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兵书《军政》、《军志》

我大中华文明从远古演进到了夏、商、周朝代之际,先祖们对于与军事直接相关的军队、战争等事物逐渐形成了较成体系的认识,这种认识体现在史学典籍的文献中就是,不再仅仅是对各场战争的双方、时间、地点、结局的简单记录,而是出现了军事领域较为系统的理性论述,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出现了萌芽,其中的代表就是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军事类著作《军政》与《军志》。

从目前我国的史学研究上看,《军政》与《军志》是我国史籍记载中最早的两部兵书。虽然这两部书已经佚失,对其作者及具体内容尚难以考证。但通过我国自春秋时期以后的典籍(《左传》、《孙子兵法》《李靖兵法》、《十一家注孙子》等书中都有所体现)中散见的只言片语的引用中,我们仍可洞察其部分详情。

经后人整理,这些典籍中引用的《军政》、《军志》中的文字主要有以下几句:

其一,“《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者不可敌’。”

这句话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引文。其背景是楚国与晋国的城濮之战前,楚成王认为其对手晋国在其国君晋文公(重耳)治理之下国富军强,难以全胜,在此在对其禁军统帅子玉下达命令时引用了《军志》中的这三句话进行告诫。

“允当则归”与“知难而退”两句的含义是指战争双方兵力大致相当,没有必胜的把握的情况下应适可而止,必要时不宜恋战,应主动撤出交战,以免遭重大创伤。这就是“知难而退”的真正含义。这与近代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提出的“进攻的顶点”理论是相近的。“有德者不可敌”其内在的逻辑是如果敌方君主有德,就会获得民众的支持,其军队也必然会有凝聚力与战斗力,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就是一个国家内政稳定,在遭遇外敌入侵时就会万众一心地抗击,而这样的对手是难以战胜的。后来的孙武将其称为是“道”,并说“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指的正是这个道理。与此相近,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也有“《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又曰:’强而避之’这一引用。”

其二,厨人濮曰:“《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盍及其劳且未定也伐诸?若入而固,则华氏众矣,悔无及也。”

这句话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其背景为当年五月,宋国发生华氏叛乱,齐国的将领乌枝鸣率兵协助宋元公防守,双方对峙。十月,华登率率领吴军增援华氏,此时宋国的厨邑大夫濮献计,大意为“《军志》有这样的话:'先发制人可以摧毁敌人士气,后发制人要等到敌人士气衰竭。’何不乘他们疲劳和没有安定而进攻?如果敌人已经进来而军心安定,华氏人多势众,那时我们就后悔不及了。”该计被齐将乌枝鸣采纳,后取得作战胜利。

“先人有夺人之心”,是指先声夺人的战法,即战场上争取主动,先发制人,以有备对无备,就会更容易地打乱敌方部署,造成敌军指挥混乱,心理恐慌,难以形成合力从而达到速胜的目的。“后人有待其衰”是指后发制人的战法。强调当强敌进犯之时,要避其锋芒,寻找及促成敌方劳累困顿、士气衰竭之机再乘隙攻击。

其三:《志》曰:“止则为营,行则为陈。”

这句话出自《十一家注孙子》所引的杜牧注。也就是说杜牧在引用了《军志》中的“止则为营,行则为陈”来注释《孙子兵法》的相关内容。是讲军队在驻扎的时候要建立营垒以防敌人偷袭,在行军的时候要摆成一定的阵形,以应变途中可能的战斗。是讲军队行动中的基本原则方面的内容。

其四:《军志》曰:“陈间有陈,足曳白刃;队间容队,可与敌对。前御其前,后当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鱼贯,立为雁行,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回军转陈,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进,退无违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俱救。”

这句话源于《十一家注孙子》引孔氏语,其论述较长,行文风格与《军志》的其它文字不同,因此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后人所写。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阵形(其中的“陈”通“阵“)变化要求,如何才能既最大限度杀伤敌人,又可有利于保护自己。

其五:《军志》云:“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

本句引自《李靖兵法》。李靖是唐朝的大将,也就是传说中的哪吒三太子的老爹,号称托塔李天王的那位(对其本人本公众号将会在以后进行专门介绍,敬请期待!)这句话重点指出地形在作战的重要影响。

其六:《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该名是孙武在其《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引用的,在宋版的《十一家注孙子》中也有这句引用,是指建立军事指挥手段的重要性。在《孙子兵法中》接下来孙子对该句进行了进一步地论述“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其含义在本公众号中有详细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由此可见,作为中国最早兵书的《军志》、《军政》其内容至少应该涉及到以下几点:

其一,对战略思想方面的认识。将德治放巩固政权,团结民心,建立军事领导体制的核心。

其二,对作战原则方面的认识。提出应从实际出发的作战原则,如要求主将要能够准确地判断战场情况变化,细致权衡敌我力量优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敌锋芒,击敌弱点,能胜则战,否则当退。

其三,对心理、意志方面的认识。强调不论先发制人的进攻,还是后发制人的防守,都应以强大的军威声势给敌军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瓦解其斗志,衰竭其士气。

其四,对消灭敌人与保护自己之间关系的认识。反对与强敌硬拚,倡导“强而避之”的方针,同时要求军队行动时严格执行“止则为营,行则为陈”的准则,以便在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的同时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其五,对地形对作战影响方面的认识。提出主将正确认识和善于利用地形、地貌,可以充分发挥“地利为宝”的作用,摆脱“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的不利处境,使危难中的三军撤离险地。

由此可见,《军志》、《军政》虽已佚失,但能看出其中所蕴含的军事思想及作战指导理论对后世军事家的实践和军事著作的问世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概述

它成书之后,即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许多政治家、史学家、军事家都在其著作中引用了该书内容。如春秋时期大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三国司马懿,唐初军事家李靖在其军事著作中,以及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都曾引用了《军志》的内容,上述《军志逸文》,前3条引自《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第4条引自《左传·鲁宣公十二年》、第5条引自《左传·鲁昭公二十二年》、第6条引自《晋纪》、第7条引自《通典》、第8、9条引自《十一家注孙子》等文献,至使《军志》 一书得以流传,从中可以窥见该书之一斑。

《军志》成书年代,从战国前期的重要文献《左传》等曾多次提到过它,而且援引它的文字,可以证明它成书于西周时代。这样,它较之春秋时期的《孙子兵法》要早一个多世纪,因此,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散见的一部兵书。与此同期,除《军志》之外,散见于文献的还有《军政》问世,如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就保存了《军政》的两句话: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军争篇》)

《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又曰:"强而避之。"(《军争篇》张预注)

对于《军政》一书的存在,也有史学家表示异议。认为"志"与"政"一声之转,恐《军政》即《军志》之误。另,《孙子·军争》张预注:《军政》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知难而退"就是《军志》的内容,一字不差,两部同时代兵书,不可能如此相似。因此,认为《军志》与《军政》就是同一部兵书。

军事思想

《军志》作为西周时期的军事代表作,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军事思想。为我国古代兵书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找到了例证。从《军志》逸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主要军事观点。

一、提出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战争观念

《军志》中说:"有德不可敌"。那么"德"的最初含义是什么?"德"的观念最初提出是殷(即商)人。"'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也就是'得'"。"德"施于政治上,就是德政。周人对商早期的德政还是十分憧憬和称道的,周人曾这样赞颂过:"殷先哲王以'德'的方式,来使人民心悦诚服地供役使,我是想望着的。"又说:"以前,殷先哲王,除了倡导天威,使被奴役者知所警惕外;最重要的,又能崇'德'敬业,使被奴役者悦服。"又说:"由于殷(商)王和百官,都能相勉以'德',于待人方面,显示亲切,所以不独小臣们,乃至远方的属国,都愿意供殷人驱使,为殷人效力。"到了纣王时就不修德业,生活上奢侈无度,"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政治上"暴虐滋甚",因此"百姓怨望","诸侯多叛",其主要原因"惟不敬厥(其)德,乃早坠厥(其)命"。殆失民心,众叛亲离,所以牧野之战,商纣王虽拥兵17万,由于人心相背,前徒倒戈,而致败。相反,周武王虽只率2万多人,"王其德之用"征得人心,取得了胜利。由此看来,"有德不可敌"。

二、主张不要乐兵好战穷兵黩武的战争原则

《军志》又说:"允当则归"。晋代杜预注:用兵"无求过分"。意思是适可而止。这是因为,古人皆认为"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即使用,其目的是为了"威不轨而昭文德"。关于这一点《淮南子》作了一个切中的注释,阐明了战争原则。《淮南子》说:"古之用兵者,非利壤土之广,而贪金玉之赂,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也。"这是符合西周社会特点的。西周王朝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奴隶制大家庭,它所分封的诸侯国和周王室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塞式的贵族集团,实行对奴隶和平民的阶级统治,所谓"宗子维城"就反映着凭借奴隶制大家庭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奴隶主贵族国家体制。因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征伐大权也操在周天子手里。当然,作为周王朝是不能对拥护它统治的"小宗",即诸侯国妄加征伐的,更谈不到灭掉它。即使偶尔有的诸侯国有"不轨"行为,耀兵于境上,威慑一下就行了,以"昭文德"。借此,才能保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所以,不能乐兵好战,穷兵黩武,应"允当则归"。

三、强调建立在量力而行基础上灵活的战术思想

《军志》还说:"知难而退","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西周时期的战争主要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内部战争,即周王室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一是外部,即对一些周边少数民族。如江汉之间,武当山以西的山地,庸、卢、彭、濮诸部,总称群蛮;大江以南众多民族,泛称百越;西北的大戎,东南的徐奄诸部等,西周把这些民族统称为蛮越夷狄。当然,在内部战争方面要讲求"允当则归"了,但对外部战争则采取剿击杀伐。据《小盂鼎铭文》记载,周康王就曾与戎狄族大战。康王命盂率兵攻打鬼方,"获馘四千八百□=馘(音国,杀死敌人后割死者左耳,以计算杀敌数目),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孚(同俘)马□□匹,孚车十辆,孚牛三百五十五牛,羊二十八羊。……"又《虢秀子白盘铭文》记载,周宣王发动对荤狁的战争。参战的子白,"搏伐荤狁,于洛(北洛水)之阳,折斩首五,执訉(俘虏)五十"。周宣王末年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屡屡对外用兵。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出兵伐姜氏之戎,在千亩(今山西介休南)展开大战,此战就连周宣王调来的"南国之师"(诸侯兵)也一起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周宣王险些被擒。所以说,在作战指导上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可战则战,不可战则止("知难而退")。量力而行,才有战术上主动性与灵活性的可能。因此,审时度势,有胜利把握时就先发制人,造成心理上的优势,挫败敌人的锐气;如果敌人强大就避开锋芒,以逸待劳,乘敌人疲惫饥困,士气衰落时再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周人从战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军志逸文

允当则归。(《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引)

知难而退。(《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引)

有德不可敌。(《左传·鲁僖公二十八年》引)

先人有夺人之心。(《左传·鲁宣公十二年》引)

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左传·鲁昭公二十二年》引)

将能而御之,此为糜军;不能而任之,此为覆军。(干宝《晋纪》引)

失地之利,士卒迷惑,三军困败。饥饱劳逸,地利为宝。(杜佑《通典》引)

止则为营,行则为阵。(《孙子·军争》杜牧注引)

阵间容阵,足曳白刃; 队间容队,可与敌对。前御其前,后当其后,左防其左,右防其右。行必鱼贯,立为雁行,长以参短,短以参长。回军转阵,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进,退无速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俱救。(《孙子·势》注引孔氐语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