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宋世雄、蔡猛、杨影、高菡…你最喜欢谁解说乒乓球比赛?
张之
对于张之前辈,可能很多年轻一些的球迷对他不是很熟悉。我们先通过这段视频来体味和回顾一下张之的解说风格。
张之出生于1930年,北京人,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记者、体育节目主持人。他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1月到济南华东大学学习,3个月后调华东新华广播电台任播音员。
1951年,他和电影演员陈述合作,在上海转播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篮球比赛实况,徐寅生著名的“十二大板”就是他评说的。1953年他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体育记者,并参与创办《体育节目》。
40多年来,张之多次在国内外采访,为广播电台采写新闻、通讯,主持过几十次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广播、电视实况转播,为我国的体育实况转播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并培养了第二、三代体育广播员,宋世雄就是他的学生。
宋世雄
先来看一段1984年春晚的视频:
宋世雄老师体育知识渊博,转播技艺精湛,在长达40余年的评论生涯中,除转播亚运会、奥运会、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外,还转播了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网球、冰球、田径、游泳、体操、举重、武术等单项世界赛事。宋世雄口若悬河的解说使人如临其境。
宋世雄老师广见博闻,才思敏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评论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5年被美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评为“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宋老师的解说特点是语言明快、口齿伶俐、语速快,画面感强,这是那个时代所必须具备的。要知道,宋老师那个年代,尤其是早期,中国的电视普及率还比较低呢,人们更多的是通过收音机来收听体育直播节目呢。如果像现在思辨型、评论型的解说员,没有画面感,观众们不得急死啊!
韩乔生
韩乔生继承了宋老师的许多特点,比如口齿伶俐、语速快等方面,那基本功是杠杠的。打个比喻,体育解说员的口齿伶俐、语速快这样的风格,类似于相声里的说学逗唱功夫,没这个基本功,你玩不解说员。
但韩乔生老师有他自己的鲜明特点。最著名的所谓的“韩乔语录”。韩乔生老师有时不按常规出牌,而是天马行空,甚至“信口开河“,最初人们不太理解为什么韩乔生作为央视名嘴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比如著名的“也许你刚刚打开电梯(视)”,“前有追兵、后有堵截”“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等都已经成为经典。但人们后来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特点,继而成为他的颇负“雷”神般的招牌了。
现在的体育节目直播太多了,而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和网络,多方面选择与收看体育直播节目。而观众们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人们不再喜欢以上两位老师“喋喋不休”式的解说,更多的是希望解说员能够提供深度的评论,或者了解更多的比赛背景。
因此,有见地、有深度的思辩性的解说员成为主流。所以,现在来看,时代已经不再需要宋、韩两位老师这样的解说员了。
时代不需要了,也就不会再产生了。
蔡猛
早些年,蔡猛老师刚一出现,他和宋世雄、韩乔生不同的风格,让我们还是耳目一新,后来杨影其实继承了他的风格。
不过,随着解说的赛事多了,很多球迷开始不断吐槽蔡猛的解说东扯葫芦西扯瓢,对着运动员的阅历照本宣科,语言表达能力欠妥当,经常出现口误,对场上球员的心理把握基本没有。说白了,解说脱离了比赛本身,这说明没有真正抓住观众想看和想听的东西。
特别是蔡猛解说的后期,明显感觉他解说过程中心不在焉,比如有一次解说过程中,把乒乓球的大小说成“直径40厘米”(应为40毫米)。
有一次比赛中,张怡宁打出一个好球,蔡猛解说:“好球!……王涛你说这个球好在哪里?”(网友点评:王涛说,你怎么老把我摆上台?!)
蔡猛老师除了解说乒乓球,也解说马术、羽毛球和射箭这些项目,曾被誉为我国马背主持第一人。
2018年9月底,蔡猛老师退休,从此不再担任央视的体育解说评论。
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