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不张扬,陪领导出使被虏19年,领导成名人 他的功绩却被遗忘
历史总是记住那些“第一人”,却时常忘却很多“其中之一”,有些人生活在名人的光环下,创造出的丰功伟绩直到从史料中才找到他们。比如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成为千古的名人,但如果没有张骞手下的翻译和向导堂邑父,或许张骞早就命丧沙漠无人识。同样,班超以36人出使西域,其胆识过人也被后人铭记,但其他的35人却被遗忘。所以历史总记住“带头人”,却忘却支撑他们的那些人,有些“带头人”没干出多少功绩,却成为千古名人,还被后人搬到影视,但他们手下即使创造再大功绩也被人遗忘。
汉朝的苏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苏武身上功绩并不多,他只是代表着一个对汉朝忠贞不渝的精神。但苏武如果没有他手下人相救,恐怕苏武早就老死在匈奴,也不会被后人所记住。此人就是苏武出使时手下的“助理”常惠。但现在“苏武牧羊”的故事早已刻在国人心中,而且关于苏武牧羊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却忽略了苏武手下常惠。
苏武的“绿叶”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身边的侍从官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此时汉武帝嫁公主到匈奴,汉匈之间已经处于短暂的和平期。但就在苏武出使匈奴期间,匈奴内部出现内乱,有人劝苏武赶紧跑,但苏武却认为他是大汉使节,匈奴发生内乱与他没关系。没成想匈奴换了可汗后,就把苏武扣押。
匈奴可汗想劝苏武为匈奴效老,但苏武坚决不投降。匈奴就想看看苏武骨头有多硬,便把他流放到贝加尔湖放羊,而放的都是公羊,要求公羊生下小羊后,就让苏武回来。当时已经投降匈奴的李陵劝苏武投降也没有成功。苏武在匈奴19年不变节而回归汉朝,李陵留下一句赞语:“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给苏武精神定义,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传颂的故事。
但人们记住了苏武,却忽略了他的百人使团,拒绝投降匈奴的并不是苏武一人,他的使团都很坚贞。那些随苏武出使匈奴的使节我们记得谁呢?清朝学者赵翼曾考证过,并在《二十二史劄记·与苏武同出使条》这样记载:“即与武同时出使者,有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后胜为匈奴所杀,惠仍在匈奴。教汉使言天子在上林,射得雁足书,知武等所在。故武得归。是惠在匈奴,亦十九年也。”
赵翼记载了两个人,一个是张胜,一个是常惠,都是苏武百人使团之一。张胜身为中郎将被匈奴所杀。实际史料记载张胜投降了。而常惠身为假吏,相当于临时助理,却一直被匈奴所扣留。至于是否跟随苏武一起去贝加尔湖牧羊,史料并未记载。但当匈奴扣押苏武等人19年后,常惠想法见到汉朝来使,这说明常惠并未与苏武一起在北海牧羊。不过常惠却给汉使出一计,让汉使告诉匈奴,汉朝皇帝看到苏武鸿雁传书,知道苏武在北海牧羊。匈奴听后只得放了苏武。可见没有常惠,苏武会老死在匈奴。
苏武与常惠回到汉朝,苏武晋封为博望侯,成为汉朝功垂青史的人物,而常惠此时虽然得以受封,但比起苏武来,他只是“绿叶”。
功名不在早晚
史料对常惠记载,连生年都没有,可见他就是汉朝一个无名小卒,从他担任苏武的“假吏”这一职务就能看出。常惠出身贫寒之家,为谋碗饭吃,他毅然跟随苏武出使。虽然没有记载常惠多大跟着去的,但肯定是年纪轻轻就去出使了。但常惠也如苏武一般被扣押19年,这19年年轻人也要熬成中年人,以汉朝当时平均年龄看,公元前81年常惠回到长安后,已经是老年人了。
虽然常惠没取得苏武一样的职务,但也受到皇帝封赏,他完全可以在家养老。但历史总要让这个“绿叶”放彩。
嫁到乌孙的解忧公主给汉朝皇帝写信,请汉朝派军与乌孙一起攻打匈奴。这个解忧公主是皇室宗亲,之前刘细君和亲四年后便早逝了,于是解忧公主顶替刘细君继续和亲乌孙。但匈奴可不愿看到乌孙与汉朝交好,就进攻乌孙,此时解忧公主才写信请汉朝支援。此时汉朝选了熟悉西部业务的常惠,常惠再次成为出使西域的使者。
常惠作为使者到乌孙,主要任务是了解情况,为汉朝之后派兵打前战。公元前72年,常惠到了乌孙后,看到乌孙形势很紧急,他连忙上书皇帝出兵,汉朝才派五路大军共计15万兵力支援乌孙。
没想到汉朝五路大军却没有起到真正支援乌孙的目的,常惠就以汉朝校尉之职,带领5万乌孙兵大破匈奴。《汉书·常惠传》记载:“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佗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这一战,使匈奴受到重创,也使匈奴失去西域的统治权。常惠凭借这一战,使他终于达到老领导苏武的官职,被封为长罗侯。
入虎穴再创功名
常惠指挥乌孙大败匈奴后,终于封侯,在别人眼里常惠实现了人生价值完全可以颐养天年,但常惠并没有陶醉于这次胜利,也没有因为胜利而冲昏头脑,他还有着更长远打算。
在常惠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他发现西域各国由于长期受匈奴的影响,对汉朝实行的“骑墙”对策,汉朝厉害了倒向汉朝,匈奴厉害了倒向匈奴,而且对汉朝很不尊重。
常惠在与乌孙时,便得知龟兹国曾杀害汉朝校尉,他便请求皇帝再去西域处置龟兹王。当时汉宣帝刚继位,还不理解常惠的做法。执掌大权的霍光让常惠见机行事,实际就是默认了常惠做法。常惠便带人到了龟兹,他先用金银财宝买通龟兹东面两国,迅速调集近三万人大军,从三面向龟兹杀来。龟兹王以为离汉朝远,汉朝管不了他,没想到大军杀到后,当时就怂了。他对常惠说,杀害汉朝校尉的是手下大臣姑翼,然后把姑翼交给常惠,常惠杀死姑翼后返回汉朝。
这次常惠只带500汉军,却调用西域三万军队,实现了汉朝以夷制夷的目标。也为后来汉朝统治西域找到了一种新方式,后来班超在西域,便借鉴了常惠的这种方式,联合听话的打击不听话。
常惠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运用策略并没费汉军一兵一卒,便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比汉武帝两次远征要划算的多。常惠这次征服龟兹后,龟兹便成为西汉的属国,该国的国王绛宾还迎娶了解忧公主的女儿弟史,与汉朝也是沾亲带故,并到长安生活学习,回国后对龟兹进行初步汉化。《汉书·西域传下》记载:“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形象描述了龟兹王绛宾与弟史在长安生活的景象。
公元前65年至前61年,乌孙国内因为可汗位出现内乱,常惠再次出使乌孙,运用自己的计谋使解忧公主儿子赢得了汗位,稳定了乌孙内政,保住了汉朝的兄弟国。常惠的功绩,使他接替苏武职位,成为主抓汉朝周边附属小国的事务。班固评价常惠:“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
历史上我们总会记住那些第一人,却忽略了支撑“第一人”背后的人,像常惠这样的人,最初只是苏武手下的助理,却创造出比苏武还要大的功绩。历史对于常惠这样人没有忘记,至少在史料中有所记载,只是被人传颂的少而已。常惠虽然是使节,但他与傅介子、陈汤称得上汉朝的名将!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