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题库(4)
每次十道题,帮助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第一题:著名的《八至》出自那位女诗人之手?()
A 柳如是 B 薛涛 C 李冶
答案:C
解析:
称唐时期的女诗人、女道士李冶写了著名的《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第二题:宋朝林升的《题临安邸》开始是写在哪里的?()
A山崖 B 墙壁 C画卷
答案:B
解析:
题临安邸:意思是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古代诗人虽说也有纸,但是毕竟也是价格不菲,知道唐朝时期采用了竹子造纸,指的价格才慢慢降下来。但是古人更喜欢在墙壁上写诗,比如旅馆的墙壁(比如林升的《题临安邸》)、寺院的墙壁(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驿站的墙壁、酒楼的墙壁、楼亭的墙壁(比如崔颢的《黄鹤楼》)……其实“题壁”是古人的一种文化传统,题壁是有原因的:当做发表之地——古人没有微博、没有出版社,文章想要传播出去,就靠这种写在墙壁上供游人欣赏、传播;方便应和——就相当于现在网络上的“评论关注”一样。
第三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名中为什么要加“赋得”二字?
A 应考习作 B 诗的格律要求 C 诗人自己的习惯
答案:A
解析: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第四题: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绿如蓝”中的“蓝”指的是?
A 蓝色 B 蓝草 C 蓝天
答案:B
解析:
绿如蓝:绿得比蓝草还要绿。如,用法犹“于”,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第五题:下列诗句哪句描写的是冬季?()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答案:A
解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写的是雪。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的“雪”是浪花。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出自韩愈的《晚春》,这里的“雪”是指柳絮和榆钱。
第六题: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共提到几种动植物?
答案:六种。四种植物:竹、桃花、、蒌蒿、芦芽,两种动物:鸭、河豚。
解析: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七题:2011年有一个电视剧叫做《千山暮雪》,请问,“千山暮雪”出自哪里?
答案: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解析:
《摸鱼儿·雁丘词》:“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第八题: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其中蕴含了那个成语?()
A 无师自通 B 百读不厌 C 自知之明
答案:B
无师自通,意思是指没有经过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传授和指点帮助就能理解、摸透或者通晓某种东西。出自唐·贾岛的《送贺兰上人》“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
百读不厌,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出自宋·苏轼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自知之明,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第九题:《琵琶行》是白居易在什么季节写下的这首诗?
答案:秋季
解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一个“秋”字,点明了季节。
第十题:李白的《将进酒》中“陈王昔时宴平乐”,诗中的“陈王”指的是谁?
答案:曹植
解析: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曹操的二儿子。
声明:以上题目主要来源于中华好诗词节目;解析由作者xixim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