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盖茨夫妇为何离婚?
深度解析:盖茨夫妇为何离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非马FM(ID:feifeima-uk),作者:非非马
这篇文章我将讨论一个关键问题:盖茨夫妇究竟为何会走到离婚这一步?
在看了大量资料(包括视频)之后,我倾向于认为,两个人最严重的分歧可能正在于梅琳达·盖茨曾经说过的一点:重点不在于有分歧,而在于双方如何处理分歧。
在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来说说两个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与思维特质。而性格与思维,部分是先天铸就,部分是经历铸就。
一、Who is the real Bill Gates?
如果有关注盖茨夫妇的离婚报道,想必很多人都会注意到无数媒体引用了一篇来自《时代周刊》的报道,讲述比尔在婚后继续与前女友Ann Winblad一起度假、甚至结伴旅行的story。
盖茨前女友Ann、梅琳达、比尔盖茨
这的确是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尤其是对理解“比尔·盖茨是谁”非常有帮助。
这篇发表于1997年1月的四万多字长文《In search of the Real Bill Gates(寻找真实的比尔·盖茨)》,不止包括了与比尔·盖茨的多次对谈,也包括了对他周边的详尽采访,从原生家庭到亲近的合作伙伴。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Walter Isaacson,沃特·艾萨克森。对,就是后来《乔布斯传》的传记作者——这部传记,至今销量雄踞所有传记作品销售榜榜首。它是Walter历时两年,在40次与乔布斯面谈,深入采访了大量乔布斯周边后写就。
写比尔盖茨的Walter后来写了《乔布斯传》
必须要说一下,Walter是一个极牛的新闻人、作者、学者。在推出比尔盖茨这篇文章之前,他已经是《时代周刊》的总编辑,之后还做了CNN的主席兼CEO。
他的学术背景也非常之牛,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文学系,之后,拿下了世界上最难拿的奖学金之一——罗德奖学金,以罗德学者的身份就读牛津大学的哲学、政治&经济专业(PPE),以一等成绩毕业。
随后,他进入新闻业,从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起步,开始了自己的新闻生涯。
而他这篇数万字的《In search of the Real Bill Gates》堪称新闻人物采访写作的经典范本,我是一字不落、仔仔细细地看完了。
在Walter这篇文章里,我想特别拎出这几个相关点和大家分享。
1. 盖茨有着超强的竞争性人格
天赋卓绝的盖茨,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固然是多重因素促成,但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有着超强的竞争性人格。他的这个性格也直接铸就了微软的企业文化,并让微软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幸存并不断优化、壮大,成为行业第一。
文章提到了几个故事:
盖茨小的时候,不服父母亲的“专制型管教”,非常反叛,可以数日不理睬母亲以抗争。他的母亲不得已送他去看心理医生,在心理咨询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心理医生和他母亲说:
你会输的,想要驯服他(beat him)是徒劳无用的。你最好的选择是,调整自己去适应他。
从此,盖茨彪悍的母亲才改变了对儿子的管教方式。
盖茨少年时代就开始创业,这种创业经历,让他很早就有一种不安全感,怕被竞争者打败、淘汰,认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赢得竞争。
而他很早就开始看《财富》杂志,少年时代就有了“未来要征服世界”的志向。
也所以,他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一直是:互相挑战、互相竞争,激发出最大的潜能,而且永远要想着如何赢过对手。因为商场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微软,是有人专门负责“盯住”对手动态的,及时发现“苗头”、迅速出击,不给对手成长壮大的机会,以确保微软在行业中、甚至是相关产业链中始终第一乃至“垄断”的地位。
商场上的比尔·盖茨在很多人眼里是无情的、冷酷的,面对商业竞争有着如机器般的冰冷,但他也有着自己的逻辑:我不能坐等被打败被淘汰,只能主动出击致胜。
2. 盖茨有很强的掌控欲,在沟通上也非常强势
盖茨不止是有天赋的编程天才,也是一个非常决断的CEO,还有着被强大自信所进一步催化的超强掌控欲。
高中时代,他与搭档Paul Allen合作创建了湖畔编程小组创业。某次接到一项编程job后,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随后Allen决定独自完成这个工作。结果,他无法独自胜任,只能回头求助盖茨。此时,盖茨的回答是:
“O.K., but I'm in charge, and I'll get used to being in charge, and it'll be hard to deal with me from now on unless I'm in charge.”
通俗地翻译下就是:让我干活 OK,但我必须要说了算。并且,从此以后,我都要做这个话事人。如果不让我话事,那我会非常难搞的。
比尔·盖茨这么说可不是在开玩笑。事实上,在日后两人的搭档生涯里,他们发生过无数次激烈争吵,直到Allen因为患有霍奇金淋巴瘤而退出微软。
盖茨表达意见,素来是单刀直入的,讲求快速、高效,以至于很多时候显得不留情面。天才如他,对琐细没有耐心,要的是快速直击核心与本质。对那种试图建立个人情感关系的人际周旋,盖茨可谓毫无兴趣。
文章提到他和时任总统克林顿的交往。
盖茨受邀去打高尔夫,克林顿试图和他建立某种情感链接与个人关系,主动提到了盖茨刚去世不久的母亲,还分享了自己的丧父之痛。
结果呢,盖茨根本不吃这一套,他“独特的反馈点”是:克林顿一点都不关心任何跟科技有关的事情,一个字儿都没谈到。
后来,他们果然未能如克林顿所愿发展出友谊,或是进一步的私人关系。
3. 盖茨有超强的好奇心和学习成长动力,渴望遇到真正的对话伴侣,渴望优质的沟通
有着超强脑容量与带宽的盖茨,有着极为旺盛的好奇心、超强的学习渴望与成长动力。他也非常渴望遇到真正的、能够互助成长的伴侣,渴望深度的、优质的、富有启发性的沟通。
从少时创业到微软时期,他就经常与partner一讨论就是几个小时,他享受这种脑力激荡。
后来,他和硅谷风险投资人Ann Winblad恋爱,约会方式也可谓非常与众不同。
Ann Winblad
据Ann介绍,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城市,也因此不得不经常“云约会”——比如,两个人约好在各自的城市于同一时间去看同一部电影,散场后两人就电话开始讨论,聊自己的心得、体会。
两个人多次共同旅行,“保留节目”是啥呢?一起学习。比如1100页的《基因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诺奖得主费曼(Richard Feynman)的演讲录影带等等。
他们在灵魂上是如此亲近、契合,以至于在两人于1987年分手后,盖茨也并不愿意Ann淡出自己的生活,虽然没过多久,盖茨就遇上了梅琳达,并在几个月后开始与梅琳达约会。
后来,盖茨与梅琳达结婚,征求了前女友的同意(approval),也的确出自这篇文章,是盖茨的直接引语。盖茨婚后依然保留了每年与Ann见面共度一个周末、甚至是一同旅行的tradition,也是出自于这篇文章,“他们一起讨论世界、讨论自我。”
关于这一点,我要插入讲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人这一生遇到能真正深度交流、互相激荡的对象,俗话说就是“知己”,极其难得,遇上了是一种大幸运。到盖茨这样的境界,碰上如此优质的“对手”就更加难得。这大概是盖茨难舍Ann的最根本原因。
第二,恋人关系结束了,就注定不能再做朋友?结婚了,就必须要和前恋人一刀两断,以示清白?这样的关系模式和标准,是不是也太单一了?并且,也非常狭隘。
第三,盖茨能够直接和梅琳达提出,据实以告,我认为恰恰是一种坦诚,也是对梅琳达的信任,相信她能够理解这样的关系。毕竟,以盖茨的忙碌日程,他想要遮掩与Ann的相会太容易了,而那seemingly更能避免猜疑和“麻烦”。但盖茨却选择了那条更难、却足够坦诚的路。
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认为盖茨做得有什么过分。以那种俗套的标准和心理去猜忌盖茨“三人行”,我认为是低估了这三个人。
4. 盖茨很重视婚姻,婚前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能平衡好工作与婚姻
作为一个基督徒——虽然盖茨不愿意在周日的早上花时间去教堂做礼拜,认为有太多比去教堂重要得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但盖茨从心理上是重视婚姻的。
在和梅琳达相恋六年之后,他认为两人走到了一个“要么结婚要么就得分手”,必须做出一个决断的节点。
如今广为流传的——盖茨在黑板上写下结婚利弊做分析的故事,的确出自这篇文章,但原文讲的是,盖茨并不是在考虑和梅琳达结婚的利弊,犹豫是否要和梅琳达结婚,他顾虑的是,他自己是否准备好了进入婚姻,能够在疯狂忙碌的工作与婚姻家庭生活之间,获得某种平衡。
事后证明,一段时间以内,盖茨的确无法平衡好工作与婚姻的关系,梅琳达对此也曾深感沮丧,感到孤单。
而这段婚姻当时带给盖茨最大的改变是:女儿的出生。盖茨起初对孩子并无感,但当女儿一两岁大、开始和他有互动之后,他对女儿生出了强烈情愫,甚至开始在公司会议上,向高管们show女儿的照片,目光立时温柔了起来。
这篇发表于1997年的文章,没有写到盖茨后来的故事,尤其是基金会的正式成立,以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基金会运营中。
我个人认为,投身慈善业,从兼职到全职,对盖茨气质的改变是巨大的。
杀伐商界时的狼性一面、狡黠一面,在目标与环境都变化之后,都收敛了许多;慈善事业、家庭生活、年龄的沉淀,多重因素的叠加,催化出了盖茨身上更多慈祥的气质——虽然,他偶尔还会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年轻时的自负、踌躇满志、志得意满、势在必得,都不加隐藏地流露在嘴角那一抹斜上去的笑容中。
变慈祥后的盖茨
又不时仍会露出一丝带点狡黠的笑容
二、Who is the real Melinda Gates?
那么,梅琳达又是什么样的人格个性与思维特质?
1. 强烈的女性自我实现意识
我在YouTube看了一个梅琳达在斯坦福大学的分享,谈及了她的原生家庭,也让我知道了更多此前不了解的细节。
我们都知道梅琳达有一个做航空工程师的父亲,但可能不知道她的父亲还是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工程师之一。而他的父亲具有当时极为难得的一种平权思想。
你可能也知道梅琳达的母亲是一个全职家庭妇女,但你可能不知道,她的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上到高中就不得不停止学业去工作,因为她母亲的母亲不认为她有必要去读个大学学位。
然后,她的母亲就一心希望把自己的四个孩子都能送进大学读书,并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要知道,梅琳达出生于1964年,那时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才刚刚兴起,进入大学读书的女子少之又少。而以梅琳达父亲当工程师的薪水,也绝不足以支付四个孩子的大学学费,于是,这对夫妻为了实现孩子的教育,创立了小型的family property business,比如买便宜房子装修再出租,等到房市好时再出售等等。
她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的投资,可谓不惜重金,也极有远见。在个人电脑刚开始普及还非常昂贵的年代,梅琳达喜欢编程也展露了天赋,希望能在家里也有台电脑,为了让她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地使用,她的父母就给她“投资(invest)”了一台苹果3代。当时,苹果3一共就产了2000台。
被父母亲寄予如此厚望与期待,又自小就有学习天赋(尤其是数学天赋),一路学霸的女孩梅琳达也有非常高的自我期许。
梅琳达中学时代的数学女老师,对她也影响深远。她通过晚间的学习,拿下了数学博士学位,并且一人抚养三个孩子成人。她一直鼓励梅琳达:我希望你永远都记住自己在数学上的天赋。也是她向校长申请到了10台电脑,教那些数学好的女生们计算机科学。
而且,她从小就被父母培养得独立自主又能干,她会帮助家里粉刷、打扫那些出租屋,高中假期时就靠教学生数学、编程来赚取零用钱。上了大学后,每个暑假她都会去IBM实习。
在一个读书对谈节目中,梅琳达曾坦言自己少女时期的梦想,就是将来成为一个business women,在科技领域工作。
她想成为职业女性发光发热,但是,随着嫁给比尔·盖茨后的怀孕生子,她如很多女性一样,面临了如何在职业与家庭中做出选择的困局。
如我们所知,她在怀孕后成为了全职母亲。在三女儿出生后,她才复出工作,和盖茨联合创立基金会,投身慈善事业。
在“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之外,梅琳达一直未曾放弃寻找: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价值实现。
2. 经历了从幕后走到台前的ego转变
今天,我们看到梅琳达作为公众人物频繁出镜、发声,但曾经,她却一直努力要把自己“藏起来”。
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篇《In search of the Real Bill Gates》,作者采访了几乎所有和盖茨关系亲近的重要人物,甚至采访了盖茨的前女友,除了妻子梅琳达。因为,她拒绝接受采访,只想躲于幕后,呵护隐私。
而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
2000年,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创立,两人出任联合主席,虽然最初几年,比尔·盖茨只是兼职,梅琳达才是全职,但梅琳达一直都选择做“盖茨背后的女人”,只闷声干活,对外发声、出席公开活动的事情,都让盖茨去。
转折点发生在2006年,巴菲特决定捐出自己80%的财产给盖茨基金会,基金会为此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梅琳达第一次走到台前,和盖茨、巴菲特一起出席了这场发布会。
自那之后,她决定走到台前,发出更多自己的声音。
3. 竞争合作型人格
与比尔盖茨的强竞争性人格有所差异,梅琳达是竞争合作型人格。
作为一个智商优越、从小过关斩将的学霸,她的竞争性是很明显的。比如,她在斯坦福大学那个分享里就说,自己和盖茨在恋爱时经常会竞赛拼图。他们之间喜欢玩竞赛类的游戏。
但身为一个同理心强大、情感极为丰富的女性,她也同时具有很强的合作精神。
她在自己的著作《提升的时刻》中,提到了自己非常不喜欢微软“曾经的企业文化”,充满了竞争与争论,人们习惯于剑拔弩张刀剑相向的说话方式。而她很不适应,并试图以一种更柔软友善的方式来改变。
根据梅琳达自己的行文,她成功实现了这种改变。不过,我个人认为,她可能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一部分员工而已。因为显然,当时高速发展中的微软,打着鲜明的盖茨烙印,靠的是狼性文化和超强的竞争性格才能够实现商业上的狂飙突进。
4. “平等”是她的核心需求,并且,她不介意以抗争的方式获得
无论是出于独立女性自我实现的基本诉求,还是骨子里那种竞争合作型的人格气质,都会让梅琳达这样的女性对关系中的“平等”极为看重。无论是日常的家务分工,还是“话事权”、“发声权”。
在一个读书对谈节目中,梅琳达提到了关于家务分工的一段小故事。
有一天,梅琳达突然发现自己总是家里最后一个离开厨房的人,盖茨和三个孩子都习惯性地在晚饭后各忙各事儿去了,而她也习惯性地留在厨房收尾收拾,把碗放进洗碗机等等。然后她就恼了,我也很忙,为什么总是我来做这份琐事?
然后,在某个晚上,她有意识地“发飙”了,她把双手往胯上一插,告诉所有人:如果我不离开厨房,谁也别想离开厨房!
结果是什么呢,大家迅速齐心合力地一起帮忙收拾,三分钟就全搞完了!
梅琳达为自己争取了平等,也争取到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关键是,你要大声说出来。
在《提升的时刻》中,梅琳达还写到了另一段为了平等而抗争的往事。
前面我说了,虽然基金会最初几年里,梅琳达才是全职工作的主席,但每一年对外的annual letter却是由盖茨一人执笔与发布。
2013年,梅琳达决定改变这个传统,向盖茨提出要求合写这封信,但遭到了盖茨的强烈反对和决绝,他希望继续过去的“传统”。
要知道盖茨也是一个非常tough的人,用梅琳达的话讲,“a very charging CEO”,我自己的翻译就是,一个掌控欲很强的CEO。
当时,两个人为此发生了激烈的分歧与争执,梅琳达用了“it got hot”来形容其程度,还称她一度以为他们的婚姻就此要结束,“I thought we were going to kill each other. ”
梅琳达告诉盖茨,在那些她可以产生影响的领域,她希望有机会、也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最终那一年他们也没有联合署名发表那封信,但盖茨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妥协——他自己的信依然单独署名,同时,梅琳达独自署名写了一小段关于避孕节育问题的内容。
梅琳达在书中写道:她一直想要找到自己的声音,但因为围绕着比尔盖茨,要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非常难。
她还写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就是:
这次的分歧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是考验你们如何达成一致,而是考验你们,当分歧发生时如何处理。而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
三、比尔与梅琳达:相吸、互补与分歧
在盖茨夫妇的关系中,我认为梅琳达自己其实非常敏锐、清晰地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面对分歧,如何处理。
毕竟,两个独立的人相处相交,再精神契合三观一致,分歧也再所难免。用什么样的方式面对分歧,才是最艰难的挑战。
梅琳达和比尔之间当然曾经是互相吸引的,也曾非常互补,互相促进。
梅琳达的优秀、竞争型气质,当然也包括她的美丽,能够“强强吸引”住盖茨的兴趣和注意,而她的合作性和柔软,则让他们能够友好相处——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做到了。
我看了不少梅琳达和比尔一起接受采访的视频,我发现,梅琳达在望向比尔时,从来就没有流露出“仰望”或者“崇拜”的神情,更不会有“怯懦感”。
在纪录片《走进比尔·盖茨的大脑》中,梅琳达对于“想要走进盖茨大脑”的idea,不是感到理所当然,而是忍不住地大笑,而且笑了颇长时间——她说那里一点都不好玩,就是一堆混乱(chaos)!
当年,在比尔盖茨第一次向她发出约会邀请时,她以“两个星期后太久,谁知道两周后的schedule”为由给拒绝了,“快到日期前,再给我电话吧。”你看,她完全没有被霸道总裁宠幸时的受宠若惊,也没有急吼吼地想要钓住金龟婿。
她有自己的节奏,并且,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和比尔盖茨的某种“竞争”,以及努力要掌握自己的主动权。
大概,也正是她的这份独立气质吸引到了盖茨。
而在三观一致、都热爱学习的基础上,两个人在思维上、视角上、做事方式上的互补性,则让他们互相促进、受益,实现了共同成长。
如两人在一个TED访谈中所言,比尔是数据分析派,而梅琳达则常常依据直觉,喜欢大量的实地探访,基于一手调查和体验做分析与判断,这在比尔看来就是很好的互补。宏观数据加实地的田野调查,两个人可谓珠联璧合。
此外,两个人的不同视角、关注点与分工,也能很好地互相补充。
在基金会,他们经常是分开出差的,梅琳达说,她每次出差回来,比尔都会非常有兴趣了解她的各种收获、发现。反向亦然。
基于以上,我认为两个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面对分歧时,出现了沟通上的障碍。
即便两人再恩爱,再方向一致,一旦陷入频繁的沟通不畅,乃至争吵,并且都互不让步,势必会严重影响彼此情绪,进而影响到人的整个生活状态、工作状态。最后,你无法很好地处理人生与工作,也当然不可能再互补互促、共同成长。
沟通存在bug,看似沟通技巧问题,但其实与人的个性、思维方式都相关,如果都是很强的character,改变就更难。而冲突的次数多了,人会越来越失望,甚至是绝望。你不再相信,它真有改善的可能性,最终导向分手。
这时,即便是基督信仰,也不能挽救婚姻的破裂。
盖茨(公理教)和梅琳达(天主教)都是基督徒,按理说离婚对于他们而言,应该不是容易的决定。
如我的一位基督徒朋友,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罗小薇教授所言,在基督文化里,婚姻是神建立的制度,是一生一世。
但显然,在现代社会,“婚姻就是一生一世”的观念早已被很多人放弃,人们更愿意把人生与婚姻用“chapter”的概念来重新定义、思考。
所以,不少外媒因盖茨夫妇的离婚在探讨“银发离婚”的现象。一方面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另一方面,生命又何其短暂而宝贵、时不我待,人生进入半百、花甲,更想紧紧抓住机会,在下一个阶段活出更好的自我。
如果真的不合适,也真心努力过,“放弃”未必是那个差的选项。
如果自己不能在婚姻中满意,你也不可能让另一半对婚姻满意,实乃双输。并不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非马FM(ID:feifeima-uk),作者:非非马,媒体人出身,而立之年赴英攻读电影研究硕士,后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事写作和中英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