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吸血鬼鹦鹉,但它并不嗜血
德古拉鹦鹉,这脖子上的鳞片羽毛看起来像围巾
这种鸟你可能从没见过,这种超稀有的吸血鬼鹦鹉(或德古拉鹦鹉)天生一副经典吸血鬼的配色,而其尖锐的叫声非常配合观众对吸血鬼的传统体验。
这种极度稀有的秃鹰-鹦鹉的杂交品种仅在新几内亚的丛林中发现,并且可能是地球上长相最具“哥特风格”的鸟类。
哥特风格指一种以夸张、奇特、富装饰性为风格,以蝙蝠、玫瑰、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教堂墓园等等为元素特征的暗黑基督教文化风格。
秃鹰居然能够跟鹦鹉杂交?!
看到有一篇论文提到:
某些鸟类的的杂交似乎涉及一种物种的雌性表现出明显倾向于与较大或优势的雄性交配,即使这些雄性具有异种的特异性。
意思是:很可能某些雌性鹦鹉觉得雄性秃鹰体型更高大威猛,因此就从了……
德古拉鹦鹉的“哥特风”
这种鹦鹉猩红色的腹部被圆润的黑色羽毛和灰色鳞羽所包围,就像披肩一样。它遗传自秃鹰的钩状喙从亮眼的小秃头上突出来,显得有几分威严。这惊悚招摇的红色,显然不大像是秃鹫家传下来的,而应该是鹦鹉家族的特点,可能在鹦鹉眼里,颜色决定着态度。
尽管它可能不像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嗜血,但德古拉鹦鹉这名字听着仍然令人毛骨悚然。但我似乎更喜欢这个戏剧性的名字。
德拉库拉伯爵是布拉姆·斯托克1897年哥特式恐怖小说《德拉库拉》的主角。在后来的小说中,他被认为是原型吸血鬼和原型吸血鬼。小说中也将他描绘为狼人传说的起源。
德古拉伯爵的卡通造型
这种外表邪恶的鸟类被正式命名为皮氏鹦鹉(Pesquet's Parrot),拉丁名Psittrichas fulgidus,是其属的唯一成员,且其属是其亚科的唯一成员。它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与德古拉(Dracula)伯爵扮相的相似也是独一无二的。
吸血鬼鹦鹉体型很大,成年个体“收起斗篷”蛰伏时身长为45厘米,体重在0.7到0.8公斤之间,这应该是继承了秃鹰家的遗传特质。雄性和雌性德古拉鹦鹉之间的差异也很小,区别其 性别的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大多数雄性眼睛后面后脑上都有一个红色斑点。
德古拉鹦鹉只生活在新几内亚岛的山区雨林中,应该是天然杂交的偶然杰作,此外,全球只有几家动物园有饲养这种鹦鹉。
德古拉鹦鹉
德古拉鹦鹉非常挑食
挑食,非常挑食,这似乎是吸血鬼与这种鹦鹉的共同特点。
这种鹦鹉主要以一种非常罕见的无花果为食,而这种植物的稀有性显然会很容易危害到其生存,除此之外,这种“吃素”的吸血鬼鹦鹉还偶尔吃点花蜜和某些花朵当点心——真是外表邪恶招摇,内心小鸟依人呢,应该是因为遗传了鹦鹉家系的习性吧。
但像秃鹰一样,德古拉鹦鹉头部没有羽毛(看下图,实际上不像是秃鹰完全没有羽毛,而是 面部没有羽毛,头顶还是梳着大背头的。)因此免去了被无花果里黏稠糖浆搞乱“发型”的痛苦。我猜测秃鹰头部没有羽毛也是为了避免在吃腐肉的时候被血浆和肉酱搞乱发型吧。
这个表情有点冷库
上一张图对比一下(没有找到新几内亚的秃鹰,这只是非洲秃鹰):
跟秃鹰对比一下
秃鹰的喙已经高度特化为短而弯曲,这有利于它们撕扯腐肉和尸体。但显然德古拉鹦鹉的喙有更多鹦鹉的特点,因此只能撕扯水果和花朵了。弯曲的喙更有利于在多个方向上拉扯,直喙则利于啄和衔。
鹦鹉与秃鹰的习性混合体
目前对德古拉鹦鹉在野外的繁殖习性人类了解得还不多。研究人员目前知道的仅仅是,其雌性一次只能在一个大的空心树干内的巢中产下两个卵,和很多大型鸟类类似,不算多产。
德雷库拉鹦鹉似乎有些社交性,通常成对出现,有时甚至有多达二十只成群,这种行为既有鹦鹉结对的行为特点,也有秃鹰集群的习性。
而飞行时,德古拉鹦鹉喜欢在快速拍打翅膀和短暂滑行之间交替,显然这与它们混合了 鹦鹉和秃鹰翅膀构造特点不无关系。但与其他鹦鹉不同,这些鸟不会在树枝上四处走动,它们更习惯像秃鹰一样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
德古拉鹦鹉从某个角度看还是有点鹦鹉的那种蠢萌的
但奇怪的是,它们的叫声就不知道是哪个爸妈给的了。它们的叫声非常诡异,既不像温文尔雅但絮絮叨叨的鹦鹉,也不像沉默寡言的秃鹰。让人类来描述的话,有人可能会用上“刺耳,尖利'之类的字眼,但另外一些人则会用'嗥叫”这样的字眼,这有点矛盾,而且那种怪异的叫声在很远的距离都能听到,确实配得上它们吸血鬼的称呼。
德古拉鹦鹉的羽毛因其鲜艳的颜色在几内亚本土市场上倍受青睐,而且也有人收购它们的雏鸡,价格不菲。
但伐木业造成的栖息地破坏才是它们的主要威胁,德古拉鹦鹉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清单上已经被列在了“脆弱”一栏。
名不副实和名副其实的吸血鬼
吸血鬼鹦鹉这个名字对于德古拉鹦鹉来说确实有点名不副实,实际上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吸血鬼雀才是真正的嗜血鬼,它们对体型更大的鸟类毫不留情,它们狠狠地啄开大型鸟类屁股上 的皮肤然后从伤口吸血,普通鲣鸟或蓝脚鲣鸟是其传统受害者。
喂你,看完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