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穴
石门穴(shí mén xue)出《針灸甲乙經》。屬任脈。别名:利机穴,精露穴,丹田穴,命门穴,端田穴。石即巖石,門即門戶,此穴能治下腹硬塊之石積病,并有絕孕之說,故名石門。石,堅也。指堅硬與不能生長谷物之處。石通實,不通。門,物之孔竅曰門,經氣開闔之處。不能生長谷物的土地稱為石田,不能生育的女性稱為石女。刺之有使人不孕之說,故名。《白虎通》謂:“門以閉藏自固也。”如深山蘊玉稱為寶藏,儲藏貨財,大者稱寶庫,小者稱石柜。人之子宮精室,猶蘊櫝之藏也。穴在臍下2寸,以此為生命之本,丹田之地,當護之則堅固如石,有此封藏之閉,乃能蘊育種子,以待發生成長,故喻此表面穴位為“石門”,即猶石室之門也。“利机”。“利”,便利之意。“机”,古指弩箭的发动机关,为至巧之物。利机名意指本穴承传的阴柔水湿之气有通利、濡润人体全身关节的作用。“精露”。“精”,水化之气也。“露”,显见之意。精露名意指本穴有明显的水湿之气循任脉上行。“丹田”。此为道家术语,道家视脐下部位为丹田。“命门”。“命”,性命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穴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气有维系人体性命的作用。“端田”。“端”,尽头也。“田”,地也。端田名意指任脉的滞重水湿之气在此上升至尽头,维有清气方可上行。
【取穴位置】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解剖位置】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功能主治】
腹胀,泄利,绕脐疼痛,奔豚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精,阳萎,经闭,带下,崩漏,产后恶露不止。
【穴位配伍】
配阴陵泉、关元、阴交治四肢水肿、小便不利(肾气不化)。
配肾俞、三阴交治遗尿。
配关元、天枢、气海、足三里治腹胀泄泻、绕脐痛。
配大敦、归来治疝气。
配三阴交、带脉穴治崩漏、带下。
配商丘治少腹堅痛、下引陰中。
配三焦俞、關元治泌尿生殖系統疾患。
配關元治產后腹痛。
配三焦俞,屬俞募配伍,有調補三焦,氣化水液的作用,主治腹脹,腹水,癃閉。
配商丘,有通達下焦,運化水氣的作用,主治少腹堅痛,下引陰中。
配氣海,有溫下焦,補元氣,固精血的作用,主治下元虧損崩中漏下。
配大腸俞,有補下焦,行水氣的作用,主治大便不禁,腸鳴腹痛。
配歸來,有清熱去濕的作用,主治疝氣,少腹脹滿,月經不調。
配三焦俞、關元、三陰交,治癃閉、遺尿、崩漏、月經不調、痛經。
配水分,治小腹拘急痛。
配三陰交,治婦女多子。
配中極、歸來,治疝氣。
配灸關元、氣海,治消渴。
【穴位治法】
直刺0.5~1寸;可灸。孕妇慎用。
【附注】
手少阳之募穴。
《針灸甲乙經》:臍下疝繞臍痛,石門主之。奔豚氣上,腹膜脹,莖腫先引腰,后引小腹,腰髖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石門主之。三焦脹者,石門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門主之。氣痛,癃,小便黃,氣滿塞,虛則遺溺,身時寒熱,吐逆,溺難,腹滿,石門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腹脹堅硬,支滿。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結成塊,崩中漏下。灸亦良,可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
《針灸大成》:主傷寒,小便不利,泄利不禁,小腹絞痛,陰囊入小腹,奔豚搶心,腹痛堅硬,卒疝繞臍,氣淋,血淋,小便黃,嘔吐血,不食谷,谷不化,水腫,水氣行皮膚,小腹皮敦敦然,氣滿,婦人因產惡露不止,結成塊,崩中漏下。
《類經圖翼》:一傳欲絕產,灸臍下二寸三分,陰動脈中三壯。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