孟庆云顶罪。
但是我们不会轻易放弃对凶手的惩罚,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陈云下了命令,务必全力追查凶手的下落,在全城搜捕的过程中,刽子手高庆三和马建胤落网,马建胤自知已经穷途末路,为了争取宽大处理,他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计划。
然而这个时候,主要的策划者听到风声,纷纷逃窜,哈尔滨已经找不到凶手的踪影,余秀豪和另一个特务阎钟章跑到了天津,认为只要等国军打回哈尔滨,就万事大吉了。但他们没有等来平安,等来的是法网,1949年,有群众在天津认出了他们,随后警方将他们抓获,二人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1957年,最后一个参与了刺杀事件的特务被捕,这件绵延多年的大案终于进入了尾声,而孙格龄逃去了台湾,因病逝世,凶手们最终都得到了自己的报应。只是,李兆麟这位革命者再也回不来了,他没能看到哈尔滨的解放,但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