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黔中游子 “深圳人”的贵州印象 2019年第23期 (总第378期)

“深圳人”的贵州印象

宋扬

要考察某省在省外民众心中之基本印象,调研地点当以深圳为佳。

盖因此地移民汇聚杂处,来源囊括天南地北东西左右,免除了本土文化常有的单一偏隘认知嫌疑。例如北京民众对于首善以外恐怕难免会夹杂天子脚下之凛凛俯视感。换在上海,沪上居民嘴上一向客客气气,其实转过身来,大概苏南以外地区都是要么没钱要么没格调的瘪三。诚然调研对象不可能众口一词,但是只要样本足够便能总结出本土文化的大体认知倾向。

改革开放后到深圳的逐梦人们

深圳则不一样,没有本土文化,常住人口1200余万,原有的少量渔村原住民占比不过百分之二三,早已被泱泱移民大军淹没,各省移民比例虽然参差,但大致均衡。移民们在本地都无根基,无论故乡民风如何彪悍,到得此处都不敢拿大,个个情商爆表,成了谦谦君子。谦谦形态不仅表现在待人接物上,也体现于言谈交流中,简单来说,就是审慎和中允,既不过激,也不讨好,像极了期末考试成绩单上的老师评语。

移民大军的另一个好处是充分保障调研采集样本的多样化。每天你都会和很多人擦肩而过,你可能对他一无所知,区别只在于,在深圳,这个人有可能是湖南人、陕西人、山东人、福建人,在安顺,这个人有可能是安顺人、安顺人、安顺人、安顺人……

在深圳做某省印象调研另外还有一个独到的便利——不需要特意调研。在深圳时常会认识新朋友、新同事、新合作伙伴,不论什么人,稍微相熟之后,正式建交,绝大概率,第一个问题就是:阁下,乡籍何处?

此问题就如伦敦街头的“今天天气真不错”或北京胡同里的“吃了吗”一般,乃是深圳人际交往初期的最常见问候语。

可以想见,关于这个问题,在深圳这个地方,答案简直就是五花八门,鄙人入深十余年来,除了西藏青海来客确属罕见,其余各省豪杰都有幸得睹风采,亲身实践或眼观目睹此经典问答多矣,年积月累,渐知其中之趣。且试演之。

通常情况下,十有八九,提问者得知对面客籍何处后,便会把头微微后仰,发出一声长长的哦——

这个“哦”,其功用,一是表示恍然之意,二是为搜索关键词留出些许时间,比如:

——你是哪里人?

——湖北。

——哦——,荆襄大地!(关键词),好地方好地方!

又如:

——你是哪里人?

——湖南。

——哦——,无湘不成军(关键词),人杰地灵,厉害厉害!

再如:

——你是哪里人?

——内蒙。

——哦——,大草原(关键词),天高云淡,一直想去!

这种句式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含义深厚。

哦除了刚才说的功能,在语气中往往还表示出敬仰赞叹之意。

紧接的关键词,乃是集民间智慧见识对某省印象之浓缩大成,而且必然是褒义词。此处或许还需要稍微展开,湖北的关键词并不只有“荆襄大地”,也有“九头鸟”,还有“热干面”,然而前者颇含贬义,建交初期绝无可能如此孟浪,除非两人已经相熟,酒酣耳热之际,那便有可能笑指对方“你这九头鸟”了。至于“热干面”,以中国文化之传统,对一地的最高褒扬首先乃是人文地理道德文章,实在找不出这方面的成就,才会退而求其次赞赏特产吃喝,比如贵州,后面再提。再如湖南的关键词还有“湘妹子好”“湘菜好辣”之流,要么不雅,要么上不得台面,远比不上“无湘不成军”的气魄和恭维。诚然也有庸俗之辈并无关于湘军的认知脱口而出“湘妹子好”,但与湖南人结识的机会多了,就算再愚笨,自然学也学会了“湘妹子好”并非最高级赞誉只需默默放在心里,“无湘不成军”才是湖南朋友最受用的主流共识。因为湖南朋友听到这个词之后往往眼睛一亮,扬声说道,那是,我们湖南如何如何,给你数出近现代一堆耳熟能详的人名,一场气氛良好的谈话也就此顺利展开了。

关键词说了并不算完,还需要再来个名词解释,作为对关键词的引申,表示深刻理解和向往之意,这样结构才叫完整,态度才够恭敬。

所以似乎这调研题目应改为“某省好印象”更合适,那么“贵州好印象”是什么呢?

先说说贵州人在深圳。

前面提到各省移民在深圳并无坐大之势力,但还是有多寡的区分。广东人自然首屈一指,湖南榜眼,湖北探花,此外江西、河南、广西、四川、东北(省外并不区分东北三省,统统一股脑归为东北人)等等也都颇具规模,北方各省梅花间竹亦所多见,即便西北边民因为“兰州拉面”和“新疆切糕”的广泛存在也喜闻乐见地屡屡现身于各个街头巷尾。

相比之下,贵州人就有点像珍稀动物了。本人十余年来在深圳结识的家乡人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完。偶尔到较为知名的贵州餐馆吃饭,一边啜饮苗家米酒一边听着隔壁几桌时不时冒出的乡音,简直怀疑深圳的贵州人是不是全数到了此地聚餐。

所以关于“贵州好印象”,只能以本人回答籍贯之后的际遇来做个依据了,好在数量够多,倒是不存在“孤证难立”的嫌疑,和其他省份一样,“贵州印象”不止一个,这里说说最常见的几种。

毫无疑问,贵州省最大的图腾就是“茅台”,拜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赐,这款清代才研发大成的蒸馏白酒,建国六十年来一举成为“国酒”,引发同类品种的大量不满、嫉妒和无奈,但在普通民众心中确实具有一定“神话”地位。于是如下的印象是最为常见的——

哦——,茅台!出好酒的地方啊!

贵州人喝酒图鉴

前面说了,以中国文化之传统,对一地的最大褒扬首先乃是人文地理道德文章,实在找不出这方面的成就,才会退而求其次赞赏特产吃喝,可称“吃喝印象”,显然对于贵州而言,在短短时间内搜肠刮肚能蹦出的名词,也只能是茅台了。有那了解“夜郎”或“黔驴”旧事的朋友,初见自然不会犯忌,只会留为相熟之后揶揄的绝招。

其实也无需赧然,和“贵州印象”一样的常见吃喝印象还有云南过桥米线和山西老陈醋,说到山西,汾酒倒是一度试图叫板茅台的国酒地位,不过事实证明还是陈醋夺取“国醋”一位更有胜算。我曾在结识一位山西朋友时不肯流俗力求突破,大赞三国时期并州名将辈出,这位朋友瞠目以对,只好作罢,转而老实请教清徐陈醋和东湖陈醋在嗅觉与味觉上的玄妙区别。

近几年国人旅游成风,对贵州这方面资源也逐渐有所认知,不时冒出“原生态”“苗寨”“侗寨”之类的新关键词——

哦——贵州啊,贵州是不是很多好玩的地方啊,苗寨之类的?

这就不是在给印象,是把我当人肉搜索引擎了,可惜我自己都没去过,只好以浅薄的识见,努力云山雾绕描述一番苗乡如何原始神秘,苗人如何好客,苗歌如何摄人心魄,聊尽些许为家乡宣传之意。只是每当我兴高采烈说到贵州喀斯特地貌风光并不逊色于桂林山水的时候,对方却往往报以怀疑的眼神,足见小学语文课本流毒之深,“桂林山水甲天下”七个字在幼小心灵中种下的种子是如何难以撼动,却也无法可想。

“天眼”和“云上贵州”是最近一两年一度频率较高的新关键词,但是就像互联网热点一样,很快就烟消云散。原因很简单,这类事物并非贵州天长日久自我孕育的成就,人们谈论起来更多的是关于它们本身或者国家层面,而非贵州。

有一些阅历和见闻比较广博的朋友往往喜欢就籍贯问答礼仪进行深耕,比如有人说他是湖南人,这些朋友就会继续追问是湖南哪里人,对该地进行更深入的点评,目的在于拓展更宽的话题,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大省的朋友往往享有此种待遇。

贵州在这方面就有点令人望而却步或者说是知难而退了。还是拜新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赐,大多数人知道的贵州下辖区域首先是遵义,然后才是贵阳,除此以外基本空白。所以每当本人报上贵州籍贯,绝少遭遇进一步的深挖,偶有几个常年在江湖上行走想要自我考较的,一听我报上老家地名,基本也就面露茫然之色,接着歉然一笑坦承没听说过了。

有且仅有那么一次,一位山东潍坊(我赞美他老家的风筝设计巧妙制作精美,他大为高兴)的大汉,听得“安顺”二字,低头略略沉吟,举手示意稍候,继而抬头兴奋地指着我说道:“啊,安顺安顺!我知道了,红军长征路上曾经经过的地方!”

我本怀着些许期待,闻言顿觉几分敬佩几分可惜。红军长征经过川贵两省人皆尽知,曾经路过一个叫“安顺场”的地方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这位仁兄也算博闻强记。仁兄听得我是贵州人,又被勾起脑海深处“安顺”二字(虽然差了一个字),两相结合,料定确凿无疑,然而功亏一篑,那“安顺场”乃是在四川大渡河旁,行至此地的红军已经带着对茅台的美好回忆离开了贵州,吾乡无缘。

早年也曾奋力向人解说安顺,后来渐渐明白,除了黄果树瀑布确属知名,其余无论龙宫、天星桥、蜡染、屯堡还是地戏,别人均无认知也无兴趣,哪里没有个风景名胜和土特产呢,聒噪半天翻箱倒柜跟人比家底,不如戴着“十万神秘大山”的面纱任人揣摩,这就叫自我定位和非对称作战。近年来凯里青年导演毕赣横空出世,把个老家拍得莫测迷离江湖上得享大名,竟使凯里除了酸汤鱼以外还隐隐多了个魔幻美学的标签,可谓深得此中之妙。

吾离乡多年,每逢返乡亲友相邀,告知打车目的地多是新建地标,茫然不得要领。亲友也多热心介绍家乡变迁,然不以为意,犹自沉浸于少时印象,颇以为乐也。

2019年1月26日

返乡前夕

· 作者简介

宋扬:籍贯贵州安顺,现居深圳,供职民营企业,爱好文史、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