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窗人似花——一个奋进女孩的故事
【Ta改变了我】碧窗人似花陕西学习平台2021-04-23订阅作者:唐臻娜温风送来花香,阳光洒在脸颊。这是粮食局大院里的一幢楼房,也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子站在七层楼的楼顶远望。大院内春林初盛,垂杨旖旎,皆含着春雨过后的盈盈水汽。极目远眺,院落之外,田野辽阔“势若骏马奔平川”,田野尽头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与天相接,天山共色,美如画卷。“山外面,是什么样的?有一天,我会到那儿去么?”在这个春风温柔的日子,女孩儿心里想着,此时此刻,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多少年以后,她会在那唐诗宋词里时常遇见的“长安城”,真实地经历岁月与热爱……这是1991年的春天,这个女孩儿,就是我。年少时想去远方的愿望,促成我下定决心,要通过高考去探索那青山之外的天地。因为父母在粮食系统工作,我的童年、少年时光,是在粮食局大院里度过的。少年时代,早立志要考大学,所以我在学业上非常努力。家中藏书颇丰,经史子集,琳琅满目,自幼若一叶小舟泛于书海,倚窗而读,流连忘返,后来每每在学校上交的作文,常被年级主任当成范文在全年级各班朗诵。然而,高考并非只考作文,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需要提高。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做题,家里突然停电了,一时找不见蜡烛,我见外面路灯亮着,抓起凳子就跑,在路灯下面继续学习,妈妈喊我也不回去,直到来电了才回到家中。上世纪90年代,我所在的县城里高考能考入一本院校的学生不是很多,得知自己被一本高校录取的那一刻,我竟然高兴得哭了!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喜极而泣。高考,改变了我。我自汉水之滨,来到古都西安。大学校园里绿树成荫,楼宇林立。本科时代的生活简单纯粹,我所在的319宿舍的6个女孩子相处愉快,一起去上课,一起去打饭,晚上熄灯了还要开“故事会”,相谈甚欢。当时学校图书馆较小,去图书馆自习的人又很多,我常常抢不到位子,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在那一幢白色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上自习,窗外是一片碧绿的竹林,白昼时,清风在竹林,清晖映年华,夜晚间,竹影起婆娑,银月来相照。碧窗若光芒一点,隐约镶嵌在竹林之中,碧窗里的我,以及其他在教室里自习的同学们,伏案苦读,青春如鲜花般在窗畔绽放,那时那景,终被记忆定格成一幅隽永淡雅的图画,收藏于岁月的长廊……本科时我是外语专业,研习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华兹华斯、拜伦等人的诗,以及劳伦斯、海明威等人的小说,英文原著读了一本又一本,字母铺陈、密密匝匝。徘徊在华丽的西方语言文学殿堂,我总有异乡人的感觉,心心念念的始终还是中国文学与文化。只有中国文学与文化才是我最的精神家园,《诗经》浪漫多姿,楚辞飘逸飞扬,汉赋绣虎雕龙,唐诗浩浩汤汤,宋词温柔缱绻,元曲活泼晓畅,“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精神融漾其中,千古一脉永流传。后来,我考上了统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硕士岁月,实际也是图书馆岁月,我常常坐在靠窗的位置,临窗的梧桐树挺拔峻茂,孔子雕像在和平年代静谧的时光里始终微笑。硕士期间我主要研习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精神分析批评、原型批评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著作看得较多。清早去图书馆,然后沉浸在查字典、把又长又难的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努力去思考理解的程序之中;图书馆的书可是比小时候家中的藏书丰富多了,满心欢喜的我在书架丛林之中,目光从一排排书名缓视过去找寻心仪的那本书,或是驻足低头查阅的刹那,成为图书馆岁月里经典的剪影;当悠扬的萨克斯世界名曲《回家》响起的时候,走出图书馆已是万家灯火,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硕士毕业后,我当了大学教师。再后来,我考取了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因为还有工作要忙,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朝去图书馆夕归宿舍了,只能在家中书房看书学习。窗下读书的我,伏案良久,脖颈酸痛,短暂休息时,眺望窗外,每每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株银杏树,春天翠芽初生,夏天葳蕤碧绿,秋天灿然翩跹,冬天疏影横斜。光阴荏苒,历经数年,我终于取得博士学位和学历证书。今年三月,西安医学院校园里茂林修竹,春溪潺湲,绿树与鲜花相映,晴日与暖风相携。我经过教学楼,从绿枝掩映的窗户望见正在上课的学生们,那一张张青春面庞,像花朵般在窗内绽放,此时此刻,中华大地上,高校的青年学子们正精勤学业,在他们人生最好的年纪,为梦想而努力,夯实未来之塔的根基。我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本科时竹窗畔的自己。碧窗人似花,不负好韶华。往事如烟,硕士时梧桐窗前的自己,博士时银杏窗前的自己,竟也纷至沓来、历历在目。我走过实验楼,宽敞明亮的窗户里,一位教授正埋首备课,纵已白发,却毫不龙钟,那潜心治学的专注,令人感动,那孜孜不倦的精神,仿佛开出了鲜妍的花,在照进窗户的阳光里吐露芬芳。然而,不是任何年代的知识分子都可以在窗前安心做学问。“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这句令人热血沸腾的名言,是对当时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局势的悲愤呐喊,它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激励无数青年、无数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我)心里只有黑暗和疲倦,那本自由论还躺在书桌上。我甚至不敢看那个书名。在这个环境,自由这名词不就是一个反面的讥刺么?”这是巴金先生创作于1933年的短篇小说《玫瑰花的香》中的句子,小说中的一对青年男女,纵然两情相悦,然而“长江一带发生水灾。日本飞机轰炸滦东乡村……”,身处动荡不安的国家,窗外尽是生灵涂炭,他们岂能安心读书?又岂能正常恋爱?最终劳燕分飞,空留憾恨。这其实正是当时无数知识分子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正是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于国家危难之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带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历经坎坷,终于创造出自由独立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自此,知识分子读书的窗外宁静祥和,不再哀鸿遍野,今天绿树掩映中熠熠生辉的碧窗,较昔日断壁残垣间摇摇欲坠的破窗,愈发使人倍感和平安宁来之不易!百年来,我党团结带领人民抗侵略、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阻新冠,书写了一段段感人传奇,铸就了一座座发展丰碑,在这个并不和平的世界创造出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统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建立,通过公平公正的高考,人才得以选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来到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高考,延续至今,改变了众多人的命运,我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没有高考,我走出深山的梦想不会实现。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生逢这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盛世,何其幸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要做先进思想的热忱传播者、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弦歌不辍,潜心育才,方能不负盛世,不负年华!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党委宣传部责任编辑:贾爽 肖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