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曾经的上司请求安排工作,主席为何竟很愿意帮忙?做法让人敬佩!
1951年初,主席突然接到了一封来家乡湖南的信,写信人是一位名叫彭友胜的农村群众。主席接到此信后十分高兴,因为这位叫彭友胜的农村老哥,在几十年前和主席有过一段深厚的友谊,确切地说他还曾是主席的顶头上司呢。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彭友胜是湖南起义军中一名副班长,而当时主席在他的班里当一名列兵,所以当年彭友胜是主席名副其实的顶头上司呢。彭友胜出身农村,为人忠厚淳朴,当时与主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辛亥革命后,两人在广州又见过一面,之后就天各一方,再不曾相见过了。
彭友胜,主席曾经的“顶头上司”兼老同乡、老朋友,他给主席的信写得很客气,最终的本意是想让主席给自己介绍一个工作。主席明白,他这位在农村的老朋友现在一定过得不怎么好,可能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千千万万重要的工作需要主席去处理,说他日理万机一点不为过。但主席对这封来信却非常重视,他在百忙中挤出时间,亲自处理了这件“大事”。
3月31日,主席除给彭友胜写了回信外,还给地方亲笔写了长达千言的《关于彭友胜工作安排问题的信》。在给地方的信中,主席积极为为彭友胜“介绍”工作,对故人可谓重情重谊。那么,主席为什么愿意为老友彭友胜“介绍”工作呢?一方面,彭友胜参加过辛亥革,他对国家是曾作出过贡献的,按政策是可以照顾的;另一方面,彭友胜在信中表达的是想找一个可以挣钱吃饭的工作,并没有向主席要官,所以他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
在写给彭友胜的信中,主席首先回顾了两人的情谊,表达了对老友的问候;接着,劝彭友胜安心在农村生活,说到外面怕难找到适合的工作。信中,主席没有讲任何大道理,完全是朋友间的促膝而谈。主席写给湖南地方负责人的信,实质上是一份为彭友胜写证明材料而已,因为信中并不是指示地方给彭友胜安排工作,而是以主席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地方证明了老朋友过去的历史。信中,主席如实证明了彭友胜参加辛亥革命的事实,接着主席提出自己的建议,可通过对彭友胜进行必要考察,如他没有问题可按辛亥革命人员的相关政策给予照顾。可见,主席的组织观念是不可动摇的,他只是请地方照政策处理的,并没有为他的朋友开后门。
整个事件,主席一方面对老朋友都是充满了浓浓的情谊,但同时对原则却又不肯有一丝一毫的违背,实在是让人敬佩呀。这一切,就是伟人为后人做出的辉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