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重臣孙资的历史贡献,一建议耗尽蜀汉国力,一建议使曹氏衰亡
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孙资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他位高权重,曾以中书令之职主掌魏国朝政及机密要事数十年,但不是很有名,远不及郭嘉、荀彧、贾诩、陈群、司马懿等出名。
看惯了《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名臣如数家珍的资深三国爱好者,都未必知道他。
但这个不怎么知名的孙资,却是个从战略高度引导了曹魏对蜀汉、东吴攻防决策的制定,并引导了曹氏政权向司马氏政权过渡的关键人物。
可以说,他决定了魏、蜀、吴在后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
至于原因,下文慢慢叙述。
根据《三国志》中注引的《资别传》的记载,孙资三岁即失去父母,是兄嫂抚养长大。
但孙家在当地应该是个比较知名的家族,孙资本人也相当有才华,史载其“名出同类之右”。
因此,即使没了父母,孙资的发展却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在他的仕途路上,一路都有贵人扶持。
孙资曾得到过大汉司徒王允的赏识,是“魏晋八君子”之一的贾逵(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的祖父)把他举荐给曹操,还被荀彧专门夸赞过。
有这些人扶持,孙资从曹操时代起,就成为曹氏心腹重臣,主掌机要事务。
曹丕称帝后,孙资成为中书令,和中书监刘放(位在孙资之上),共同行使曹魏丞相之责。
孙资这个中书令,一当就是26年,从曹丕时期,一直做到曹芳时期。
特别是在魏明帝曹叡执政时期,他得到了曹叡的绝对信任:“明帝即位,尤见宠任”,他提出的建议,曹叡几乎不反驳。
而在曹叡执政时,孙资有两项关键性的建议,决定了今后的历史走向。
第一:孙资建议以防御为基本国策,等待蜀汉、东吴自行崩溃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蜀汉丞相诸葛亮借机屯兵汉中,准备北伐。
当时,曹魏群臣中,很多人建议,趁着诸葛亮还在筹备中,魏国应该主动出兵征讨,让诸葛亮的北伐胎死腹中。
刚继位的曹叡也认同这个想法,但他还想听听孙资的意见。
可孙资以曹操曾攻下汉中,却没能守住,且汉中道路险要,不利于进攻为由,反对主动出兵。
而且,孙资还提出了对蜀汉、东吴采取以防御为主的国策。《资别传》中记载:
资曰:“……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又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
孙资的意思很明确,防御只需要用相当于进攻方三分之一的消耗,就能完成,即:“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
魏国的国力本就超过蜀汉、东吴,等着他们主动进攻,用少于进攻方的损耗完成防守,时间一长,两国自己就会被拖垮。
三方实力此消彼长之间,魏国可以坐等胜利:“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
曹叡很信任孙资,当即打消了主动出兵的想法:“帝由是止。”
不仅如此,以防御的姿态对待蜀汉、东吴,也成为魏国此后大的政策方向,魏国不管是曹氏掌权,还是司马氏掌权时,都是攻少防多。
所以,以蜀汉方向为例,诸葛亮六出祁山也好,姜维九伐中原也罢,魏国基本上都是秉承着孙资提出的国策,以防御换取蜀汉的消耗。
以此换来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公元262年,姜维第九次北伐时,蜀汉最应该支持北伐的元老重臣廖化,甚至都哀叹国力不如人,劝姜维不要再打了,《汉晋春秋》中记载:
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
廖化的态度,代表着蜀汉当时大多数人的态度,蜀汉实在是被耗得打不下去了。
邓艾偷渡阴平时,蜀汉在那里为何没有防御或预警的军队?为什么邓艾到了成都,刘禅就要投降?
都是因为穷的,国力衰退得太厉害了。
这都是当初孙资建议曹叡以防御为国策,为魏国带来的红利。
第二:否决曹叡心中的第一辅政人选,推举曹爽、司马懿联合辅政
公元239年,曹叡病重,自知不起,准备安排后事。
最开始,曹叡给养子曹芳指定的辅政班子全是曹氏、夏侯氏宗亲,《三国志》中注引的《汉晋春秋》记载:
帝以燕王宇为大将军,使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曹操继子,原为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子,关羽曾向曹操讨要的其母杜氏,但曹操自己留下了)等对辅政。
如果这个辅政班子能顺利辅政,即使未来曹魏政权中,依旧有夺权之争,但估计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了,即使有,困难也会无比地增加。
这是个典型的防范魏国内部逐渐做大的世家们的辅政班子。
但共同行使丞相之责的刘放和孙资不同意,他们跟曹叡指定的辅政大臣们的关系太差,担心以后失去权力。
而且,从孙资个人早先被王允、贾逵、荀彧等看重的经历,也能知道,孙资要么出身于世家,要么心是向着世家一边的,刘放类同。
因此,两人全力阻止曹叡首选的辅政班子上位。《汉晋春秋》中记载:
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久专权宠,为朗等素所不善,惧有后害,阴图间之。
刘放、孙资趁着曹宇等人身为宗亲大臣,不方便留在曹叡身边,以“籓王不得辅政”为由,极力诋毁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等人,促使曹叡打消了以曹宇为首辅政的想法。
不但如此,在曹叡因被想办法进宫的曹肇说动,又犹豫不决时,两人还强行以曹叡的名义,将曹宇、曹肇、夏侯献、秦朗等免官。《汉晋春秋》中记载:
放、资出,曹肇入,泣涕固谏,帝使肇敕停。肇出户,放、资趋而往,复说止帝,帝又从其言。放曰:“宜为手诏。”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遂赍出,大言曰:“有诏免燕王宇等官,不得停省中。”於是宇、肇、献、朗相与泣而归第。
在此期间,刘放、孙资把曹叡原先设想的辅政班子中,最没有才干的曹爽给推上去了,并举荐司马懿联合辅政,《汉晋春秋》中记载:
放、资乃举爽代宇,又白“宜诏司马宣王使相参”,帝从之。
这才是曹叡立辅政大臣的事件中,最重要且最能影响到历史走向的建议。
因为刘放、孙资的阻扰,曹叡把留给儿子的辅政班子,从全曹氏、夏侯氏宗亲,换成了曹氏和世家各半。
由此,一举奠定了代表着世家势力的司马懿未来跟曹爽抗衡,以及清理掉曹爽后,在法理上拥有的资格及地位。
放下刘放不提,但说本文重点描述的孙资,因为同时举荐了曹爽和司马懿,在之后的魏国政治变幻中,他始终屹立不倒。
曹爽掌权时,他继续担任中书令,成为食邑千户的列候,陆续还有两个儿子被封为候,所有的儿子都被封官。
即使在公元248年退休后,孙资依旧能以列侯的身份,于朔望之日上朝,位特进(位同三公,但上朝时位列三公之后,受礼时,同丞相)。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还曾短暂的请孙资出山担任中书令,后又给他加骠骑将军,传侍中,此前曹爽时期给他的待遇依旧如故。
这全是孙资在曹叡临终前的那一次政治投资换来的红利。
第三:总结
从史书上记载的,及前面所讲述的孙资的经历看,我个人觉得,他就是世家派去潜伏在曹氏内部的钉子。
诚然,他劝说曹叡放弃主动进攻汉中,改成以防御为主的国策,是为魏国着想,功莫大焉,但何尝不是为世家们守卫的江山着想?
而在曹叡指定辅政大臣一事上,就彻底暴露了孙资的立场。
所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评价道:“放、资称赞曹爽,劝召宣王,魏室之亡,祸基於此。”
说孙资影响了历史走向,一点都没错。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别传》《汉晋春秋》
备注:本文所选用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