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方文化的遗存初探

鬼方是商周时期居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属北方游牧族之一。大约是盘踞在今陕北晋西北及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一个强悍名族。从有关史料看,它大约崛起于商代晚期,衰落于西周中期。史料中对鬼方的史迹记载甚少,关于鬼方族的考古文化,一直是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国前后,曾在陕晋北部黄河两岸地方出土了,不少具有地方特征的商代青铜器,已被好多学者认为是与鬼方先民有关的文化遗存。

从1982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镇李家崖村先后进行了五次考古工作。考古发现,李家崖遗址是晋陕北部黄河两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也是在北方长城带地区发现的首座商周时期的古城址。遗址被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确定为鬼方都城遗址,对多次勘探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夏商周时期陕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一、鬼方商城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李家崖城址是目前陕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商周时期古城址,其文化内涵丰富,以高领袋足鬲、深腹簋、肩饰云雷纹的小口广折肩罐、三足瓮等陶瓷为代表,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特征。

墓葬中出土的弋、钺、斧、蛇首匕等青铜器,将陕北、晋西北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联系起来,省考古研究所以李家崖古城址为代表的分布在陕北、晋西北、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这类古文化遗址命为“李家崖文化”。并联系史籍中鬼方民族在这一地区互动的史迹和古城址中出土的“鬼”字陶文,李家崖古城,应该是鬼方族先民建筑的一座具有战略性的城堡。城址土石结构,在我国目前发现的早期古城址中尚属少见,是鬼方先民的物质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鬼方文化

二、李家崖历史文化遗存

鬼方大约掘起于商代晚期,衰落于西周中期。关于鬼方的一些情况在先秦史料中均有记载。至于李家崖文化,是融商文化、周文化及陕北当地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鬼方文化

(一)民间剪纸——抓髻娃娃

剪纸,也被称为“剪花”、“纸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乡土气息最为浓重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伴随着各类民间习俗而产生,大多出自民风淳朴的乡间民众之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艺术美感。

剪纸艺术是遵循虚实相生、阴阳互补的造型规律而成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平面材料切割、镂刻而塑造其形象的手工创作活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据《吕氏春秋》记载:“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止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这一史料广传后世。“剪桐封弟”的故事,是最早有关剪纸的记载。当时还没有纸,周成王用一片梧桐树叶一剪成圭。与后世的剪帛、剪金箔、剪纸的“剪”相同,说明以刀剪薄片,早在鬼方时即已出现,将树叶仿圭成形的行为,已是近乎剪纸的造型。关于“剪桐”,关中还流传有民谣“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

陕北剪纸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兼备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写意豪放,造型多变的神秘韵味。因受北方地区草原文化的影响,剪纸风格在黄土文化的本色基础上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

鬼方文化

1.抓髻娃娃生命繁衍

在陕北剪纸中,抓髻娃娃是及普通的,又是很具代表性的一副作品,它有繁衍、祈福、送病等寓意。抓髻娃娃在民俗中主要具有繁衍和生育的职能,被民间称为“喜娃娃”、喻子孙延续,通称“喜花”。在新婚夫妇新房内贴的“帐房花”,也称“坐帐花”。尤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命成活率不高的古时代,作为民族繁衍之神的抓髻娃娃自然承载着重要的意义。

在夏、商、周,也就是鬼方时代,先民们中的占卜、巫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抓髻娃娃就具有司掌生育、繁衍的巫术作用。首先从“坐帐花”说起“陕北称洞房为帐房,按陕北古俗,婚配在郊外设帐,这显然是古史传说中的原始母系氏族郊社,郊禖既高禖的男女桑林中野合时代的遗俗”。这些习俗正是游牧民族鬼方的生活习俗。靳之林先生引《路史*后记》注引“女娲祷词神,析而为女媒,因置婚姻”、“是祀为高禖之神”后断言,“女娲既主管男女婚嫁大事的高禖神”,然后进一步说到“抓髻娃娃就是女娲,那么理所当然的在新婚帐房内供贴上这位繁衍之神—抓髻娃娃。”所以,主掌生育、繁衍等巫术功能的抓髻娃娃就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保护和繁衍之神”。

鬼方文化

2.抓髻娃娃招魂、送病

在原始社会,人类就是无知的,先民们无力抵御大自然带来的灾害,人们希望得到神灵的帮助,让他们渡过难关;这时的人们普遍存在着“灵魂崇拜”的观念。认为灵魂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因此通过剪一个抓髻娃娃的巫术行为就能让丢失的灵魂重新回到肉体中,通过巫术性质的行为来表达先民们内心的想法从而获取神灵的护佑。因此抓髻娃娃就变身为民族的守护神,保佑人们顺利地度过一生。

人们把作为受惊驱鬼、辟邪招魂用的叫做“招魂娃娃”、“送鬼娃娃”、“送病娃娃”、“辟邪娃娃”、“五道娃娃”或“纸人”。虽然都是“招魂娃娃”,但运作的方式还有所不同,在当地至今还在延用着剪纸人招魂的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从鬼方时期遗留至今。

鬼方文化

3.扫天止雨、祈福降雨

在陕北传统的民间民俗中,人们认为连接神灵的抓髻娃娃无所不能。曾记得,在陕北的六、七十年代,在民间还有扫天止雨、祈福降雨这一习俗。

人们把扫天止雨或祈福降雨的抓髻娃娃称作为“扫晴娘”、“扫天婆”、“扫天媳妇”或“扫天娘娘”。它们多为梳髻,叉开双腿,双手举帚,当然还有其他形象。就是在连续下了好多天的连阴雨时,剪好抓髻娃娃,用红线绑在小木棍上。插在石磨眼里,点上一炷香,然后一手拿着一把大扫帚,向天扫三下,口中还要念咒:“一扫天,二扫天,三扫扫个老红天{既:大晴天}”。说完后,将小木棍插在石磨眼上,扫帚朝天插在另一个石磨眼上,扫天人跪在地上磕上三头,扫天就算结束。当然祈雨的方式与扫天的方式基本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大晴天中午进行的。

从好多史料记载,清朝的赵翼撰写的《陔馀丛考》,元代时李俊民《扫晴娘》、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和清朝《燕京岁时记》中同样描述了“扫晴娘”的形象。

据这些记载均可表明用抓髻娃娃来祈雨、止雨这一风俗盛行天下。但“扫晴娘”的研究从何而来呢?据考证,“扫晴娘”的原型源自于中国古神话传说,是黄帝的天女----魃。《水经注-大荒北经》称黄帝战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下天女曰魃,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抓髻娃娃的形象在民间可谓深入人心,她的形象的发展是对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也是原始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的遗存。抓髻娃娃的功能寓意正是符合鬼方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这就能充分说明这是鬼方文化的遗存。

鬼方文化

(二)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地方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哥”等。

秧歌从哪儿来,说法甚多,有的说它源于古代的祭祀农神求丰收,有的说是源于上古人类的太阳崇拜,有的说是从西域歌舞与汉族的社火相结合的产物。

文化人类学家有一个共识:人类文化来源于早期巫文化。那么,秧歌也不例外。特别是陕北秧歌中的谒庙、彩门、九曲等几十种方式,都应该有巫术源头。《周礼-春官》记:“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雩是求雨之祭,是大巫率小巫们举行舞蹈方式的祭天仪式,这应该就是秧歌的源头之一。

鬼方文化

1.彩门秧歌

通常人们利用寒冬腊月的农闲时间组织村上喜爱红火的人们闹秧歌。准备好后,选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作为领头人,负责闹红火的事宜,俗称为“领头”。

每到正月里,由“领头”带着红颜色的请帖到某村联系闹秧歌事宜。当人家收到请帖后,就张贴在外面墙上,告知被接秧歌的全村人。“请帖”不正像古代战场上所下的战书(或称战表),鬼方族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据好多记载中都有其战斗事实。

彩门也像古战场上的一道关隘,也是一道雄关。一家在隘口内,来着在隘口外。两家秧歌要在这个关隘上经过一番较量后,才可入关。

彩门上,有两匹神马,马头上戴着大红花,马背上骑着两位彪形大汉身着铠甲,肩扛丈八红缨长枪,腰跨战刀,放马前去探望来者秧歌队走到什么地方,好让家里做准备,这被称为“探马”。

彩门秧歌是整个闹秧歌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看双方的伞头了,就看哪个伞头唱的好,气势大。这就像两军阵前的两位大将军,谁的本领高强。由伞头带领着一队人马要连闯三关,方可进入彩门。最后与对方秧歌队进行一个大统营,算是把对方接回来了,这样彩门秧歌就算结束了。

鬼方文化

2.闹秧歌中的“排门子”

多少年的陕北,农民未雨绸缪,从商、周代记录下来的这种礼数,从未失传。那么,在商、周时期,陕北这块土地,特别是清涧,正是鬼方民族的统治范围,甚至鬼方都城都建在清涧县的李家崖村。还有辛庄遗址的发掘,更能说明问题。所以,陕北秧歌的演变、传承,应该就是李家崖文化的遗存。至今,闹秧歌中的“排门子”或“转院”,在人们的心中都还是为驱邪除病,保求四季平安。除此以外,还要拜庙安神等等。不过,正月里当地闹秧歌,在农村沿门驱邪除病的传统从未消失。

在《周礼》上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沿门驱邪除病的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傩是古时驱除疫鬼的一种仪式)以索室驱疫。”说的就是方相氏领导一百多人进行傩事活动,挨门挨户驱除疫鬼。沿门驱疫的目的逐户驱邪驱病,消除病患,保证部落人口平安繁衍。

同类的记载在多处出现过,甲骨文中有“驱鬼疫之祭”的记载:在五千年前颛顼氏的儿子成了鬼,那个年代就索室驱疫了,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真实性。陕北秧歌“排门子”的形式是没有傩的面具,也不进窑,只是在门前院内歌舞一番,就算驱了病灾,其目的,与三千年前是一样,这就是鬼方文化的传承。

鬼方文化

3.秧歌的装饰

陕北秧歌,历史悠久。《延安府记》记有“闹春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活动。现在的闹秧歌中的“排门子”、“转火塔”、“转九曲”等都是古代祭祀活动的演化与延续。秧歌人员的装饰,也是随着古代祭祀活动中的祭祀人员的穿戴及装束演化而来。

秧歌中,分文身子、武身子和丑角。文身子多为女性,(过去多为男扮女装)。穿着喜庆之色,红、粉、绿等多姿多彩,头戴花朵及装饰品,一般手拿扇子或彩带。武身子,一般多为男士,从着装过去一般为武士装束,头戴头盔,有的是兽皮制作的一种帽子,身着武士铠甲。或将各种野兽皮缝制的服饰翻穿在身上。丑角就以最丑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有的身穿破皮袄,有的用木棍挑着破皮袄,主要是为了取乐,逗笑。皮袄及其兽皮缝制的穿戴,都是从古代游牧族的鬼方传承而来。还有的秧歌中,有一大部分演职人员,头戴面具,这正是鬼方族在祭祀活动中的一种装饰。

整个秧歌人员的装束,这都是继承了鬼方民族的生活习俗。

鬼方文化

4.秧歌的形式

秧歌的表演形式很多,主要特点是“扭”,所以叫“扭秧歌”。在锣鼓的伴奏下,头和上体,双臂大幅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为主的走动,但花式较多:

例一、擦棒子。就是在秧歌里的武身子表演的一种形式,用枣木或其他杂木做成约66公分长的木棒,串上铜钱,只要一抖动,就发出“沙”“沙”的响声。武身子们两只手,握着两根棒子,迈着豪迈粗犷、铿锵有力的脚步,拼发出清脆的木棒撞击声和铜钱伴随的“沙沙”声。

擦棒子,是清涧秧歌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正像鬼方武士,双手拿着武器,一边砰杀一边前行,这些形式、动作都是在战斗中演化而形成的。

例二、清涧会会秧歌。类似于踢场子,形式基本相同,就是在跳、舞的过程中加入了唱词。可以四人、六人、八人或更多一些围着圈来跳、唱。但是唱会会秧歌的男女穿着打扮较为奇特,甚至有的还戴着面具,男士手拿花辊,(也叫“浑身响”或“霸王鞭”)。就是用木棍挖空,串上铜钱,外表染成花色,玩起来好看好听。

会会秧歌,就像古代的祭祀活动的跳跃的动作,或是巫师跳神的形式,或是军队在野外,打火取暖过程中,士兵烤火取乐,即现在的闹社火,这正是作为游牧民族的鬼方给清涧留下的独特取乐的一种形式。

例三、二鬼打架。二鬼打架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并非是两个人相扑,而是一个人玩“独角戏”,也是江湖杂耍和社火表演中的一个节目。

在商朝及鬼方时期,鬼方族是游牧民族,几乎一直生存在战斗中,住宿在帐棚中,所以就多数为野外生存。特别是到了冬天,北方天气特别冷,只能生着篝火取暖,为了活跃生活,就一边跳舞一边唱歌。二鬼打架正是篝火表演中的一个节目,这就是鬼方文化的遗存之一。

鬼方文化

(三)祈雨

祈雨,又叫求雨,也是祈求丰收的巫术活动。祈雨巫术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中。

文献记载说商汤祈雨“祷于桑林”,《淮南子》高秀注:“桑林者,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也。”扶桑在原始人的观念里是神树。《山海经》里记载扶桑是一种神树,是太阳栖息的地方。《左传*昭公十六年》记载“有事与桑林,斩其木,不雨。”这是焚树求雨。桑林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的场所。前引《吕氏春秋*顺民篇》说经历了长达五年大旱,商汤在桑林中求雨。桑林是指向一个神圣甚至神秘的地方,一个举行仪式与天帝鬼神沟通的文化空间,也就是一个祈雨的场所。

在清涧发现的辛庄鬼方大型祭祀遗址,应该是鬼方族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祭天祈雨的场所。商汤为民祈雨的壮举,家喻户晓,经过鬼方族的传承,直至后来延续。

(辛庄遗址全景)

当地的祈雨,也称抬龙王,民间也称“抬楼子”。人们到龙王庙将龙王爷的牌位请回置入用木棍柳条编制,也用小桌、木凳倒置,前后左右用红布蒙住,即说谓的“神楼”,由四个壮汉抬着,后面跟着十多人到几十人组成的队伍。这些人穿着刻意打扮的奇特,头戴面具,每人一手拿柳条,一手举着各色刀旗。呼天喊地唱着祈雨歌:

龙王爷老下雨了,毛毛细雨早早地下,

大河晒小啦,小河晒干啦,

蛤蟆虼蛆渴死啦,龙王爷老家救万民。

龙王爷老下雨了,毛毛细雨早早地下,

南瓜葫芦晒出啦,柴柴草草晒焦啦,

庄稼苗苗晒死啦,龙王爷老家救万民。

龙王爷老下雨了,毛毛细雨早早地下,

毛脑女子晒黑啦,光棍后生不娶啦,

寡妇老婆后走啦,龙王爷老家救万民。

龙王爷老下雨了,毛毛细雨早早地下,

树梢着火啦,锄头高挂啦,

耕牛全都卧圈啦,龙王爷老家救万民。

人们就这样一边跑着,一边喊着,抬上神楼到邻村的水源上取到“圣水”后,然后返回本村,到龙王庙上上香,祭拜。

祈雨队伍的装束就更能说明问题,这就是从古代鬼方族遗传下来的。祈雨习俗,直到“文革”开始后,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就都停止了。

鬼方文化

(四)鬼方人的生活习惯遗留——火灶连土炕

据史料记载,鬼方是尧舜以前活跃在我国西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性情彪悍,桀骜不驯。商周时期定居在陕西北部,清涧无定河流域是其核心活动区域,目前已考古发现了鬼方聚居城堡几十处,规模较大的有李家崖遗址(被省考古研究所定为鬼方都城遗址)、辛庄遗址。

鬼方当年实力强盛,生性好战,经常袭扰中原王朝。据传建立大彭国的彭祖活了八百八十岁,其母亲女贵氏便是鬼方娘家。《封神榜》中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原配夫人,哪吒的生母,《芈月传》中秦宣太后芈月之母均是鬼方和中原诸侯联姻选送的美人,三国名将吕布也是鬼方人后裔。

(800岁之彭祖)

(哪吒生母)

(芈月之母向氏)

鬼方民族深深地影响了陕北这块土地,据考古证实,直至今天,陕北人生活中的火灶连土炕和用碎石片砌的插花式土石结构建筑风格都是鬼方人生活习俗遗留。

鬼方先民的物质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鬼方商城遗址具有它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将会成为全新的地域名片,带动区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鬼方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