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信阳农民会做诗,还自办书画屋,被各大媒体报道!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土人情、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欢迎投稿、交流。微信:37096414 QQ:652371646

▲彭新农民杨传交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今年已经77岁
做起诗,张口就来
把自家房子腾出来
专门办农民书画屋
免费供大家参观阅读
一坚持,
就是十多年
完全是自愿公益的
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是讲故事
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
信阳罗山的事情
他就是杨传交
彭新乡的一位农民
▲2009年罗山电视台采访杨传交视频 杨传交提供
杨传交,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的一个普通农民,朴实善良,精神抖擞,快人快语。
在生活和劳作中,他经常以诗代言,出口押韵,特别是对当今农村发生的大小事,都能编成打油诗或顺口溜吟出。

▲杨传交诗歌作品
积极的生活态度,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乐观向上的幸福满足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有人不太看好他的诗,说称不上是诗,最多是顺口溜。
但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张口就来,大段大段的吟诵,记忆力如此惊人,不是人人可做的来的,起码一般人不行,所以,值得敬佩。

▲杨传交收集的书画作品 静石易摄
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年来在他自己家中,办起了书画展和建立了农民读书屋。

儿子都在外面打工,他把临街的门面,全部当做展览书画的地方,为了收集书籍、书画,他不顾年迈,骑车、搭车、地走,去各地向名人求取书画作品。

▲杨传交收集的书画作品 静石易摄
多年来,锲而不舍,人家或感动与他的精神,或支持乡村文化事业,加上后来政府大力支持,他成功办起了书画屋。

▲杨传交收集的书画作品 静石易摄
事虽小,但他做了许多年,如今收到全国各地的书画家赠送的墨宝已达到400多幅,书籍近千册。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参观阅读。


▲杨传交的藏书 静石易摄
其本人的事迹多次见于本省和外省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媒体的采访报道。已经成为罗山民间农民文化的一块招牌。已过古稀之年的他还将书画传承到后人,做了充分的安排,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由于杨传交多年来坚守做这件事情,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罗山、信阳乃至河南省文化部门多次前来参观,并给予支持,还特得给其挂牌命名为“农民书画屋”。



▲2012年6月3日,在江淮书画院院长李正杨一行专程来书画屋为农民诗人杨传交的“农民书画屋”挂牌。
媒体对杨传交“农民书画屋”的报道,主要集中在2012年之前,这些年,前来采访的人少了,而他的年事也越来越高,但杨老和过去一样,坚守自己书画屋,保持更新和对外开放。
杨老现在身体挺好,笔者和他通话,依然铿锵有力,尤其是作诗还是张口就来。
和他聊天,很容易被他感染,因为,一位农民,没有任何收益的情况下,在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做这件事情,还一做就是十几年,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毕竟,很多人,让他坚持十多年看书,都不会做到!
(特别鸣谢:老乡王丽提供线索 部分图文参考 静石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