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十四章君王的旨意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二卷   天行有常

第十四章  君王的旨意

春申君接过书简来问屈润:“这上面写的什么?”

屈润:“县丞禀报,荀老夫子初到兰陵,不经大王和令尹应允,就擅自开仓放粮……”

春申君放下密报不看,拿起自己刚才看的书简,打断屈润的话说:“屈润大夫,方才我收到荀老夫子派人送来了一封呈文。他在呈文中说,兰陵大旱三年,饿殍遍野,如此严重的灾情,大王和令尹竟然在郢都闻所未闻,这表现出楚国朝廷的弊端。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敌国轻之,友国疑之,权谋同行,长此以往,而国势将不免削弱,最后就会灭亡!”

屈润:“危言耸听!”

春申君:“他还说,县丞虽然有隐灾不报之罪,乃是大王与令尹不喜报忧,偏爱闻喜,以禀报政绩论功过、定升迁所逼迫。是大王与令尹轻礼义,失道德,酿成之大患。他要我举一反三,深思呀!”

屈润:“怎么,他连大王和令尹也指责了?”

春申君:“老夫子的话,发人深省呀!让郡县之长岁岁禀报政绩,本想以此来鉴别官吏的优劣。谁知道竟然酿成了只报功,不报过,只报喜,不报忧的恶劣之风。兰陵已大旱三年(灭鲁几年?),我身为楚国令尹,竟然一无所知,不能不引咎自责呀!”

屈润:“这么说,以后岁终禀报政绩的制度,就从此终止了吗?”

春申君:“不不不!还是荀老夫子讲得对,政绩不可不考,礼义道德更不可失。”

屈润:“令尹!以卑职看来,荀老夫子他身为县公,没有大王与令尹的命令,擅自开仓放粮,这是越权!”

春申君:“面对灾情,时不可待,作为一县之长,权宜处之,大王不会见怪。”

屈润:“令尹!假如朝中百官都仿效兰陵县公,各行其是,楚国还不四分五裂吗?我看,荀老夫子到了兰陵,这样大胆妄为,恐怕是有点自恃博学,藐视朝廷。”

春申君:“民为本,食为天。荀老夫子能及时救民,乃是帮助朝廷,大王和我都要感谢他呀!今日我进宫去,将兰陵的事情如实禀报大王。假如大王怪罪,作为令尹,我要首先领罪。”

这是兰陵城外的一座农舍,草屋,篱笆,虽然简陋,倒也干净。院中一角长着一丛丛的兰花更显得生气盎然。

幽兰和荀夫人站在篱笆门外,幽兰高喊:“家中有人吗?”

灵儿从草屋中出来,见是幽兰,高兴地迎出:“呀,幽兰姐姐来了!”

灵儿奶奶闻声也从屋内出来迎接:“哎呀!你们来啦?”

幽兰亲切地:“老奶奶,我爹让我娘和我来看看你们!”说着让身后挑着粮食的佣人把粮食挑进屋内。

老妪感谢地不知说什么好:“哎呀!荀老爷开仓放粮,救了俺们老百姓的命。你们又送这些粮食来,这,这叫我怎么感恩才好呀?”说着又跪地叩头。

荀夫人急忙搀起:“快起来,起来!”

老妪:“夫人!快进屋坐下。”

荀夫人随老妪进屋。

荀夫人:“你们娘儿两个都住在这个屋子里?”

老妪:“咳!灵儿的爷爷和爹娘都饿死啦,俺们娘儿俩就挤在一起,凑合着过吧!”

荀夫人:“庄稼能种吗?”

老妪:“不能呀!人都说大旱不过五月半,眼下都六月了,天不下雨,庄稼种不了,幸亏来了荀县公,要不,兰陵地界的百姓,都要死光了!”

幽兰和灵儿在院中,幽兰指着院中的兰花说:“灵儿,你们家栽这么多兰花?”

灵儿:“不是栽的,我们兰陵的兰花满山遍野都是。天要是不旱,四季开花,比别的地方的兰花香多了,要不怎么叫兰陵呢。姐姐若喜欢,我送你一盆。”

幽兰:“那太谢谢你啦!”

灵儿说着就从地上挖出一丛兰花,栽到盆里。

幽兰将兰花放在荀子官邸的廊下,手捧瓦缶为兰花精心浇水。

李斯走过来:“幽兰,从什么地方移来一盆兰花呀?”

幽兰:“灵儿送给我的。”

李斯:“你到灵儿家里去了?”

幽兰:“灵儿她们多次登门拜谢。我爹说,我家今日为官,昨日也是一民,有来无往非礼也,让我与母亲去回拜。你看这盆兰花好吗?”

“好。”李斯问,“你喜欢兰花?”

幽兰说:“你看这兰花,青翠碧绿,从叶丛中生出花茎,开出淡雅的小花,散发出清心的幽香。尤其是兰花不媚时俗,不与群芳争宠,身居荒山幽谷,贫贱不移,堪称是花中的真君子。”

李斯夸奖道:“啊!你的学问还真不小呀!”

幽兰:“我爹给我起名叫幽兰。韩非说,我爹的意思就是希望我长得像兰花一样。”

李斯:“不愧是老师的好女儿!”

二人同时哈哈大笑,笑得很开心。

李斯:“还想韩非师兄吗?”

幽兰:“不想。”

李斯:“假话!”

幽兰眼睛红了,强忍着情感,泪水没有流出来。

李斯:“不要再伤心了。他既然已经走了,想也没有用,只能让老师和师母为你忧心。”

幽兰:“……”

李斯:“幽兰!听我的劝,人各有志。韩非师兄心里想的是韩国,不是你。你何必如此痴情呢?”

幽兰:“……”

李斯:“幽兰!你相信,韩非师兄走了,还有我,我以后会比他对你更好。”

幽兰依然没有说话。

李斯:“幽兰!我说的话也许你不爱听。老师刚到兰陵,遇到这里多年没有的旱灾,你不能这样让老师不放心。快把韩非忘掉,我们一同协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你说好吗?”

幽兰点头,轻声回答:“好!”

县丞、乡老、里正数十人齐聚县衙厅堂。

荀子向他们严肃讲着:“诸位是乡老和里正,你们都管辖着几十户、上百户的百姓。兰陵百姓遭此罕见大难,你们应当与他们同舟共济。如今应当做的最为要紧的事情,是不要再饿死人。天下什么最为宝贵?人。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天下?还有什么国家?还有什么君王和官员?兰陵是一块好地方,以后,兰陵要成为天下最富有的地方。谁来让她富有呢?还是人。所以,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兰陵的每一个百姓都有口饭吃,不要再饿死人。”

乡老、里正们一致点头。

荀子:“假如是丰收年月,有口饭吃并不难。如今是灾荒年月,这件事情不易呀!国家粮仓里的粮食不多,还要防备打仗,不能再多放粮食。你们要想办法,让百姓相互拆借,节俭度荒。无论如何不能再饿死人。哪个乡,哪个里,饿死了人,本官要拿你们问罪!”

幽兰问荀夫人:“娘!我爹让想办法,做饭怎么能少用粮食还能吃饱肚子,这该怎么办呀?”

荀夫人:“走,随我到郊外去。”

幽兰:“到郊外去做什么?”

荀夫人:“你呀!没有经过灾荒年。你爹的意思是让人学会遇到灾荒,应当怎么过日子。”

荀夫人与幽兰手提竹篮在田野寻找野菜。

荀夫人:“兰儿!看这里有白蒿,还有猪毛草!”

幽兰跑过来:“我看!”

荀夫人:“你看!是不是?”

幽兰:“是!和我们邯郸的一样。”

荀夫人:“快采!”

母女急忙低头采摘。

老族长在兰陵街头一边走,一边逢人便说:“都城来了大巫师,兰陵人有福气!都城来了大巫师,兰陵人有福气!”

幽兰端着碗对荀子说:“爹!我娘做的野菜粥既节省粮食又好吃!”

荀子:“是吗?我尝尝。”

幽兰让荀子喝了一口粥。荀子:“啊!不错。”

荀夫人:“兰陵这地方水土好,没有经过灾荒年月。他们只知道粮食、菜蔬、肉好吃。不知道野菜、树叶也能充饥。我带兰儿到郊外去,在野地里找到了和我们邯郸一样好吃的白蒿子、猪毛草、杏仁棵,还有榆树叶,都能够和粮食掺在一起,做粥,做菜团子吃。”

荀子高兴地:“好呀!夫人!明日你到大街上去好吗?”

荀夫人:“看你!我一个妇道人家,让我到大街上去做什么?”

荀子:“把你做的粥让兰陵的百姓都尝尝,让他们家家都来做!”

兰陵街头路边,排列着三口大锅。荀子、荀夫人和幽兰站在大锅的旁边,用勺子为人们向碗中舀粥。

荀子向众人大声介绍:“诸位尝尝,这粥里有兰陵生长的野菜,还有榆树叶,好吃呀!大家都来尝尝!”

百姓边走边议论:“啊!荀县公在大街上舍粥,快喝去!”

季伯:“我来一碗!”

荀子:“好!”端上一碗送给季伯。

季伯接过来碗喝了一口。

荀子问:“好喝吗?”

季伯:“嗯,好喝!好喝!”

荀子向众人:“诸位今天尝了,回到家里去,也可以采些野菜、树叶度荒啊!”

一百姓端碗喝粥:“好!这个办法好,回家让我老婆也照荀县公说的做饭。”

季伯:“灾荒年,能填饱肚子就行。”

老族长走向正在喝粥的季伯:“都城来了大巫师!”

季伯兴奋地:“是吗?”

灵儿与奶奶在家里一起学做菜团子。

灵儿:“奶奶,我团不成。”

奶奶:“以前我包菜团子用许多面粉。县公夫人教我们节省面粉,皮儿薄,不好包。奶奶一下子也包不好。”

巫婆进门来喊:“灵儿!”

灵儿:“什么事儿?”

巫婆:“都城里来了大巫师,要收徒弟,你愿不愿意去?”

“愿意!”灵儿欢喜地问:“奶奶,叫我去吧?”

老妪:“去吧!请大巫师给咱们家降福,你学会了,将来也做巫师!”

灵儿放下手中的菜团:“那我走了!”

巫婆:“快走!”

二人快步出门。

灵儿跟随巫婆来到屈光的住所,这是一所封闭的大屋,烛光把屋子照得有一种神秘感。屋的四周摆放着各种供品,屋中间坐着身穿巫师彩衣的屈光,更加让人感到神秘莫测。

灵儿看见这所神秘的屋内摆满了各种好吃的食品。有粮食、肉脯,果品。让灵儿羡慕得目瞪口呆:“啊!……”

老族长、季伯等许多百姓跪在屈光的面前祈祷:“大巫师!灾荒年月,保佑我家的性命!”

屈光微闭眼睛,不断重复地:“神灵保佑你们!”

灵儿以一种敬畏的神情看着屈光。

屈光睁开眼睛,看见灵儿,心内一动。

灵儿虔诚地跪在众人身后。

屈光:“去吧!都去吧!神灵保佑你们!”

老族长、季伯等百姓散去。

巫婆与灵儿等数名学巫女的姑娘留下来。

屈光走到她们的面前问:“你们都是想学习做巫师的吗?”

巫婆:“她们都是!”

屈光一个一个仔细打量:“唔,长得还算漂亮。不过,土头土脸,一个个面黄肌瘦的。”

巫婆:“那是饿的!”

屈光:“我这里有的是吃食,叫你们吃个饱!”

巫婆:“吃饱了,胖起来,个个都像鲜花!”

屈光:“还要打扮。缺少打扮,就把美丽遮盖了。你们要想做巫师,请神灵赐福,就要让神灵看见你们心里高兴,就要美起来,唱起来,舞起来!你们听懂了吗?”

巫婆:“都听懂了吗?”

众女巫:“懂了!”

巫婆:“那就快打扮起来!”

巫婆为学习巫女的姑娘梳妆打扮。

屈光一个一个观看修饰过的女巫,连连夸奖:“好!好!这样才漂亮,神灵才喜欢!”

夜晚,烛光照得满屋通明。

装扮妖冶的女巫,在屈光的带领下唱着歌曲练习舞蹈。屈光不时地向女巫调情。女巫急忙躲开。

巫婆在一边斥责:“躲什么?这是大巫师给你们传授法术,教你们如何取悦神灵!”

荀子在兰陵县衙思考着问李斯、陈嚣说:“我等不仅要为兰陵的百姓思考眼前,还要思考未来。要想办法,让百姓现在能够种上庄稼,以后也有饭吃。”

李斯与陈嚣点头:“是!”

屈光大口吃肉喝酒,女巫们围坐陪同。屈光把肉脯不时送进身边女巫的口中。

灵儿远远地坐在一边。屈光招手:“过来!”

灵儿未动。

屈光指着灵儿:“你,过来!”

巫婆申斥灵儿:“大巫师叫你过去!”

灵儿无奈地过去坐在屈光身边。

屈光给灵儿肉吃,灵儿不吃。

屈光生气:“你好不识抬举!”

巫婆:“灾荒年月,大巫师给你吃肉,你还不乐意!少见!”

兰陵县衙厅堂的地面上摆放着兰陵地图,荀子在倾听县丞介绍兰陵地形。

县丞:“兰陵,城枕陵前,泇水绕其东。西有温岭,北有文峰山,南部是平原。兰陵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农夫喜种谷子、高梁、稷子,尤其是兰陵美酒,远近驰名,家家都会酿造。”

荀子思考着:“啊!……”

县丞:“过去兰陵是一个雨水河水都很充足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是干旱,也从来没有遭遇过旱灾。”

荀子:“啊……”

荀子手举蜡烛跪在兰陵地图前面仔细查看,思考。

明亮的烛光下,屈光的眼睛看着灵儿,灵儿低头。

屈光向众女巫:“本巫师今晚要传授法术。你们都站好了,我依次占卜,谁得到了吉兆,今晚我就将法术传授给谁。”

巫婆:“这就是神让谁有福气!”

屈光将许多龟甲摆在面前,指身边的一名女巫:“这次为你占卜。”

屈光火烧龟甲,而后看卜词:“啊!凶。”

巫婆:“你走吧!今晚没有你的事儿了。”

屈光指第二个女巫:“这次为你占卜。”

屈光再次用火烧龟甲:“啊,凶。”

巫婆:“你也走吧!”

屈光指第三个巫女:“这次是你!”

屈光再次占卜。

灵儿奶奶在昏暗的小屋里跪地祈祷:“天地保佑,让我的灵儿学会巫术,将来做个大巫师!”

屈光的住所内就剩下灵儿一人。灵儿心内紧张。

巫婆:“他们都没有福气,灵儿,下面看你了。”

屈光占卜。

灵儿担心地看屈光的每一个动作。

占卜完成,灵儿心跳得更厉害。

屈光看卜兆兴奋地:“啊!大吉!”

巫婆:“灵儿!恭喜你呀!”

灵儿着急欲哭。

巫婆:“灵儿!今天是你的喜日子,应当高兴!”

屈光:“灵儿!今天本巫师要将最完美的法术传授给你,让你知道怎样让神灵愉悦,怎样祈求神灵降幅。让你享受到人间最美妙的时光,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快乐!”

灵儿急忙摇头:“不!不!我要回家!”

巫婆:“哎呀!看这个姑娘傻不傻,别人盼都盼不来的事情,你还要走。”

灵儿哭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巫婆呵斥:“不许哭!”

屈光厉声地:“占卜传达的是神的意志。违抗神的意志,就是背叛神明!”

灵儿立即跪地,望天祈祷:“神明!请你听灵儿一句话,灵儿信奉你,尊敬你,可是,今晚我不能,我不能……”

巫婆:“你不能什么?你说!”

兰儿:“我不能……”

巫婆:“你不能什么?”

兰儿:“我不能接受大巫师的传授!”放声哭泣。

“哭什么!”巫婆着急地:“大巫师!……”

屈光示意巫婆动手。

巫婆上前拉灵儿,灵儿挣脱,飞快地跑出门去。

县衙的厅堂里曙光照耀。荀子依然手端蜡烛在兰陵地图前面望着地图思考。

县丞进门来:“啊呀!荀县公!天已经亮了!”

荀子:“啊!……”急忙吹灭蜡烛。

县丞:“荀县公一夜没有睡呀?”

荀子:“你看兰陵东边的泇水是不是可用来灌田呀?”

县丞:“荀县公!大旱三年,泇水也干了。即如水多,由低处向高处引水,谈何容易?”

荀子郑重地:“古有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为何我等就不能治好兰陵?”

县丞摇头笑道:“老夫子,你不是治水的大禹,我也不是邺城的西门豹。天不下雨,你的学问再大,又有什么办法?”

门外突然传来高声的呼唤:“大王诏书到!”

县丞:“啊?大王诏书到了。”

荀子、县丞急忙出门迎接。

荀子与县丞拱手施礼将手捧诏书、面目严肃的宫人迎进县衙。

宫人手捧诏书走进厅堂。

荀子和县丞向宫人施礼跪拜,恭听宫人宣诏。

宫人高声宣读:“兰陵县公荀况听宣!”

荀子:“陛下!”

宫人:“大王诏曰:朕闻兰陵大旱三载,饿殍遍野,心中甚为不安。兰陵县开仓放粮,虽然未报朕知,姑念救民紧迫,不予追究。诏谕兰陵县公赈灾安民,立即设坛,代朕祭天求雨,以解民忧!”

荀子心中一惊:“啊?……”

县丞轻声地提醒荀子:“荀县公,接诏书呀!”

荀子蹲坐在地上许久未动。

县丞:“荀县公!公公在等着你接诏书啊!”

荀子心情沉重地上前,将宫人手中的诏书接过去。

荀子将宫人转引到客厅。衙役为宫人、荀子、县丞送上水。

荀子向宫人说:“公公请用。”

宫人和蔼地说:“荀县公,何时设坛祭天求雨呀?我回到都城也好回复大王。”

荀子心中不悦,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

县丞接过话说:“请回禀大王,我们立即照办。”

宫人:“好!那我就回都城禀报去了。”起身要走。

县丞:“公公!歇息几日再走。”

宫人:“不,大王和令尹还等着回话呢!”出门。

荀子礼貌地:“送公公!”

宫人回身:“荀县公,祝你代替大王祭天求雨好运!”说完走出客厅。

县丞感慨地:“大王英明呀!自从开仓放粮那天起,我的心里一直捏着把汗。总害怕大王怪罪,掉了脑袋。如今大王不但不怪罪,还降下旨意,叫您代替他祭天求雨。大王英明,英明!”

楚王的诏书摆放几案上,荀子生气地往来踱步。

幽兰告诉母亲:“娘!听说楚国大王来了诏书,要我爹代替大王祭天求雨呢!”

荀夫人:“咳!这个老天爷,总不下雨,把老百姓都毁啦!”

幽兰:“娘!你见过求雨吗?”

荀夫人:“见过。那年邯郸大旱就求过雨。”

幽兰:“怎么个求法?”

荀夫人:“在野地里搭起高台子,摆上风、云、雷、雨各路神仙的像,供上最好的供品。官员请来巫师,口念咒语,老百姓都跪在地下,向老天爷磕头求告,一直到天上下雨为止。”

幽兰:“哎呀!那得跪到什么时候呀?”

荀夫人:“求雨嘛,就得心诚。”

幽兰:“求下雨来了吗?”

荀夫人:“没有。”

幽兰:“那还求它做什么?”

荀夫人:“不求老天爷下雨,谁能给下雨呢?”

幽兰:“那……,你说我爹能求下雨来吗?”

荀夫人:“谁知道呢?……”

李斯走进荀子书斋:“老师唤我?”

荀子指着几案上的诏书,冷冷地说:“楚王来了诏书,让我代他祭天求雨。”

李斯:“啊!老师,楚王关爱百姓,果然英明!”

荀子:“荒唐,荒唐呀!”

李斯惊异地:“老师,您为何生气?……”

荀子:“兰陵已经大旱三年,今天是六月初五,还没有下一滴雨水,百姓人心慌慌,我们设下祭坛,让百姓都在祭坛下面跪地求雨,大王坐在王宫中就可以心安了吗?”

李斯不解地:“老师以为……”

荀子感慨地:“愚昧!愚昧呀!君王用愚昧教导百姓,百姓因愚昧而贫穷。如此,楚国何日才会富有,才会强盛?”

李斯:“老师,弟子认为,既然大王有诏书到来,作为县公,就应当按诏书行事。”

荀子:“这诏书下得对吗?”

李斯:“弟子认为,楚王下诏书祭天求雨,为的是百姓,没有什么不对。”

荀子:“天上的雨是求下来的吗?”

李斯:“这……,老师,您不是常说要正名份吗?老师如今的名份是楚国的县公,县公就应当遵从君王的敕命。”

荀子:“是的,我如今是楚国的县公,是楚王的臣子。然而,怎样做一个臣子,你明白吗?一个臣子,遵从有利于君王的命令,那叫做顺君;遵从不利于君王的命令,那就叫做献媚。不遵从君王的命令,而做有利于君王的事,叫做忠臣。不遵从君王的命令,去做不利于君王的事,那叫做暴臣。不体恤君王的荣辱,不顾及国家的得失,偷合苟容以保持自身的禄位,拉拢私党,那叫做国贼。你说,让我做个什么样的臣子?是做一个忠于君王的臣子,还是做一个献媚君王的臣子?”

李斯:“学生浅见,还是老师想得深远。不过,假如不遵从楚王的敕命,楚王若怪罪下来……”

荀子:“一个真正忠心于国家的臣子,应该不盲目迎合君王的命令而违背国家的根本。这叫做从道不从君。”

李斯恭谨地:“啊,……是。”

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是人之最高德行。李斯呀,人世间如果一切能以礼义来规范言行,而不是以君王或者是父母的话语来规范言行,那么儒道就完备了,即便是尧舜也不能比之更好!”

李斯:“是,老师说得对。”

师徒二人沉默了。

面对楚王的诏书,李斯问:“老师,这件事现在该如何办呢?”

荀子:“不去管它。如今天旱无雨,百姓种不上庄稼。我身为县公,只能够让百姓摆脱愚昧,变得聪慧。绝不能用愚昧去误导百姓。”

李斯:“老师想……”

荀子:“我要想办法为百姓找水,让百姓种上庄稼。”

李斯:“找水?……”

荀子:“对!找水。”

李斯:“我们到哪里去找水?”

荀子:“到山里去。”

李斯:“老师,到山里找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如找到了,远水也不解近渴呀?”

荀子坚定地:“就是找来一滴水,让百姓多种上一棵庄稼,也比做祭天求雨的蠢事好!”

县丞走进来:“荀县公!”

李斯说:“啊,县丞大人来了,请坐。”

县丞坐下说:“荀县公,什么时候设坛呀!”

荀子:“设什么坛?”

县丞:“代大王陛下祭天求雨呀?”

荀子半晌未语,拿起诏书,看了看:“若是求不来雨呢?”

县丞:“那我们也是遵照大王的诏书办了。”

荀子:“我不愿做这种愚弄百姓,劳民伤财的事。”

县丞:“荀县公,倘若不按大王诏书行事,大王怪罪下来,你我可都吃罪不起呀!”

荀子想了想说:“这诏书你拿去。”

“哎……”县丞不知道荀子何意:“荀县公,这诏书是给你的,我哪有资格代大王祭天求雨呢?”

荀子:“那就不要管它。”

县丞试探地:“荀县公!你,你真的不愿意代大王祭天求雨?”

荀子看了县丞一眼,未予回答。

县丞轻声问李斯:“李斯先生……”

李斯不语。

县丞求之不得地:“那,那,……我,我就冒昧代替您了,行吧?”

荀子:“不是代替我,是代替大王。”

县丞:“对,是代替大王!”县丞十分荣耀地将诏书双手捧起:“那我……,我就代大王求雨了?……,啊,好,我代替大王求雨!我代替大王求雨!”

县丞高兴地来到屈光住所:“屈少爷!好事!好事!”

屈光:“什么好事?”

县丞:“那位荀老夫子果然是个书生,不懂得事理。大王下了诏书,让他代替大王祭天求雨,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呀!可他不愿意。”

屈光:“哈哈!什么荀老夫子?老糊涂,老蠢货!”

县丞:“这份光彩,他不愿意做,我来做。”

屈光:“哈哈!那你可是要风光风光了!”

县丞:“你也风光呀?我搭起求雨台,请你这位都城来的大巫师登上台去。假如求下雨来,你就是兰陵的救星,兰陵的神灵!”

兰陵县城街头。

兰陵的百姓组成求雨的队伍锣鼓喧天,笙竽齐奏。因为黑色与五行的水相对应,所以,他们高举着黑色的旗帜,列队行进。

四个粗壮的汉子为一组,各抬着风伯、云君、雷神、雨师四种神的塑像走在队伍的前面。楚人心目中的神与夏人不同。无论神鬼都是美男美女,有人情味儿。所以,百姓抬的神像,可仿照北方的神像手中拿着表示神力的道具,但脸面、衣着美丽鲜艳。

神像的后面,女巫披发跣足身穿黑衣。男巫也身穿黑衣,头戴怪兽、鬼魅面具。男女一同载歌载舞。乐曲以鼓为主,巫师们踩着鼓点舒喉而歌,拂袖而舞。

最后的几辆车马上载着铜鼎、猪、牛、羊头等祭器和祭品。

队伍由闹市走出城门,走向郊外。

荀夫人担心地问荀子:“你真的要进山去找水?”

荀子:“对!”

幽兰:“爹!你这么大年纪了,跑到哪里去找水呀?”

荀子:“我既然做了兰陵的县公,就要为兰陵百姓做事。”

荀夫人:“你不听大王的命令,大王不怪罪吗?”

幽兰:“是呀?大王怪罪了,那可是了不得!”

荀子:“圣明的大王应当知道,什么样的臣子才是在真诚做事。”

幽兰:“那他若是不圣明呢?”

荀子:“……”

荀夫人:“兰儿,快别说了。给你爹收拾进山的衣服。我来准备干粮,让你爹多带上一些。”

幽兰:“哎!”

在荀子官邸门外,李斯、陈嚣和几个衙役正往车上装着干粮、水和衣物等。

荀夫人和幽兰把荀子送出府门。荀夫人向荀子嘱咐:“你今年都五十六了,不年轻了,要知道自己爱惜自己!”

荀子:“哎!”

幽兰向李斯、陈嚣说:“斯哥,陈嚣,一路照顾好我爹!”

李斯、陈嚣答应:“哎!”

荀子登上车,向车夫挥手:“走吧!”

车子启动。荀夫人突然想起了什么,向幽兰:“兰儿!快叫住你爹!”

幽兰喊:“爹!我娘叫你!”

荀子向车夫:“停一下!”

荀夫人赶到车前去,又嘱咐道:“你找到水源就快一点回来,找不到水源也要快一点回来,啊!”

荀子:“好。”

车子启动,向前走去。荀夫人与幽兰一直望着荀子一行在远处消失。

在县丞府中,巫婆和县丞的爱妾为县丞穿衣打扮。

巫婆:“祭天求雨,要感动上苍。无论是祭礼筹办,还是举行仪式,还是身上衣着,都得表现出诚心来。”

爱妾:“哎!您看他这身穿戴行不行?”

巫婆端详着:“还差不多。”

县丞认真地:“哎!不能差不多。本县丞代替大王陛下祭天求雨,乃是一件无比荣耀无比圣神的大事,非同小可,要一点不差!否则,老天怪罪,求不下雨来,那还了得!”

爱妾又为县丞仔细做整理,问巫婆:“行了吧?”

巫婆又端详了一番:“行了。”

县丞:“还是差不多?”

巫婆:“不,一点不差!”

县丞:“巫婆,你再看我走上两步是否得体?”

县丞神情紧张,身体僵硬地手捧诏书走得十分蹩脚。县丞爱妾和几个衙役看了止不住吃吃发笑。

县丞训斥道:“笑什么?如今我是代替大王祭天求雨!我应当像大王一样。不,如今我就是大王!”

县丞又僵硬地演习走路,人们强忍住笑,谁也不敢出声。

荀子乘车,李斯、陈嚣和几名衙役跟在后面,急急在荒野之上行进。

在兰陵县城郊,搭起一座高高的祭坛。祭坛周围竖立着八面黑色的旗帜。

风伯、云君、雷神、雨师四种神的塑像一字排开,放置在祭坛上,坛前摆着猪、牛、羊头等祭品。青铜鼎内烈焰熊熊,香烟氤氲。

祭坛下黑压压跪满了男女老少虔诚的求雨人群。老族长、季伯、季仲、灵儿与奶奶都在其中。他们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天帝开恩,给下点雨吧!下点雨吧!下点雨吧!”

巫婆焦急地催促:“县丞大人!祭坛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登台祭天了!”

县丞:“屈大巫师呢?”

巫婆:“就是他让我来催你!”

“好!”县丞欲走,又止:“哎!我怎么觉得不合适呀?”

巫婆:“哪里不合适?”

县丞:“大王的诏书上写的是让荀县公代替他祭天求雨,我来祭天,这合适吗?”

县丞爱妾:“哟!你怎么又后悔了?”

县丞:“不是后悔。大王的诏书上明明写的是荀县公,我去,这,这不合适。大王如果知道,怪罪下来,我担待不起,我担待不起。”

县丞爱妾:“哼!想吃肉,还又怕烫嘴。”

县丞:“你住嘴!”

巫婆:“荀县公他不去,你就去吧!”

县丞:“不行!”

巫婆:“那该怎么办?台子都搭好了,谁来登台祭天?”

县丞想了想:“找他,还是让他去。”

县丞爱妾:“你知道他在哪儿?”

县丞:“无论他在哪儿,也得找到他。”

荀子一行正在荒野行进,县丞乘车赶来:“荀县公!——”

荀子闻声让车子停下。

县丞赶上来,下了车,跑到荀子的车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荀县公!……”

荀子:“何事?”

县丞:“祭坛备好了,单等您代替大王登坛祭天求雨呀!”

荀子:“不是你去吗?”

县丞搭讪一笑:“我,我没有那个资格呀!”

荀子:“你有。”

县丞:“大王的诏书上写得是您哪!”

荀子:“你应承下来了,你就去。”

县丞:“还是您去吧,我不够那个格儿。”

荀子:“你够。”

县丞:“这……这不合适。”

荀子:“合适。”

县丞:“这……”

荀子:“还有事吗?”

县丞:“代替大王祭天,这是天大的事儿,你……”

荀子:“天大的事儿是为百姓找水种田。我走了。”

县丞:“这……”眼望着荀子的车子和李斯等人远去。

巫婆在县丞府等得着急:“眼看祭天的时辰就到了,这,这县丞大人怎么还不回来?”

县丞爱妾:“他是又想吃肉,又怕烫嘴。”

县丞风尘仆仆走进门来。

巫婆急问:“哎呀!县丞大人,你可回来了。找到荀县公了吗?”

县丞:“找到了。”

巫婆:“啊,找到啦?祭天的时刻马上就到,赶快请荀县公登祭坛吧!”

县丞:“他不来!”

巫婆:“哟!闹腾半天,他还是不来呀!……”

县丞得意地:“看来,这件代替大王祭天的大事只能由我来承担了!”

县丞爱妾:“看美的你!”

县丞:“这是福气!人一辈子能有几回这样的福气?”向巫婆命令:“走,登坛!”

县丞爱妾:“慢走,再换换衣服!”

县丞:“不是刚刚换过吗?”

县丞爱妾:“看你出去跑一趟,里外都脏了。老天若是怪罪,你受得了吗?”

县丞:“好,换!”县丞向巫婆:“你去告诉大巫师,我一会儿亲自去请他!”

巫婆:“你快一点!我这就去。”

屈光正在给四个衣衫褴褛的穷汉猪肉块子:“吃吧!吃饱一点。灾荒年,能吃饱肚子不容易。”

四穷汉不说话,只是大口大口地吃肉。

屈光又拿了一块肉给一个穷汉:“给!吃!”

穷汉接过去,继续大口大口地吃。

屈光指着屋子里的东西:“你看,这些肉、粮食、金子、玉璧,都是你们的。不过,你们要听我的话。”

四穷汉:“好!”

屈光:“今天你们装扮成来自四方的旱魔。每个人必须爬到刀山顶上。”

四穷汉点头。

屈光继续说:“上到刀山顶端之后,赶快下来。不要怕人们喊叫抓你们。我会安排人把你们接走,让你们拿着这些宝物远走高飞。”

四穷汉:“好!”

屈光看着他们吃肉的样子,既鄙视又想笑:“哎哎!不要光吃。要记住,必须爬到刀山顶上去。上到刀山顶上,就赶快下来,我派人接你们。”

四穷汉:“哎!”

屈光:“去吧!”

四穷汉离去。

县丞进来拱手:“本官迎候屈大巫师!”

屈光:“都准备好了吗?”

县丞:“本官按照您的吩咐,已经传令下去。兰陵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县设大王祭天台,村设乡里祭天台,家家户户都设祭天台。面向东方,跪地求雨,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直到天帝开恩,降下雨来为止!”

屈光:“好!”

县丞:“请屈大巫师上车。”

屈光:“好!”

屈光身穿黑色的大巫师法衣,端坐在豪华的车子上,县丞亲自驾车,在街头行进。

兰陵郊外的祭坛上,巫婆高声喊:“午时到,祭天!——”

巫婆手举祭旗,挥舞三下,台下鼓乐一起奏响。

戴假面的众男女,排成队形,踏着节秦,舞动身躯。台下数千百姓和着巫师的歌声一起高唱。

在祭坛对面立着一座用木杆搭成的刀山,雪亮的铁刀横插在木杆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把把铁刀闪着耀眼的光。

四名女巫手捧酒尊,走到神像前,跪下。

屈光站在台子的中央,威严做法,而后对天呼唤:“祭坛高耸,万民祈祷,楚国大王,亲祭天神,祈求上天,普降甘霖!尚飨!”

县丞头顶诏书,俨然就是楚王,登上祭坛。

巫婆高呼:“敬酒!”

屈光:“敬酒一尊,祭于风伯。风为雨兆,尊神驾临!”

县丞行至风伯像前,接过女巫手中的酒尊,双手举过头顶。

屈光看见县丞扭捏作态的样子,心中好笑。

荒野。

荀子、李斯、陈嚣和几名衙役,行至泇水。

荀子从车内向外面观看:“前面可是泇水?”

李斯:“是!”

荀子:“停下!”

车子停下,荀子下车察看。只见眼前一片白茫茫,全是沙滩。

荀子沿沙滩前行,只有干涸的沙子,没有一点水的痕迹。

陈嚣:“干得连一滴水都没有,这哪里是河?”

荀子:“把车留下,咱们沿河滩向上面走!”

李斯:“老师!你还是坐上车吧!”

荀子:“不!在河滩上车也不好走,咱们一同步行。”

他们脚踏沙滩,沿河道继续向前行进。

屈光在祭坛上高呼:“敬酒二尊,祭于云君。布云兴雨,万民欢欣!”

县丞来到云君像前,从女巫手中接过酒尊,恭敬地将酒洒下,跪地三拜。

在求雨的人群里一边唱歌一边叩头,灵儿与奶奶虔诚跪拜。

荀子一行在荒野走得浑身汗水。

陈嚣问:“老师!他们能求下雨来吗?”

荀子:“雨不是人乞求才下的,求也没有用。”

陈嚣:“他们求雨,要是下了雨呢?”

荀子:“那是天上有雨,该下了。”

陈嚣:“要是他们求不下来雨呢?”

荀子:“那是天上本来就无雨。”

陈嚣问李斯:“师兄!你说,他们能求下雨来吗?”

李斯:“不知道。”

陈嚣:“你猜猜。”

李斯:“我猜不着。”

陈嚣:“你猜猜嘛!”

李斯:“我猜什么?不用猜。老师刚才已经说了,雨不是人乞求才下的,求也没有用处。”

陈嚣:“我不是说求雨有没有用。我是让你猜猜,看天能不能下雨。”

李斯看看万里无云的天空:“我看下不了雨。”

陈嚣:“我看也是。不过,假如真的要是下起雨来,那可就说不清楚了。”

荀子:“说得清楚。天,不是人,也不是神。它没有灵性,它无声、无知、无义。它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则,不会因为你乞求它,它就可怜你;也不会因为你不乞求它,它就惩罚你。我的学生不应当相信鬼神。”

陈嚣:“是!”

屈光在祭坛上高呼:“敬酒三尊,祭于雷神。霹雳三声,旱魔逃遁!”

县丞走向雷神,从女巫手中接过酒尊,恭敬地洒下,跪地三拜。

此时,祭坛下鼓声震天,求雨的人群中发出愤怒的吼声:“驱赶旱魔,驱赶旱魔,驱赶旱魔!……”

老族长、季伯高声呐喊:“驱赶旱魔!驱赶旱魔!”

灵儿和奶奶也在人群中愤怒地高喊:“驱赶旱魔,驱赶旱魔!”

装扮旱魔的四个穷汉,赤身,腰间仅系一条遮羞布。在激烈的鼓点和“驱赶旱魔”的呼叫声中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被赶出来,又在人群中四处躲藏,最后逃至刀山下面。四方呼声更高。四个穷汉恐慌地从四个方向爬上刀山,脚踩利刃,一步一滴血。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到刀山下,鼓点与“驱赶旱魔”的愤怒呼声形成节秦,催逼着穷汉不顾脚上手上的疼痛,一步紧一步地向上爬。

穷汉的耳边响起屈光的声音:“你们看,这些肉、粮食、金子、玉璧,都是你们的。”“记住,必须爬到刀山顶上去,上刀山之后,你们赶快下来,我派人接你们。”

刀山的下面喊声一浪高过一浪:“驱赶旱魔!驱赶旱魔!驱赶旱魔!”

四个穷汉已是疼痛难忍,精疲力尽。实在支持不住了,一个穷汉滚下了刀山。

人群中发出惊恐的叫声:“啊!”

跌下来的穷汉在刀山下已是气息奄奄。屈光的话又在他的耳边响起:“你们看,这些肉、粮食、金子、玉璧,都是你们的。” “今天你们装扮旱魔,每个人必须爬到刀山顶上。”“必须爬到刀山顶上!” “必须爬到刀山顶上!”

跌下来的穷汉又使尽全身力气,站起身来,再次向刀山爬去。

又有两个穷汉忍受不住疼痛,跌下刀山。两个人再次爬起,向刀山去爬。四个人终于爬到了刀山顶端。回头向下望去,突然,刀山下面火起。屈光的话再次在四穷汉的耳边响起:“上到刀山顶端之后,赶快下来。不要怕人们喊叫抓你们。我会安排人把你们接走,让你们拿着这些宝物远走高飞。”“记住,必须爬到刀山顶上去,上刀山之后,你们赶快下来,我派人接你们。”

四穷汉绝望地接连摔下刀山,落入大火之中,在大火中痛苦挣扎。

人群中响起更加激烈的鼓点声和“驱赶旱魔!驱赶旱魔!”的愤怒呼声。

荀子一行走到泇水河边。

陈嚣突然发现地:“老师!看,水!”

“啊?……”荀子等向陈嚣指的方向看,见宽宽的河道中间有一股涓涓细流。他们快步走过去,见水流时续时断。

荀子兴致地:“走!继续向前。”

陈嚣高兴地跳跃:“啊!我们找到水了!……”

大家一时充满了希望,加快步伐,努力继续向前。

荀子一行,沿着河岸的沙滩走一步退半步,浑身淌汗,又渴又累。河水断了,再也看不到水的痕迹。

众人气喘吁吁丧了气:“水没了!”“一点影子也没有了!”

荀子摆手让众人停下来歇息,然后独自一人察看附近的地势。

几个衙役累得一屁股歪倒在地上。一衙役嘴里嘟囔道:“身为县公,不在县衙大堂安稳坐着,踏着沙子找水,真是少见呀!”

其他人也附和:“没见过!”

“你说他是怎么想的?”

“谁知道呢?”

“难道他真的想胜过天神?”

“那不是妄想吗?”

陈嚣走到荀子身边,递上水壶,荀子喝了一口。荀子走到几个衙役面前,和蔼地:“让诸位跟着我受累了!”他把水壶递给坐在地上的一个衙役:“喝口水!”

衙役急忙歉疚地说:“县公不怕受累,俺们也没说的!”

荀子:“来,喝口水!”

衙役不好意思地:“这……”

荀子把水壶送到衙役面前:“喝吧!”

几个衙役接过来水壶传递着,匆忙地一人喝了一口水:“荀县公!走吧!”

荀子:“好,走!”

荀子一行继续踏着沙子向前,沿河道走进山峦。

河道顺山势走向大山深处。在河道的转弯处,李斯突然发现山头下有一湾积水,清明透彻。

李斯惊喜地:“老师!看!”

陈嚣与众衙役高兴得如获至宝:“啊!水!水!……”

李斯:“老师!看!”

顺着李斯的手,众人望见一条长湖延伸到远方。

荀子肯定地:“这里就是泇水的源头。因为干旱,水从河道下面全部流失。假如开一条水渠,把源头的水直接沿山势引下去,就能灌溉许多良田。”

李斯:“对!”

陈嚣:“老师!我们总算找到水源了!”

荀子:“李斯!回去就找水工来,测量水渠的路径。”

李斯:“好!”

屈光在祭坛上高呼:“敬酒四尊,祭于雨师。甘霖普降,滋润黎民!”

县丞走到雨师像前,接过女巫手中的酒尊,恭敬地洒下,跪地三拜。

此时,祭坛上的旗帜突然飘动。

祭坛下,跪着的老妪和灵儿感到一阵凉意。老妪惊喜地说:“起风啦!”

西北方起了乌云,落下点点雨滴,灵儿用手接着,高兴地:“奶奶,下雨啦!”

屈光也感到一阵凉意,兴奋地大声呼吁:“啊!风来啦!云来啦!旱魔死了!”

刀山下面的大火还在熊熊燃烧,已经看不见四个穷汉挣扎的身影。

屈光向祭坛下面观看,突然发现了站起身来接雨点的灵儿,痴痴地望着,似望云又似望人地:“好美呀!好美呀!”

雨点接连落下。祭坛下的人们个个惊喜,跳跃,欢呼:“雨来啦!雨来啦!”

屈光兴奋地望着灵儿:“啊!我的及时雨!你来啦!屈光渴望你!”

祭坛上,县丞望着飘来的乌云,感激地:“天帝有灵!天帝开恩!天帝有灵!天帝开恩!……”

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祭坛下的人群一动不动,仰天望着大雨,激动得泪流满面。

屈光站在祭坛上,雨水浇头,一直贪婪地望着灵儿。

灵儿与奶奶在雨中离去,向家中急奔。

旷野,大雨瓢泼。

河坡上,陈嚣举着蓑衣为荀子遮雨,荀子推开蓑衣,任凭大雨浇淋,兴奋地望着天空高声说:“喜雨,喜雨!”

李斯上前对荀子说:“老师,当心被雨淋坏了!”

荀子:“无妨事,无妨事!这雨下得太好了!走,回去!”

陈嚣:“老师!找个地方避一避雨再走吧!”

荀子:“不!下了雨,百姓们就可以种上庄稼。种上庄稼就会有收成,不再饿肚子。快回去!”

荀子带领他找水的一行人,冒雨返回。

傍晚,天空被乌云遮蔽,如同黑夜。灵儿与奶奶奔跑回家。

一辆马车尾随在灵儿身后冒雨奔驰。

灵儿与奶奶跑回家门。

马车在灵儿家门外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人。那人奔到灵儿家大门外敲门。

老妪与灵儿跪地祈祷:“苍天有灵,下了雨,百姓有活路啦!”

灵儿突然听到敲门声,说:“奶奶,有人敲门。”

老妪:“这么晚了谁还来呀?”

那人在灵儿家大门外,继续敲门。

灵儿又听见一阵敲门声:“奶奶!真的有人敲门。”

老妪站起来说:“我去看看。”

老妪用麻布遮住身子,来到大门前,看见有个黑影,问:“谁呀?”

雨中的人声:“老奶奶,让我避避雨好吗?”

老妪开了门,屈光一步夸进去,跑向屋内。

屈光进了房门,回身插上门栓。

老妪关上大门,向屋里走,推屋门,推不开。只听见屋里面灵儿在喊叫:“不,不!你出去,你出去!”

老妪在门外着急了,喊:“开门,开门!你干什么,干什么?”

屈光淫笑着逼向灵儿:“小美人儿,少爷我第一眼就看上了你。来!”

灵儿向后退着:“你走开,你走开!”

屈光:“你不是想当巫师,要学巫术吗?现在我就把巫术传授给你!”

灵儿:“你走!”

屈光上前抱住了灵儿:“那次枚卜卜到了你,你跑掉了,再也不回来,让我好想你。今天你跑不了啦!”

灵儿哭喊着:“奶奶,奶奶!”

荀子一行淋着大雨,踩着泥泞往回走。

老妪焦急地用双拳砸着门板:“开门,你这个强盗,快开门!”

屋内。屈光将灵儿按倒在地上,灵儿拼命挣扎,二人在地上翻滚。

屈光恶狠狠地:“不许喊叫!老子治服的多了,不信今日就治服不了你!”

老妪声嘶力竭地在大雨中喊叫:“强盗,不许你欺侮我的孙女儿呀!”

灵儿喊叫着反抗屈光。屈光用双手掐着灵儿的脖子。

老妪更加声嘶力竭地在屋门前喊叫:“强盗,不许你欺侮我的孙女儿呀!”

荀子一行路过灵儿家门首,听见老妪的喊叫,荀子警觉地:“停车,快!进去看看。”

荀子等人进入院内,看见老妪问:“什么事?”

老妪一见荀子,立即跪地哭诉:“强盗……,强盗在糟蹋我的宝贝孙女呀!”

荀子向身后的衙役命令:“将门砸开!”

衙役上前,用脚踹开了屋门。

荀子走进屋子,迎面看见屈光,厉声质问:“你是什么人?你要干什么?”

屈光想要逃走,被衙役抓住。

荀子命令道:“将他绑回县衙!”

老妪进屋哭泣着说:“我的孙女儿呢?我的灵儿呢?”

李斯点燃起一支火把,照亮了屋子,只见灵儿赤条条躺在地上,已经死了。

老妪悲痛欲绝,扑到灵儿身上:“啊!我的灵儿,我的灵儿呀!”一声未哭出来,倒在灵儿身旁。

陈嚣急过去搀扶:“老人家!老人家!”

老妪气绝。

荀子上前为老妪把脉,知道老妪已经死去。狠狠的瞩目屈光:“把他带走!”

(转自中国荀子网,配图荀卿庠读书会)

-------------

刘志轩《荀子》电视小说

第 一 章   路漫漫兮归齐

第 二 章   阴谋与阳谋

第 三 章   三为祭酒

第 四 章   一石激起千重浪

第 五 章   太庙前的较量

第 六 章   年终上计的对决

第 七 章   济水平叛

第 八 章   人与禽兽

第 九 章   邪恶对正义的审判

第 十 章   智者的悲哀

第十一章   春申君请贤

第十二章   一曲唱别离

----------------------------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一)荀子其人其书-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二)荀子的思想与学术-廖名春

荀子其人其书及其思想(三)《荀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廖名春

-------------------------------------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一:荀子是谁?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二:评性恶论可怕吗?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三:如何改变人恶的本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四:走近圣人的阶梯(一)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五:走近圣人的阶梯(二)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七:李斯的悲剧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八荀子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九荀子何以能论天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1)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一荀子——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人(2)

刘志轩荀子漫议之十二礼——荀子的欲望秩序论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三荀子的治世模式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四荀子的义利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五独尊儒术,谁之儒?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六中国历史文化的一桩最大冤案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八荀子的教育大目标

刘志轩荀子漫议十九音乐之用何在?—荀子的艺术观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荀子论兵

刘志轩荀子漫议二十二品德的力量

-----------------------------------

帝王之术:《荀子》三十二篇

(提醒:必须在荀卿庠读书会学习三年,荀子嫡系孙面授心法)

劝学  修身  不苟   荣辱    非十二子  非相   仲尼

儒效  王制   富国   王霸  君道   臣道   致士   议兵

强国  天论   正论   礼论  乐论   解蔽   正名   性恶

君子  成相   大略   宥坐  子道   法行   哀公   尧问

荀子思想评论(2017)

荀子大一统思想探赜

《论语》《孟子》《荀子》《素书》《百家姓》《道德经》《金刚经》《韩非子》《武林秘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三略六韬》全文整理……

《庄子》《论衡》《春秋》《管子》《墨子》《鬼谷子》《商君书》《尉缭子》《金瓶梅》《推背图》《素女经》《烧饼歌》《马前课》《梅花诗》《藏头诗》《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公孙龙子》《吕氏春秋》《二十四史》《乾坤万年歌》《黄蘖禅师诗》……

(0)

相关推荐

  • 崇尚“鼠辈”的千古名相李斯究竟是仓中鼠还是厕中鼠?

    两千年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第一次将中国版图实现了大一统,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嬴政御座朝堂之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能臣干将,武有尉缭.王翦.王贲.蒙恬.李信.冯劫,文有蒙毅.冯去疾.李斯.周青臣.淳于越.姚 ...

  •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二十二章再任县公-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四卷  以政裕民 第二十二章  再任县公 荀子带领弟子李斯.陈嚣和病妻.爱女乘车同赴兰陵. 陈嚣骑马问李斯:"快到兰陵了吧?" 李斯: ...

  •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第三十二章圣人的期盼-刘志轩著

    电视小说<荀子>连载 刘志轩著 第五卷     圣人的期盼 第三十二章  圣人的期盼 秦军高举战旗,威武挺进,所向披靡.燕国.代国.越国的旗帜接连倒地,秦军雄壮地脚踏而过. (画外音)公元 ...

  • [连载小说] 盅王 第十四章 鬼谷惊魂

    盅 王 作者:老农 14 鬼谷惊魂 鸡公界,有的是延绵起伏的大山,山高林密,以鸡公界为界,山南是侗家姓杨的云坡,山北是苗家姓彭的老王寨,当年侗苗为了争鸡公界的山场,曾经打得死去活来,两边都死伤惨重,后 ...

  • [连载小说] 盅王 第二十四章 鸡鸣狗吠老龙寨

    盅 王 作者:老农 24 鸡鸣狗吠老龙寨 日子过得很快,杨恭到二王爷的马帮,不知不觉就过了个多月,杨恭为人乖觉,马帮规矩慢慢就熟了,二王爷对他也很关照,杨恭人又乖觉,马帮上下人等大多喜欢他,便安安稳稳 ...

  • 《燕祈儿》连载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希望的种子 "想起来了吗?你说要带我去秘密的地方玩!" 祈儿担心地看着丁离,生怕他还是记不得昨天的事! 丁离对她笑笑:"想起来了.不用急,你先去江大婶那里,让 ...

  • 《燕祈儿》连载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山上的旧居 "不是不能发脾气,尽量少发就好." 祈儿点点头,打个大大的呵欠:"啊--好困啊--是不是我的心火之症又要发作了--" 丁离蹲下:&quo ...

  • 《莲花争霸》同名小说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宫剑的心事(下)

    到了听涛小筑后,小蝶拉着南宫剑走下来说道:"大哥,你看这地方漂亮吗?"南宫剑仍是笑道:"的确很美,你说的就是这个地方了."小蝶笑道:"是啊,这里的那位 ...

  • 长篇小说《瞒天诀》连载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灵儿妙手剥灵识 "他竟然会飞?" 僵立当场的老鬼.罗刹圣女.少谷主确认自己不是眼花,那,那,那小子竟然不是一般的短距离滑翔,而是确确实实的凌空而飞. "他什 ...

  • 《莲花争霸》同名小说第一百三十四章 真相(上)

    南宫剑见沈冲只顾逃遁,大叫一声,说道:"快追,这次不能再让他跑了."南宫世家的一众人都向沈冲逃遁的方向直追过去.谁也没有注意到,段素素从烧着的山神庙中走出来,狠狠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