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我是范叔。
在运营公众号的这段时间当中,我在后台经常收到各种学生党和刚刚踏入社会的上班族的消息,大家都意识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大家都想要改变,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方法论。
这篇文章是我知乎过往的一个高赞回答,接下来的十分钟,也许就是你变强的开始。
靠着这个回答里所说的5件事,我从高一时浑浑噩噩,逆袭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然后持续自我精进,成为全网多个平台100多万粉丝的博主。
到今天,我到过100多个城市,在网络平台上输出了几百万字的内容,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这五件事我把它凝练成5个字就是——加、减、乘、除、等。现在,请你找到一个环境相对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凝神回想一下这三个问题:
如果你经常复盘自己的生活,如果你经常观察周围的人,如果你经常思考这个社会的很多变化,你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在步入社会之后,就关闭了自己的信息输入端口。这意味着他们除了技能熟练度和情绪控制力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提高。虽然他们知道ps、摄影、python、VE这些软件或技能可以让他们轻松找到工作、兼职赚到几千块、过上理想的生活,但是他们只是停留在【羡慕别人】的阶段。虽然他们知道Excel函数公式、宏可以让他们省下大量的时间,但是他们依然停留在页边距都不会设置的阶段。这一切,都是因为在离开学校之后,没有人再逼迫你学习任何知识——即便你不会。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将这种思维方式定义为:固定型思维。这种思维会让我们有强烈的自我防卫意识,会把一切来自于外界的不同的声音视作敌意和侵犯,沉浸在自我建立的一个舒适圈里,不愿意再更进一步。但是当你跳出这个思维怪圈,然后进行不断学习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自己现在的思维认知和之前有多大的差距。这个时候再回头看自己之前的对策和思考时,往往会发现其中还有更多需要补充的对策和可能性。拉普拉斯说,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曾经的我就是一个虽然老实但是却并没什么长处的人,于是我发自内心的想要改变。在之后的时间里,我花费了两年时间,学习并搜集了很多成长资源,如:成长类书籍、计算机二级考试、神级 PPT 模板、小语种等等,这些各种学习资源,慢慢的让我在学校和职场中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从以前没有存在感,到现在渐渐被老板重视。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仍然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一个独立的人每个月用多少钱就可以生存下去?在我曾经实习过的一家公司里,我遇到过一个女生,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600元。但是她在父母没有给她任何援助的情况下,自己租房子,买菜做饭、买衣服、买生活用品,还能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其实一个人月入3000元就能过的很好,但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是:即便是月入1万元,仍然觉得捉襟见肘,还能用完花呗和信用卡。很多人在说物价提升了,但是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有多久没穿过100元以下的鞋子了?你们有多久没有用过几块钱的大宝了?你们在外面每次吃一顿饭都要花多少钱?我们每个人,对,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却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经常在买不必要的东西。我们买几千块的包、几百块的鞋,喝水都要喝好几块的,但是这些东西真的有必要吗?白岩松曾经在演讲中说过,真正有用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比如:水、饭、衣服,而贵的东西,其实全都是没有用的,比如:字画、珠宝、手表。人之所以会觉得累,会陷入无尽的失望和痛苦当中,全都是因为有了与自己实力不相匹配的欲望!或许你觉着这些东西太过遥远,自己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被欲望吞噬的人,都是从一些小小的欲望不断扩大,最后慢慢陷进去的。在舛田光洋的《扫除力》和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中,不谋而合的提到过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人只有学会抛弃不需要的东西,才能活得更轻松。曾经我也是一个非常喜欢买买买的人,衣服成山、键盘N副、鞋子一地。直到某一天,我发现我的整个房间都被这些东西填满了,我连走路都要避开那一地的鞋子,我终于拿出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把家里所有旧的、过时的、使用频率低的东西,全都扔掉了。是的,扔的时候我非常心疼,但也正是我记住了这种心疼的感觉,之后再买东西的时候,我都会在内心进行权衡和判断,到底值不值得买。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重复】这两个字有多么可怕,那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今年过节不收礼”这句话之后是什么?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句话之后又是什么?
扯淡,它们只是重复了100次,让你不停的复习这句话,导致你现在一看到送礼两个字就想到了脑白金!阻碍我们变强的,并不是天赋和背景,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去重复做那些【已经被验证正确的事】。仔细想想看,你与医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其实,他们并不是全才,他们也仅仅是在某个学科的某个领域当中,往人类的认知极限深处,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就如同袁隆平,只是用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的进行试验和摸索,最后就真的喂饱了中国人。在高中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二次函数、三角函数,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很容易出错。为什么?也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在这一种题型上重复足够多的次数!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写道:没有人能不经过高强度和广泛的练习,就可以培养出的能力。想让自己变强,最大的捷径就是——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找准一件正确的事情,反复的打磨和练习,让它成为自己的核心技能,超越周围的绝大多数人。在我说自己靠写作现在月入5w的时候,很多人会酸我,说我运气好。但是我接触的圈子里,每个人都知道写作可以赚到钱,有多少人去重复的练习过?有多少人被拒稿之后还在继续投稿?有多少人在回答一直都没有赞同的情况下坚持输出内容?——他们只会羡慕别人的成功,却从来不羡慕别人的努力罢了。在面对遥远、复杂、宏观的目标时,畏惧和退缩是正常反应。很多人就是因为不知从何下手,就很快放弃,并把原因归根于——自己的能力太弱,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目标。这就跟吃蛋糕是一个道理,你说蛋糕太大了,你吃不完。目标远大不是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目标够不够大?关键是建立宏伟目标之后,要化繁为简,把这个目标分割成N块,然后再逐步完成。
了解麻省理工大学
开始学习外语,让自己达到入学水平
提高自己的成绩
准备入学费用
如果再详细还可以将每一个小点继续拆分,比如:提高自己的成绩可以拆分成建立一个错题本,每周写几套卷子等等。其实,每一个巨大的成功后面,都是由无数个小成功堆积起来的。看似无法解决的困难,通过不断的拆解,就可以让自己每一次进步都变得清晰可见。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能对自己形成正反馈,更能让自己的动力源源不断,从而可以更加顺利的完成最终目标。“如果你想做成某件很难的事情,你只看最终结果的话,会觉得这太难了,肯定完成不了,这就像登一座高山一样,如果你一直看着山顶,你会觉得你永远爬不上去,所以这里有个诀窍,不要看最终的目的地,永远只看下一步,告诉自己下一步要到哪里,集中注意力到下一步就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急于求成,总是想让结果以最快速度显现在自己眼前。
刚健身1天,就要上秤看看自己瘦了几斤。
刚读一本书,就要去写一本书。
刚投资1天股票,就要看看收益多少。
但事实是,越是那些马上就能收到反馈和刺激的事情,越是容易毁掉一个人,比如:刷抖音、王者荣耀、网贷。而那些真正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提升的东西,都需要漫长的周期,短时间内根本就看不到什么效果,比如:读书、健身、学英语。而能够成功的人,能力并不一定比失败者强悍多少,所谓的强悍,不过是在黎明到来之前,忍者困倦,多等了一会儿。以上,就是我这一路走过来,想要分享给大家的一些自己的感悟。也希望大家可以在一开始把我准备的思维导图保存在手机当中,当你想要提升自己的时候,多拿出来看一看,相信可以在你前进的路上,给你一点启发。
作者:toly,首发公众号toly(toly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