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彩色电影《龙江颂...

70年代有一部非常出名的彩色电影《龙江颂》,曾经风靡全国。

电影刚刚杀青,毛主席便看了电视转播,并大为赞赏地说:“这个戏很好,让水,不争水!龙江精神是共产主义风格!你们为五亿贫下中农演了一个好戏。我们国家将近六亿人口,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戏还只有你们《龙江颂》一个。”

1972年7月30日,正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八一建军节招待会的李炳淑突然接到毛主席身边的护士吴旭君传话:“毛主席请你去见他。你参加完晚会,有车来接你。”毛主席的接见使李炳淑激动不已。实际上,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与毛主席当年的“留人之恩”是分不开的。

那是1959年夏天,年仅17岁的李炳淑作为定向培训生从安徽蚌埠来到上海戏曲学校京剧班当插班生,并以其过人的才华和好学的精神得到了校长俞振飞和言慧珠的赏识,毕业时校方决定将李炳淑留校任教。面对此等好事,李炳淑当然是再高兴不过的了,怎奈安徽剧团就是不愿放人。双方争执不下,居然将“官司”打到了毛主席那里。

1960年,毛主席在上海参加会议期间亲自将李炳淑和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及上海戏剧学校校长俞振飞叫来“断案”。

毛主席一见到李炳淑就说:“小李啊,你很了不起啊!你看看为了你的事,上海和安徽的官司打到我这里来了。好吧,现在我把你们各方都请来,你们当面谈谈吧。”

他又对曾希圣说:“李炳淑不是安徽的,也不是上海的,是国家的。她是个人才,我们就要培养喽!上海师资力量强,我看就留在上海吧!希圣同志,你就忍痛割爱吧。”毛主席一锤定音。

从此,她的戏路越走越宽。1960年代初,李炳淑在《杨门女将》中主演英姿飒爽的穆桂英,一炮打红,轰动了沪港两地。她打心底里感谢毛主席。此次,毛主席亲自接见她,她激动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

当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走进毛主席接见尼克松的书房,刚要开口,毛主席便迎上前来,笑着说:“小李啊,我们有好几年没见了啊。”

李炳淑连忙说:“是的,是的,主席这么忙,还关心我,真感谢您啊!可惜您没机会来看我演出。”

“看的,我已看了你五次演出的电视转播呢!要说感谢,还得感谢你和你们剧组,为五亿中国农民演了一出好戏啊!”毛主席边说边让李炳淑坐下,还风趣地补充道:“你坐的那个位置就是尼克松坐过的。”随后,两人拉起了家常。

李炳淑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毛主席听后高兴地说:“看来,你这张艺术的饼已经完全成熟了,可以吃了。”李炳淑听了会心地笑了。

原来早在1960年代初,在上海锦江饭店对面的俱乐部举行的晚会上,毛主席偶然听到李炳淑的同学喊她“阿炳”,当即幽默地将“炳”和“饼”两字故意混淆,风趣地对她说:“那你是一张饼喽,你这张饼什么时候能吃啊?”言下之意是什么时候能在艺术上成熟。

@赵大顶 说:龙江颂是毛泽东时代的故事,也是一场堵江截流,引水抗旱,“舍小家,保大家”的颂歌,体现出那个时代大公无私的社会主义信念,是真正的正能量。这种信念也是现在好多人怀念毛泽东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